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拟出版的文稿,应该传递有益、健康、积极的信息、知识、思想、情感和体验等,不与香港的有关法
律相抵触,不宣扬色情、暴力,不俱歧视性语言,及不涉及他人的隐私。
2.作者除了对书稿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错误和不妥之处要加以修正,对稿件的前言、后记、内封、目录、参考
文献等有关材料进行审核校改,还要对引文、注释、插图、数据公式、专有名词等进行校核和订正。此外,对稿件中的外文文种、字体、角码为设计排版作必要的标注,对正文中某些需要交待的地方也应一并注明。
3.发来的稿件要齐全完整,正文、插图、照片、及封面、封底和扉页的文字内容要一次交齐,排版后不再接
受补充的资料。
二、格式
1.要求作者、译者提供书稿的MSWord格式的电子文文件(暂时不接手写或打印的文稿)。
2.中文标点符号一律采用全角(全角)格式。
3.外文、阿拉伯数字其及标点符号一律采用半角(半角)格式。
4.中外文标点符号不可误用,中文简体、繁体的标点符号也有所区别(俱体可查阅下文的“正确使用标点符
号”)。
三、用字
1.繁体版书稿建议采用11号细明体字体;简体版书稿建议采用5号宋体字体。
2.文稿中需要用小号字体或其它字体排版之处,或需采用特殊排版的地方,请在书稿中用颜色加括号内文字
注明。
3.书稿中使用的计量单位、数字形式应正确统一(俱体要求可查阅下文的“计量单位”及“数字”)。
4.书稿的字数统计以MSWord文檔中“工具栏”下的“字数统计――字符数(含空白)”显示的字数为准。
四、目录、注释和索引
1.书稿目录条目应与内文一致,未经排版时可暂不列出页码。
2.若书稿有注释,请在内文需加注处,用MSWord文檔中“插入栏”下的“脚注――脚注(本页下缘/自动
编号1,2,3,…)”插注码。
3.若书稿有索引,请统一附录在全文末尾。
基本编辑校对常识
一、标题
一本书里,由于内容层次的需要,有大小各级标题,如篇题、章题、节题等等。最大一级的标题就叫一级标题,依次是二级、三级标题……这种多极别的标题,在理论、史地读物和科技读物中较为常见。要注意的是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及排式(关于字体、字号和排式知识可参阅“出版常识”部分),必须前后一致,全书统一。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必要对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及排式,作为一个单一项目,全篇专门校对。
二、计量单位
三、数字
1.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示例:48,302125.0335%1/41:50
2.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一律使用汉字。
示例:一方面十滴水二倍体三叶虫星期五四氧化三铁八国联军四书五经五四运动九三学社路易十六五局三胜二八年华二十挂零七上八下不管三七二十一相差十万八千里第三季度
3.1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3.1.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
示例:公元前8世纪20世纪80年代公元前440年1994年10月1日
年份一般不简写,如:1990年不应简作“九O年”或“90年”。
3.1.2时、分、秒
示例:15时40分(下午3点40分)14时12分36秒
必要时,可采用每日24小时计时制,时、分、秒的分隔符为冒号“:”。
示例:04:00(4时)15:40(15时40分)14:12:36(14时12分36秒)
3.2使用汉字的情况
3.2.1中国干支纪年和农历月日
示例:丙寅年十月十五日腊月二十三日正月初五八月十五中秋节
3.2.2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
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可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
示例: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
公元1860年11月2日)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日本庆应三年(1867年)
3.2.3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它意义的词组
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避免歧
义。涉及其它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
示例1:“一.二八”事变(1月28日)“一二.九”运动(12月9日)
示例2: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七七事变五一国际劳动节“九一三”事件
4.物理量
物理量量值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小学和初中教科书、非专业性科技书刊的计量单位可使用中文符号。
示例:8736.8km(8,736.8公里)600g(600克)100kg(100公斤)12.5m2(12.5平方米)外形尺寸是400mm×200mm×300mm(400毫米×200毫米×300毫米)34℃~39℃(34摄氏度~39摄氏度)
5.非物理量
5.1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示例:21.35元45.6万元270美元290亿英镑48岁11个月1,480人4.6万册
5.2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俱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求得局
部体例上的一致。
示例1:一个人三本书四种产品六条意见读了十遍五个百分点
示例2:截至2005年9月,全市共有医院10个,整形科5个,整形从业人员120人。
6.多位整数与小数
6.1.整数可采用传统的以千分撇“,”分节的办法,小数部分不分节,四位以内的整数也可以不分节。
示例:2,748,4560.3789
6.2尾数有多个“0”的整数,可以“万”、“亿”作单位。
示例:三亿四千五百万可写成345,000,000,也可写成34,500万或3.45亿,但一般不得写作3亿4
千5百万。
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为了便于定位读数或移行,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作单位。
示例: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0亿817万5288人
6.3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
示例:150公里~200公里-36℃~-8℃2,500元~3,000元
7.概数和约数
7.1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一律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需用顿号隔开。
示例:二三米一两个小时三五天三四个月
7.2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一律使用汉字。
示例:几千年十几天一百几十次几十万分之一三十几岁
8.引文标注
引文标准中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均使用阿拉伯数字。
示例1:古德:《自然科学卷》,见《康普顿百科全书》,第1版,第5卷,208页,商务印书馆,2003。
示例4:许慎:《说文解字》,影印陈昌治本,126页,中华书局,1973。
示例5许慎:《说文解字》,四部丛刊本,卷六上,九页。
*对书稿数字使用的补充说明:
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如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目前体例尚不统一,对这种情形,要求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遇特殊情形,或者为避免歧解,可以灵活变通,但全篇体例应相对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