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中国政区图,回答1~3题。

1.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A.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B.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C.新疆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D.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后,将火箭从天津运往海南文昌发射,

走海运经过的海域依次是()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C.黄海、南海、渤海、东海D.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3.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小部分领土位于__________。()

A.热带北温带B.北温带热带C.南温带热带D.北温带北寒带

阅读我国某地气候资料表,回答4~6题。

我国某地气候资料表

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6~8月降水量(㎜)12月~次年2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3.423.842985685

4.该地()

A.6月22日这一天黑夜比广州长B.12月22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较广州低

C.为半干旱地区D.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关于该地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经济作物是甜菜②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③农作物一年一熟④农作物两年三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该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流量季节变化小B.含沙量小

C.冬季有结冰期D.有春、夏两个汛期

7.读我国满族、彝族、壮族和朝鲜族四个少数民族分布图,下列选项中,图序与民族分布对应相符的是()

A.①彝族②壮族③满族④朝鲜族B.①彝族②壮族③朝鲜族④满族

C.①壮族②彝族③满族④朝鲜族D.①彝族②满族③朝鲜族④壮族

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8~9题。

8.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D.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9.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的省级行政区有()

A.福建、台湾B.北京、上海C.湖北、湖南D.西藏、青海

10.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下列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②山脉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C.③山脉是四川省和湖北省的分界线

D.④山脉南侧为半干旱区,北侧为半湿润区

初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卷上、每题1分、共30分)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D.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蒙古B.朝鲜C.越南D.日本

3.下列省份与滨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

A.辽宁、河北——渤海B.辽宁、山东——东海

C.江苏、安徽——黄海D.浙江、广东——南海

4.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A.广西——桂林B.福建——厦门

C.青海——兰州D.贵州——贵阳

5.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B.越南、老挝

C.尼泊尔、锡金D.阿富汗、巴基斯坦

6.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湖北、湖南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D.四川、云南

7.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

A.20海里B.120海里C.12海里D.200海里

8.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下列中的:

A.傣族B.壮族C.蒙古族D.藏族

9.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10.我国最主要的降水类型是:

A.锋面雨B.地形雨C.台风雨D.对流雨

11.我国高原中,地面起伏不大,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这个高原是: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12.号称世界最大生态工程的“三北”防护林,已成为一道横在中国大地上的绿色长城,它跨越的地区是:

A.东北、华北、西北B、华北、华东、华中

C.华北、华东、华南D.西北、西南、华南

13.我国大陆地区1951年5月27日曾喷发过的火山是:

A.台湾省大屯火山群的七星火山B.新疆昆仑山中的卡尔达西火山

C.云南省西部地区的腾冲火山D.吉林省与朝鲜交界处的白头山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四河流(或运河)中位于我国非季风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四河流(或运河)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15.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B.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D.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16.现有10万吨磷矿石和20吨柑橘分别从宜昌运往郑州和武汉,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依次是()

A.公路、铁路B.铁路、公路

C.水路、铁路D.航空、水路

17.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水能B.耕地C.天然气D.太阳能

18.小明的家乡可能位于()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黄土高原

19.对话中“油料作物”和“世界锑都”是指()

A.花生、锡矿山B.花生、水口山

C.油菜、锡矿山D.油菜、水口山

20.读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右图),判断该地位于()

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D.东北平原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但各地农业发展的条件差异很大,农业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据此回答21~22题。

21.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B.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C.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22.我国种植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气候复杂多样B.夏季雨热同期

C.山地多,平地少,尤其平原少D.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23.下列铁路枢纽中,表示株洲的是()

24.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区一般具有哪几个条件()

①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交通便利②工业基础雄厚③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④一般依附一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5.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

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A.2010年,我国“两会”所有用纸是用石头做的再生纸,笔是废物综合利用制成

B.节日时,给朋友们寄了好多张纸质贺卡

C.推广节能空调、高效照明灯具

D.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二、综合题(共50分)

26.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优越,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读下图并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我国位于__________大陆东部,________洋西岸,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领土面积约为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位,陆上相邻的国家有l4个,其中邻国①是_____________。

(2)内蒙古自治区风光绮丽,在内蒙古自治区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观是()

①马头琴演奏②竹楼村寨③草原风光④沙滩椰林⑤沙漠探险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②③④D.①③⑤

(3)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B是______________;C为______市,这里既有高楼林立,也有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四合院;D为_______省;E省区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其美称为“春城”;F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4)_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这是由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9个省、市、自治区,拍摄总行程超过2万千米,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

