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出现明显下滑,社会投资下滑明显,严重的制造的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2021、2022年投资虽然有时增长,极端错误的产业政策导致的自主投资严重不足,尤其农业投资更为明显。农村经济的极端萧条正在危害中国国家的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成为国际势力打压中国的主要诱因。
纠正错误的政策,重新推动农村地区的新产业革命,通过农村地区的多元化产业发展,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乡村、沿海内地、南方北方、关内关外的融合发展,带动农村地区非农用地的充分利用,劳动力和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中国经济的再度中高速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1)自主投资动力不足导致投资失速。2013年以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出现明显失速。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降至历史低位后,连续两年出现反弹,2022年全社投资总额为57.96万亿,较上年增长4.90%,年度投资乘数为2.1倍。
2022年全社投资同口径增长速度为2006年的历史次低增长速度,连续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到10%,考虑固定资产8-12的折旧周期,全社固定资产总价值呈现减少趋势;自主投资严重不足是当前经济增长持续失速的关键。
图1中国年度社会投资总额及增长率
2)近99%固定住投资发生在在不到25%建设用地城镇空间导致投资效率的严重下滑。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中,城镇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7.21万亿元,同口径增长5.1%,为2014年的次低水平,城镇地区投资较低水平,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和经济增长水平,更多劳动就业和居民收入产生严重的抑制。
2007年以后,农村投资极端下滑,由近20000亿元水平降至4600亿元;2021年全国农村投资总额为7418亿元,同比下降11.0%,为全社会投资1.3%,农产投资占比再创历史新的低位水平。农村地区缺少必要的投资,导致农业生产力发展失速,影响总体经济发展的基础。
尤其,2015年以后,中国农村投资持续下滑,不仅带来的农村经济失速,使得农业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无法适应总体整体经济发展需要,更是导致整体经济的失速,这是2015年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失速而且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
图2城镇与乡村固定资产投资对比
图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及年度增长率
3)农村地区非农产业投资极端缺乏,导致农村无法实现劳动就业的容纳
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农村投资8337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1%。在农村投资中,房地产投资为4542亿元,较上年下降6.15%,占到农村投资的54.48%,为2011年以来的最低投资占比。
2021年农村地区房地产较2014年的历史高位下降41.69%,2014年的农村地区的房地产投资的持续下滑本质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城市房地产经济,严格限制农村投资的结果。
其次,农林牧渔投资为2653亿元,较上年增长2.9%;同期城镇固定资产农林牧投资14275亿元,同比增长9.3%。2021年农业投资农村地区的占比15.67%,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农村地区非农产业投资来年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农村产业发展、就业能力下滑,2021年全国农地区的制造业投资为134.7亿元、较上年增长14.06%、批发零售业投资351.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193.7%;交运仓储及邮电投资为281.8亿元,同比下降44.43%;餐饮业投资68.1亿元,较上年增长92.2%;非农产业投资总额836.2亿元,较上年7.18%
图4中国农户投资的构成变化对比,2014/2021
单位:亿元
2014
2021
图5农村地区非农产业投资额及占城市投资比重
2021年农村地区的生产性投资仅为全国生产投资的0.21%,农村地区占有全国非农用地的76%;全国农村劳动就业人口2.79亿人,为全国就业人口37.34%;其中农地本地就业9609万人,占到全国就业人人口中的14.34%。生产投资和劳动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匹配,导致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导致中国经济的极端失速。更是导致中国农村极端贫困。
2021年全国农地分外出务工人员的年均收入仅有1710元,其中1-3季度的非外出务工人员总收入仅为173元。按照农业生产年度核算2020/21年度,非外出人员的全年的积蓄年度165元,日均劳动积蓄仅为不足0.5元。2021/22年度的农民非外出务工人员年度积蓄为228元;农民日均积蓄为0.63元,这一收入水平当前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程度是全球罕见的。
图6农村地区非外出务工劳动者年度净收入
4)农业投资空间错位,导致农发展停止,导致农业极端落后,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1年,农村地区农林牧渔业投资为2653亿元,较上年增长2.9%;同期城镇固定资产农林牧投资16679亿元,同比增长7.4%。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农业投资占比13.71%,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远离农村的农业投资如何能够带动农业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让人们值得深思。
图7中国农业投资的地区分别及年度变化情况对比
2014年以来,中国农业投资严重偏离农村,实质是中国农林牧渔投资更多以农业投资明义进行城镇投资,甚至房地产开,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空间错位,导致大量资金浪费和农业投资极端匮乏,更是导致农业落后,中国农业全球竞争力的急剧下滑。
2021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8736亿元,较上年增长33.7%;2017年开始,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急急剧扩大,农产品贸易逆差剧提升。
图8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年度逆差总额及逆差率走势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农村产业多元化,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综合农村地区的投资状况、农民收入状况和农产品贸易逆差情况及主要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情况,农村和农业落后正在严重的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能认清当前的现在,不改变当前农村投资极端严重不足的局面现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陷入新的历史周期律的循环。面对当前的情况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1)归还农民生存权、发展权、自主经营权,严格控制政府机构对农民和农村地区生产和经营的干预和制约。从法律根本消除基层政府组织对农民经营活动的干预和制约,实现农村经济的自由发展。
2)加速农村信息网络和继续设施网络的构建,有效降低农村地区的产品和服务进出的阻力和障碍,为农村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农村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农村产业的充分发展。
3)制度和体制解散新近成立的农管及运行多年不断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城管,解放这些劳动者从事农村、城市的生产经营活动,让他们成为城镇、乡村经济的建设者、参与者,而非当前的干扰者和阻碍者。
4)产业政策方面,鼓励沿海、城市产业向内陆和农村地区的转移,鼓励支持产业生产服务业行业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组织上和人力资源方面,鼓励全社劳动者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建设,鼓励农民以多余宅基地入股发展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便利农村产业多元化的发展和形成。
5)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速推动淮河内河航运建设,构建纵向、横向淮河流域的运河网,将整体的淮河流域和长三角经济融为一体,特别尽快补充向纵向运河,通过项城长虹运河的疏浚复航、拓宽打造三级纵向运河,沿106国道延伸到淮河主干道,延伸的淮河干流,打造豫东内河航运大三角,打造河南“两纵三横九支运河体系”,带动中原经济大发展,形成豫东地区合作河南东部地区的南北向南水北调工程,提升豫东,皖北农业生产潜力,打造中国农业生产高低,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实现国家主要农业经济均衡发展。
6)财政和金融方面,国家按照劳动就业人口分布情况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同时对农村地区的初创企业给予完全税收减免和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持和财政拨;给予农村地区老年农民享有本地区城镇居民平等的基本养老保障权和基本医疗保障权。
总之,只有给予农村劳动充分自决权、发展权、减少政府的关于,减少官员的渗透和打压,给予农民看到希望和未来,农村经济和产业才能发展企业,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社会躺平和内卷才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