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预测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最全的中国农业地图,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知识详解!

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如水稻喜高温喜湿,因此主要分布在能满足水稻生长期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甜菜喜温凉,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产量、熟制。

②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地区耕作不便,且水土保持不易,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因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土壤:种植业多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若土壤呈酸性或碱性,则宜加以改良或种植耐酸、碱植物。

④水源:是否充足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因时制宜)

①市场:对商品农业而言,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商品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④农业生产技术:①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②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③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⑤劳动力:多、少,如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农业区位分析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

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

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2、商品谷物农业

东北地区

农业区位选择

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①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种类。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如温室农业。

②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农业区位选择举例: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

②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小(从单位面积产量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粮棉等。)

③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④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以上就是关于高考地理农业区位选择知识点的总结,如果有所遗漏,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内容进行补充,当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能在高考上获得相应的分数,所以大家要在理解的接触上记忆,这样知识的记忆才能更牢固。

一、我国耕作制度分布情况

二、我国主要耕作方式分布情况

三、我国农业特色分布

四、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

五、主要油料作物分布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六、糖料作物分布

七、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分布

八、森林资源分布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今天我们就好好了解一下!

1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耕地选择在森林和草地茂盛的地区,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农作物.当这片土地土壤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农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所以称为迁移农业.这种农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如今,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低地、丘陵地区.迁移农业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

2

水稻种植业

水稻种植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水稻种植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问题及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

3

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不有园内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在这些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如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产特点: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

问题及解决措施:生产、销售多受发达国家市场和资本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4

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区有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一般是国营的。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问题及解决措施:农业成本高,能耗大。

5

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

问题及解决措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

6

乳畜业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产品主要是新鲜牛奶。

7

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混合农业的形式多样,但生产形式较稳定、分布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因此通常所说的混合农业指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

生产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问题及解决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等。

8

游牧业

游牧业是指靠放牧性畜为主的一种自给性农业,为典型的粗放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气候干旱地区。

9

园艺业

园艺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商品性农业.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现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从事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密集型、专业化的生产.他们有的只生产蔬菜,有的甚至只生产一种专门用途的产品.这种农业一般分布在大城市的周围,后来随着交通运输和保鲜技术的发展,在远离城市但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也发展了园艺业。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如中国南方)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位优势A、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B、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D、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E、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主要特点A、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B、单产高,商品率低C、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D、水利工程量大问题及措施问题: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科技水平低。措施:扩大规模,发展水利,提高科技水平。

(2)商品谷物农业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我国东北(如美国中部平原---小麦和玉米)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位优势A、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B、交通运输便利C、市场广阔D、地广人稀E、机械化程度高F、农业科学技术先进主要特点A、生产规模大B、商品率高C、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问题及措施问题:农业成本高,农业生环境恶化。措施:兴修水利,实行休耕和轮耕,建立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3)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如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气候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区位优势A、气候温和,地势平坦B、土壤肥沃,草类茂盛C、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D、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E、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主要特点A、生产规模大B、机械化水平高C、专业化程度高D、商品率高问题及措施问题:牲畜品种退化、水源不足措施:改善交通,培育良种,打机井,种植饲料作物,开展牛群病害研究。

(4)乳畜业

分布美国东北部、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大城市周围(如美国东北部、西欧—奶牛)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区位优势A、温凉、潮湿、多雨,云量大,光照弱,土壤贫瘠,不利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生长B、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有饮用牛奶习惯C、交通运输便利D、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主要特点A、商品率高B、机械化程度较高问题及措施问题: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存,且运输不便。措施:生产紧邻消费市场。

(5)混合农业

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珠江三角洲(如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区位优势A、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D、灌溉条件较好E、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靠近公路,距海港近)F、历史悠久G、有固定销售市场(国际市场)H、机械化程度高;政府扶持鼓励。主要特点A、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B、大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C、商品率高D、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E、经营比较粗放F、机械化程度较高问题及措施问题:灌溉水源不足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措施:实施东水西调工程。

THE END
1.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因素等今天小编为大家系统整理了一份【高中地理区位相关全部知识总结】,包括了关于自然灾害、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因素、人口问题等等所有的重要知识点。 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https://www.youkee.com/ziliao/9350.html
2.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 1、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因素决定事物发展的原因、条件;构成事物的要素、成分。 《关于重庆谈判》:“世界上的事情是重复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农业(Agriculture)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https://m.yyk.iask.sina.com.cn/q/51K7mdgsvtn.html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什么(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51a5f4f4a065d9af93c0a4efffa2ad13.html
4.《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布局》教学方案.docx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示意”图。(板书)3.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观看视频《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哪些?生:(可能的答案)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教师提示: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5961938.html
5.农业区位因素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光、热、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且不同的动植物需要不同的自然条件,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家政策千差万别(不同地域的耕作习惯、发展历史不同;不同区域居民的食品爱好和需求不同,因而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为此各地的农业区位因素有很大的差异https://quan.qlteacher.com/u/537845a0f66f238fb39a5f8b/blog/6316ab43fa83386736e6e511
6.2016高考地理必背:农业区位因素备考资料资讯2016高考已经进入复习备考阶段,新东方在线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以下是《2016高考地理必背:农业区位因素》,更多2016高考备考资料及复习指导请关注新东方在线高考网。 2016高考地理必背: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因地制宜) https://m.koolearn.com/gaokao/881312.html
7.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都有哪些高考资讯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都有哪些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也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https://m.027art.com/gaokao/HTML/12263035.html
8.新教材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3.1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 一、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二、课标解读: 说明农业区位因素,就是要列举出各个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 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是从哪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时要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04/8010072017006042.shtm
9.张燕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每周一课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教材中首先解释了农业的概念、介绍了农业的特点;之后呈现不同的农业景观,展开介绍农业区位因素,并以亚洲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作为活动探究,进一步强化区位因素对区域农业选择与布局的影响;最后,落脚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反季果蔬为http://www.czsz.czedu.cn/html/article5365261.html
10.基塘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市场C.热量D.降水题目和分析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 解答解:由题,基塘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地形,地势低洼的地形经过人们改造低洼处挖成鱼塘,塘泥堆积在较高处http://www.1010jiajiao.com/gzdl/shiti_id_cd5833a29856dc5a9db33bd4938a29f3
11.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方法集锦十三、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处(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十四、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http://m.fz18z.cn/nd.jsp?id=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