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教案(模板3篇)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

2.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3.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4.我国高速公路密度大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5.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6.我国的铁路干线分布:(“五纵三横”)

南北方向:①京沪线、②京九线、③京广——京哈线、④焦柳线、⑤宝成——成昆线

东西方向:①京包——包兰线、②陇海——兰新线、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7.铁路枢纽:郑州——陇海线和京广线交汇;徐州——陇海线和京沪线交汇。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部门有: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我国的农业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部和西部的农业分界线是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分布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西部畜牧业为主有我国的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由于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3.我国东部的农业类型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4.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农作物的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和小麦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特点;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5.农业生产除受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外,还受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交通条件、农业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6.我国农业生产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农业还要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方面的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2.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是重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是轻工业。

3.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是:

⑴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初中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教案篇二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3.我国东部的农业类型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一、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2)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

(3)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4)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5)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货运: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2、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1)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2)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3)我国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

二、农业

1.农业及其重要性

(1)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3)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2.农业的地区分布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2)东部地区农业分布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3)西部地区农业分布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4)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我国三大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THE END
1.2024年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中国的农业中国地理3.我国主要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4.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A、问题:①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②粮食总产量大,人均粮食产量低,增长慢;③自然灾害多,粮食产量波动较大。B、解决途径: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实施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质量。③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④完善粮http://www.zhongkao.com/e/20231006/651fd20b87bd4.shtml
2.初中地理之中国的农业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中国的农业思维导图,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干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64912
3.二十年初中地理教师分享干货(四)农业类型来自落入梦境的幻想二十年初中地理教师分享干货(四)农业类型和耕地类型的区别:农业类型指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在这里种植业是狭义的农业,它包括旱作农业,水田农业,灌溉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几个类型。水田农业指南方地区,降水量一般大于800毫米,耕地类型为水田里的农业叫水田农业,农作物长期在水里泡着的生长环https://weibo.com/7874996786/Oj0Q1cLVd
4.初中地理《发展中的工农业》教案初中地理《发展中的工农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地图、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读图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https://www.offcn.com/jiaoshi/2019/0906/337629.html
5.初中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优质课教案【教学难点】1.在农业分布类型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业分布地区差异的成因。 【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比较法等。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地理册助学。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2618214_1010395476.html
6.初中地理中考复习中国的农业(共33张).ppt初中地理 中考复习中国的农业(共33张).ppt,(19年菏泽)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读“我国种植业主产区分布图”、“河套地区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西藏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种植业主产区大多分布在___(地形)上;粮食生产呈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27/6030011020004152.shtm
7.初中地理:我国农业的区域分布初中地理:我国农业的区域分布 初中地理:我国农业的区域分布 65http://www.srxzc.com/p/34406.html
8.八年级湘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下册《农业》教案1湘教版 课题 学习 目标、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粮食作物的分布。 重点 难点 重点: 1、我国农业的发展 2、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难点:主要粮食作物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gmw4dv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