材料二见下图。

(1)①省的省会城市是;②省的简称是;2013年4月20日,省(填序号)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④省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族。

(2)下图为沿北纬30°纬线经过的大的地形区,主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甲处的

盆地、横断山区和乙处的高原,整个地势特点是。

(3)北纬30°纬线穿过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普遍种植水稻,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却降水很少,沙漠广布,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28.读我国主要河流、湖泊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斜线部分是_______区,它的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_,水量不足全国的_______。

(2)外流区主要是我国的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3)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

河流: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⑦_____。

湖泊: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

(4)图中数字①~⑨所代表的河流、湖泊中,______河结冰期最长,________河汛期最长,_____河含沙量最大,_______河是内流河,_______湖是咸水湖,_______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填序号)

(5)位于我国冬季有无结冰期分界线上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6)图中⑩_______运河,沟通海河、______、淮河、_______、钱塘江五大水系。

29.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省冬季气温非常低的原因是什么

(2)B是南方重要河流,其水文特征有哪些

(3)C山脉南侧的地形区是,简析该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原因。

(4)D地区代表性的畜种是。

(5)E地是__________,________(河流)流经此地时带走了大量的泥沙。

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

1.C2.A3.B解析:1.我国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西端在新疆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2.从天津到海南,即从北向南,依次经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3.根据温度带的划分原则,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寒带在南北极圈到南北极点之间,由此可知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7.C解析:①主要分布在广西,应该是壮族;②主要分布在四川,应该是彝族;③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应该是满族;④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的东部,应该是朝鲜族。

8.D9.D解析:8.由图可知,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其中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A、B、C选项从图中无法体现,但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不难判断平原人口稠密而山区人口稀疏;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疏;城市人口稠密,农村人口稀疏。9.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主要的省级行政区有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自治区等。

10.B解析:①山脉为大兴安岭,其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是我国第一大平原,A错误。②山脉是南岭,它是我国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B正确。③山脉是巫山,它大致位于重庆市与湖北省的交界处,C错误。④山脉是天山,它是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不是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错误。

1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轮廓和温度带。①表示云南省,②表示黑龙江省,③表示湖北省,④表示广东省。本题选C。

12.B解析: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此特点相符的是②图;①图中冬季最低气温在-15℃以下,这与北京冬季的气温特点不相符;③图中全年气温均在0℃以上,与北京的气温特点也不相符;④图全年气温均较高,且年降水量较多,与北京的气候特点也不相符。由此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项

13.A14.C解析:由图示河流(或运河)的形状可以得知,①是塔里木河,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河流冬季会结冰,处于非季风区;②是黄河,位于季风区,冬季结冰;③是长江,位于季风区,冬季不结冰;④是京杭运河,位于季风区,部分河段冬季结冰。

15.D解析:正确的组合应该是:水资源——华北少、西南多,草地——东南少、西北多,林地——西北少、东北多,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16.B解析: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有水路的选水路运输,无水路的选铁路运输。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数量不大,近距离运输,选公路运输。所以10万吨磷矿石从宜昌运往郑州,应选择铁路运输;20吨柑橘从宜昌运往武汉,应选择公路运输。

17.C解析:天然气属于矿产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难以再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水能、耕地、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18.A19.C解析:18.根据材料可以推知小明的家乡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19.“中国烟花之乡”是指湖南浏阳,浏阳位于长江流域,主要的油料作物为油菜。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的锡矿山被称为“世界锑都”。本题选C。

20.C解析:注意图中的关键地理事物:稻田、茶园和柑橘林,这些农业景观一般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而题中给出的黄土高原、山东丘陵、东北平原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予以排除。江南丘陵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结合当地的地形发展了立体农业,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符合图示的农业生产模式。本题选C。

21.D22.C解析:21.东北平原气温低,主要种植春小麦;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不适宜种植热带的农作物;海南岛位于热带,不适宜发展棉花生产。22.发展种植业要求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而我国山地多,平地少,尤其平原少,对农业发展不利。

23.D解析:图A表示宝鸡,位于陇海线上,宝成线和宝中线的交会枢纽;B表示郑州,京广线和陇海线交会枢纽;C表示哈尔滨,京哈线、滨洲线、滨绥线的交会枢纽;D表示株洲,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的交会枢纽。

24.D解析:高新技术产业一般依附一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分布在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地区,而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交通便利是一般工业的布局条件。

