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内容主要考点有: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造成的危害,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流域开发条件,开发建设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措施;区域农业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等。
(2011年高考浙江卷)37.(26分)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13为12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3为乙市工业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2分)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6分)
(3)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8分)
【答案】(1)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耕地和牧草地。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
(2)向斜构造;沉积岩。
(3)以煤炭、电力、油气等重工业为主,轻工业比重较小。重工业比重提高,轻工业比重降低。该市煤炭油气资源丰富,工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更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以及工业结构特点分析。
(2)由图13的地质构造剖面图可知,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构造,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
(3)根据表3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乙城市工业结构特点为以煤炭、电力、油气等重工业为主,轻工业比重较小。且重工业比重提高,轻工业比重降低。主要是该市煤炭油气资源丰富,工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强。
(2011年高考安徽卷)33、(30分)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图13
(1)图中甲地为(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7分)
(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12分)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11分)
【答案】(1)商业区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2)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
(3)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解析】
(1)图中甲地位于上海市中心,交通便利,土地租金高,从图中可知甲地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再根据提示从功能区来分析,图中甲地为商业区。
(2)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布局属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这可从上海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来分析,包括交通、科技、人才、市场、资金、政策等方面。
(3)注意审题“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则需考虑到转入区和转出地区产业的区位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
您还不是VIP,开通升学VIP后可使用模块功能
您还不是VIP,开通志愿VIP后可使用模块功能
您当前身份为:普通用户,您还不是VIP,开通升学VIP后可使用,可以使用模块功能
您当前身份为:普通用户,非高考圈升学管家高端定制服务卡用户,绑定高端定制服务卡后,可以使用模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