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包括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学会分析农业区位条件,并能正确指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对天津蓟县西龙虎峪镇某村案例进行探究,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难点】
分析主导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发放学习材料】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发放一些学习材料,包括学案以及柿子、葡萄、菊花的象形卡片,作为学习素材。
【展示图片】大家整理好材料后观看ppt,ppt上展示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饭菜图片,大家想一想制作这些饭菜的主要原料是由哪个产业部门生产的呢对,是农业部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农业的区位因素。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农业区位的概念
【思考】请根据刚才老师的提问及出示的图片,结合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生活中积累的感性认识,思考并回答什么是农业什么是区位
【教师讲解】“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区位”不同于位置,一方面指某事物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还包括该事物与周围地理环境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
二、农业区位因素
步骤一:创设情境
对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我们采用一个典型的案例来共同探究。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所选案例的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位于天津市东北部的蓟县西龙虎峪镇某村庄村委会,决定通过土地竞标方式重新利用该村周边某片西瓜地,并面向全体村民征集新方案。三位村民积极参与,老赵计划种植柿子树;大鹏计划建造葡萄园;小李计划建设小型菊花基地。他们分别准备材料,并邀请讲师出谋划策。请大家仔细阅读手中的学案材料,标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学案中材料包括:
(1)天津市蓟县交通图:
(3)该地区土壤资料;
(4)该地区气候资料:
(5)关于蓟县农业发展的文字材料;
【指导学生利用象形卡片分组】请大家根据对教学情境和学案材料的了解,自主判断支持某位村民的观点,作出判断,选择保留某一卡片,自动分为三组,并相应扮演教学情境中村民请来的讲师。
步骤二:教师引导学生模拟该村土地竞标
学生探究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大会准备阶段:
请大家根据学案材料中提示的植物习性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条件,分别帮助老赵、大鹏、小李找出种植柿子树、葡萄、菊花的理由,并将其记录在象形卡片上,并利用幻灯片循环出示学案材料。三组学生分别进行讨论探究,推选本组代表归纳讨论结果,并将其记录在象形卡片上,形成本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