26.(1)亚欧太平960万平方千米三蒙古(2)D(3)新疆自治区北京吉林昆明高山(4)中国东多西少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土和人口。(1)读图可知,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领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陆上相邻的国家有l4个,其中邻国①是蒙古。(2)内蒙古风光绮丽,在内蒙古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观有马头琴演奏、草原风光、沙漠探险。(3)读图可知,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B是新疆自治区;C为北京市;D为吉林省;E为云南省,其省会是昆明;F是台湾省,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的总体特点是东多西少。

27.(1)合肥湘③藏(2)四川青藏上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3)我国江南地区的“鱼米之乡”气候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种植;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28.(1)内流1/35%(2)季风区(3)松花江淮河珠江黄河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青海湖鄱阳湖(4)①③④⑦⑧⑨(5)②(6)京杭黄河长江

解析:(1)由图例可知斜线部分为我国的内流区。(2)由外流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外流区主要位于我国的季风区。(3)有关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可以根据所在的地理位置及河流、湖泊轮廓进行判断。(4)我国河流结冰期的规律是:只有最冷月气温低于0℃的河流才有结冰期,且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汛期的规律正好相反,纬度越低,河流的汛期越长。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咸水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5)我国冬季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6)图中⑩为京杭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29.(1)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大(2)珠江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没有结冰期(3)塔里木盆地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周围被高山环抱,湿润空气难以到达,所以降水少(4)牦牛(5)黄土高原黄河。

解析:(1)A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北部,且离冬季风发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故冬季气温非常低。(2)B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流经广东省,为珠江,珠江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没有结冰期。(3)C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其南侧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该地距海远,且周围被高山环抱,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该地,故降水少。(4)D为我国的西藏自治区,代表性牲畜是牦牛。(5)E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在流经此地时,带走了大量的泥沙。

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50分.)

1.我国最大的气候资源是: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冬冷夏热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全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2.在我国,有许多城市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下列城市,哪个是铁路-水运枢纽呢

A.乌鲁木齐

B.武汉

C.济南

D.北京

3.每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出现的天气现象有:

A.梅雨和伏旱

B.寒潮和台风

C.沙尘暴和寒潮

D.沙尘暴和大雾

4.下列图中有南方第一大河、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之称的珠江的是

5.按生产产品的不同,工业有重工业和轻工业之分。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轻工业的是

A.机械工业B.食品工业C.石油化工D.钢铁工业

6.小明随爸爸去果园摘水果,他家在亚热带,最有可能摘到的水果是

THE END
1.粮食种植业对于黑龙江经济发展扭转了什么趋势其次,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为何会有如此多数量的人才和资金被投入到这个领域。在历史上,由于东北地区人口密集且劳动力充足,加之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使得农业产业特别是在粮食生产方面得到迅速发展。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地方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且高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https://www.topno.cn/wen-hua/589081.html
2.之称.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A.面积广大.土壤肥沃B18.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有“北大仓”之称.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 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C. 春秋季节,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D.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试题答案 分析 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https://m.1010jiajiao.com/czdl/shiti_id_7da7b3f2322852634d3330613534582b
3.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评课稿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我国各地特色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2.用小组交流的形式学习区域内部差异划分标准。 https://www.21cnjy.com/A/130/136/V665068.shtml?ivk_sa=1024320u
4.读“东北三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材料三:我国东北地区相关地图。(1)根据气候资料图判断,“雪乡”的气候类型是 。(2)图中甲处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结合气候资料图分析,三江平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3)下列选项符合东北地区农业特征的是 。(4)图中乙处是 工业基地,据图分析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5)近年来由于https://www.jyeoo.com/shiti/0c4106c1-15e1-15a4-9852-87601662a25d
5.[学习]高考地理季风气候区(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1.夏季气温高,雨热同期,适宜棉花生长 2.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农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原因 1.中亚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2.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326741/article/details/99347492
6.2018年潮州八年级地理期中模拟试题精编解析版13、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同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改造,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下列对自然条件的利用或改造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西北、华北、东北风水危害严重的地区种植水稻,改造当地小气候 B、新疆改造山地牧场,大力发展种植业,建成我国粮食生产基地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16105.html
7.央行:今年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存在较多有利条件。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10602139843733.html
8.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 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B. 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 D.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题目标签: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https://www.shuashuati.com/ti/1fec25cf57db4888a759160fb8dc479b.html?fm=bdb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