从项目管理的项目类型来看,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项目可以分为五大类。其中第一类可能即为第二类的现状分析和蓝图设计阶段。所以第一类下文模版将不在赘述,第四类较为特殊,后文模版部分适用。
第二类是系统开发类,这也是最常见的企业数字化项目类型,覆盖信息系统功能设计以及利用各类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实现的工作,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开发等内容。例如ERP、OA、SRM、CRM、TMS、LIMS等系统的开发。
第四类是运维调整类,以系统运行、业务应用、用户行为等常态统计分析为基础、开展系统优化改造、应用敏捷迭代、内容更新升级、用户产品推广、运维管理、网络安全服务等工作。
第五类是基础设施类,包括基础设施类采购,如数据库、路由器、交换机、光纤、电缆、计算机硬件设备、数据采集设备、基础软件采购等。
企业数字化项目管理的流程,大致分为5个阶段:项目启动、制定计划、执行任务、监控过程、项目收尾,其中监控过程与任务执行相辅相成,形成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推动和控制监督。
2.1.1需求分析报告模版
需求分析报告通常由项目需求方创建,例如,财务部门想建设合并报表系统,IT部门采购硬件设备等。可根据项目具体需求选取下述模版大纲内容。
1)基础设施类
2)数据与集成实施类
业务现状:结合项目现状,从公司有关要求、数据应用及展示存在的问题、业务需求本身和业务面临形势出发,总体描述业务现状。
必要性:详细描述本期数据应用的总体必要性。详细描述本期数据展示的总体必要性。
效益分析:描述建设数据应用后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社会效益,对项目效益进行定量或定性说明。
业务目标:详细描述本期数据应用需求的总体目标。详细描述本期数据展示需求的总体目标。
工作内容:详细描述该本数据应用的业务内容。
用户说明:详细描述本数据应用或类似数据应用在公司总部,各分部、公司各单位的应用情况。
工作步骤:本业务包括XXXX、XXXX、XXXX等X个工作步骤,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工作内容。
关键技术及方法:描述本数据应用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及方法等。
预期成果:描述本数据应用所产生的预期成果等。
实施范围:描述本数据应用的范围。
3)系统开发实施类
项目背景概述:简要说明项目建设背景及概况。
系统建设现状:对于续建和改造的系统需求,详细描述业务系统历史建设情况,包括历年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应用范围等方面。对于新建系统,无需描述本章节。
必要性分析:结合项目现状,从公司有关要求、业务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业务需求本身和业务面临形势出发,论证项目的必要性。
效益分析:概述项目建设能带来的效益,建议从经济效益、基层减负、提高效率、提高安全性等角度进行描述。
项目目标:提出本期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
系统总体架构:应以图文形式提供系统的总体架构。
技术选型:根据表格内的说明,填写项目主要技术选型。
投资预估:本项目建设预估投资需求xx万元。其中系统设计开发费xx万元,占投资比例xx%;系统集成开发费xx万元,占投资比例xx%;系统实施费xx万元,占投资比例xx%;系统集成实施费xx万元,占投资比例xx%。项目资本性支出xx万元,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费、系统集成开发费;成本性支出xx万元,包括系统实施费、系统集成实施费。
业务需求:
业务需求描述:分细项描述本期新增信息化建设业务需求。
业务流程(非必填项,如该项业务非流程性业务,则不必填写):对于较为复杂的业务,描述该项业务的完整业务流程,详细描述各业务流程节点的业务步骤、业务信息、责任单位、责任部门及责任岗位等。
业务数据:描述业务步骤所涉及的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项。
业务应用情况(非必填项,如该项业务非流程性业务,则不必填写):描述该项业务各层级使用人数、使用频率等。
实施范围:说明本期系统建设的实施单位范围。例:本期系统实施范围涉及有限公司本部、各直属单位。
其他需求:结合业务应用需求,参考《公司信息系统非功能性需求规范(试行)》,描述系统性能与可靠性、信息安全、应用及运行监控、可维护性、易用性、系统灾备设计等方面的需求。
2.1.2项目预算费用测算
1)系统开发WBS工作量(传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功能开发工作)
wbs的工作表内容要与可研保持一致:
3)系统集成WBS工作量
下表内容要与可研保持一致:
4)数据工程WBS工作量
2.1.3可研报告模板(根据一定的采购金额适用复杂版和简版)
2.1.3.1开发实施类(复杂版)
内容一:总论(简要说明项目建设背景及概况)
必要性分析:结合项目现状,从三方面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
效益分析:结合项目现状,分析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效益。建议从经济效益、基层减负、提高效率、提高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描述。
内容二:建设现状
系统现状:描述业务职能现状,支撑业务职能所对应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建设历程等。
应用现状及成效:(描述系统应用现状,业务职能与应用功能对应关系,应用成效等)目前,xxx系统注册用户达xxx人,并发用户达xxx人,完成了xxx、xxx等工作任务,实现了xxx、xxx等业务目标。
部署环境现状:系统部署应用服务分别部署在xxx、xxx,数据服务存储部署在xxx。
内容三:项目需求分析
业务需求内容(说明:针对每项业务运营需求,在需求后标明工作类型,工作类型包括:系统优化改造、应用上云、应用敏捷迭代和其它信息支撑等。如该项需求为开发任务,则填写一级功能点名称)
业务总体情况:……
本期数字化建设需求:主要为支撑xxx(一级业务运营需求1)的新增/完善需求,包括:
集成需求:本项目需完成与xxx、xxx、xxx系统的本侧集成;完成与xxx、xxx、xxx系统的双侧集成。
内容四:建设方案
项目目标:分析各方的实际需要,确定数字化项目所达到的目标。
工作任务:完成业务运营需求1(与业务运营需求1保持一致)建设,信息系统应具备:
应用上云:系统应用上云是指把系统应用迁移到云平台的工作。包含平台侧和业务系统侧配合支撑工作,包括前期调研、制定迁移方案、服务器准备及配置、切换前应用系统测试、系统切换、切换后应用系统测试、业务应用并轨、业务应用单轨等工作。
性能优化:系统性能优化主要指为了解决业务响应耗时较长、系统架构设计不合理、系统运行不稳定、业务运行健壮性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储、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网络等方面的调优工作。具体工作包括需求调研、分析诊断、方案测试和优化实施。
集成工作:完成与xxx、xxx、xxx系统的集成开发与实施工作。
实施范围:按照x级部署方式,在信息x网,完成在xxx(单位)的实施工作。
系统架构:系统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基于公司现有开发平台开发,技术方案遵循现有系统架构。系统应在支持xxxxxx的基础上,支持xxxxx。具体各架构详细章节描述在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中体现。
技术路线:明确主要技术选型,开发平台选型等
项目进度:项目总工期x个月。其中,设计开发工期x个月,实施工期x个月。开发和实施存在并行开展工作情况。(注意:工期、人员数量的安排应与WBS表中所列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开发、系统实施的预估人天数相吻合)
项目管理:项目组织、项目会议、项目培训等
内容五:建设方案估算书
编织原则和依据:
投资分析:本项目建设总投资xx万元。其中咨询设计费xx万元,占投资比例xx%,系统设计开发费xx万元,占投资比例xx%;系统集成开发费xx万元,占投资比例xx%;系统实施费xx万元,占投资比例xx%;系统集成实施费xx万元,占投资比例xx%,业务运营费xx万元,占投资比例xx%,数据工程费xx万元,占投资比例xx%。项目资本性支出xx万元,包括咨询设计费、系统设计开发费、系统集成开发费、数据产品(应用)研发费;成本性支出xx万元,包括系统实施费、系统集成实施费、业务运营费、其他数据工程费。
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按照《x公司项目可研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评价指导意见》、《xxxxx》要求,对项目的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进行分析并自评价,具体情况见下表。
投资估算表
2.1.3.2数据与集成实施类(简版)
项目目标和范围:1.业务需求:逐项描述业务需求(数据展示类描述需建设主题,数据应用类描述需建设场景),各主题/场景内容应与需求分析报告保持一致。2.项目目标:分析各方的实际需要,确定信息化项目所达到的目标。3.实施范围:按照x级部署方式,在信息x网,完成在xxx(单位)的实施工作。(注意:针对二期、三期等后续建设项目,要求明确说明本期要实现的内容,与前面几期的建设内容的区别,并经专业部门确认。)
实施方案:1.建设内容:完成xxx、xxx、xxx等x个主题/场景的建设。(与业务需求保持一致,并在附表-2中列出项目主题/场景功能清单。)2.集成工作:完成与xxx、xxx、xxx系统的集成开发与实施工作。3.架构遵从:满足公司微应用微服务建设技术要求,满足公司最新版本统一数据模型(SG-CIM)要求,系统基于公司现有开发平台开发,技术方案遵循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安全架构五大架构设计原则。系统应在支持互联网协议xxxx的基础上,支持互联网协议xxxx同时支持xxxx终端。
项目投资估算:总投资、资本性、成本性
项目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按照《xxxx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评价指导意见》(国家xxxx)要求,对项目的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附。
2.1.4项目合同文档
2.2.1工作任务分解模板
2.2.2IT项目进度看板
以典型的瀑布式开发项目为例,根据下列阶段细化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更新项目进度。
阶段一(项目立项):初步需求明确、供应商筛选、投委会(如需要)、采购委员会(如需要)、招标文件准备与招投标(如需要)、合同准备与签署;阶段二(业务调研):业务需求调研、业务流程调研、项目蓝图确认、详细设计文档确认(如需要)、系统原型确认(如需要);阶段三(实施与部署):定制化开发、系统部署与测试、基础数据准备、数据迁移(如需要)、系统功能培训;阶段四(试运行):系统试运行上线、试点油站运行(如需要)、功能优化;阶段五(上线与验收):系统正式割接上线、功能优化、项目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