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1]东北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2]东北地区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主要是由于()A.气候湿润和半湿润B.有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C.耕地集中连片D.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0%[3]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业一加工业耦合?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东北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2】东北地区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主要是由于()

A.气候湿润和半湿润B.有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

C.耕地集中连片D.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0%

【3】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业一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大了西部草区的负担,不利于生态保护

B.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

C.中部产粮区粮食转化为饲料;商品率降低,削弱商品粮基地的地位

D.对西部地区有利,但对中部产粮区产生消极影响

【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区应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B.平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C.西部草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

D.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答案】

【1】B

【2】C

【3】B

【4】A

【解析】

【1】东北平原最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气候上雨热同期,水源充足;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人均耕地面积大,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纬度高热量不足,不利于水稻种植业;缺少大面积的草原,不利于大牧场牧业。选B正确。

【2】东北地区由于耕地集中连片,地广人稀,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主要是。选C正确。

【3】东北地区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业一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减少了西部草区的负担,利于生态保护,A错;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B正确;中部产粮区粮食转化为饲料;商品率上升,加强了商品粮基地的地位,C错;对西部地区有利,对中部产粮区也产生积极影响,D错。选B正确。

【4】平原区是种植业为主,应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A正确;平原区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商品粮基地建设,向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B错;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是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C错;农耕区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D错。A正确。

【题目】水车亦称“翻车”、“踏车”,主要由木槽、刮水板、轮轴和木链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能引水灌溉和排水的农具,最初的水车是用人力转动的,长约3米左右,后来出现了利用畜力、风力、水力等转动的多种水车。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仅博物馆或个别乡村可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之所以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因为其能

A.减少水利工程的修建B.扩大和保障种田规模

C.使农作摆脱水源制约D.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2】下图示水车曾广泛适用于我国

A.地势和缓的平地B.洪涝频发的湖沼地

C.地势起伏的山区D.干旱缺水的垦荒地

【3】20世纪70年代后水车在我国逐步消失,主要是因为我国

A.种植结构的调整B.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C.耐早稻种的推广D.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题目】极地涡旋是指地球两极上空的大环流,在冬天时涡旋会较为强大。巨大涡旋把冷空气锁在地球北极上空平流层,其受到扰动会导致极端天气出现(左图)。2019年初,受极地涡旋影响,美国多地遭遇大面积极寒天气,中西部多个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右图为某季节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北极涡旋对美国此次天气造成影响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极地涡旋稳定,中心气压高,冷气流强劲

B.极地与中温带地区之间温差缩小

C.极地涡旋减弱,被其他气团挤占了空间

D.美国中部大平原纵贯南北,利于涡旋南侵

【2】图中所示各地天气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吹西北风,气温降低B.乙地即将有雨雪天气,气压升高

C.丙地气压较低,出现阴雨天气D.丁地天气晴朗

【3】第二个图所示季节

A.田纳西河水循环活跃B.甲地北部小麦区正值收获季节

C.墨西哥湾沿岸多飓风D.图示东北部林内光照条件较差

【题目】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经济发展水平B.生活条件

C.利用发展方向D.工业生产

【2】以下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作物是()

A.水稻B.甜菜C.油菜D.棉花

【3】导致下图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

A.气候条件B.交通条件C.土地条件D.历史条件

【题目】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影响“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

C.科技因素D.交通因素

【2】【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技术的改进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D.自然条件的改变

【题目】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不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

【题目】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B.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3000米

C.A、B两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增加D.A、B两坡雪线较高的是A坡

【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山麓B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温带草原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北段气温年较差小,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受西南季风影响,该山迎风坡按湿绝热梯度0.6℃/百米爬升降温,在背风坡按干绝热梯度1.0℃/百米下沉增温,从山麓至山顶可划分为6个山地农业气候层。该山段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米以下,以上为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通常以最冷月均温0℃左右为其分布临界。下图示意哀牢山北段某剖面山地农业气候层的分布。

(1)分析哀牢山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原因。

(2)与东坡相比,说明该山段西坡农耕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3)该山地2100米以上有亚热带植被分布,却不宜种植亚热带作物,请解释原因。

(4)指出该山地农业气候层在东西两坡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题目】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辐射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

③表示辐射④表示辐射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2)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选择填空)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减弱

(3)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填图17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填图中数字)增强,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4)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作用弱,气温低。

THE END
1.粮食种植业对于黑龙江经济发展扭转了什么趋势其次,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为何会有如此多数量的人才和资金被投入到这个领域。在历史上,由于东北地区人口密集且劳动力充足,加之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使得农业产业特别是在粮食生产方面得到迅速发展。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地方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且高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https://www.topno.cn/wen-hua/589081.html
2.之称.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A.面积广大.土壤肥沃B18.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有“北大仓”之称.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 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C. 春秋季节,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D.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试题答案 分析 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https://m.1010jiajiao.com/czdl/shiti_id_7da7b3f2322852634d3330613534582b
3.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评课稿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我国各地特色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2.用小组交流的形式学习区域内部差异划分标准。 https://www.21cnjy.com/A/130/136/V665068.shtml?ivk_sa=1024320u
4.读“东北三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材料三:我国东北地区相关地图。(1)根据气候资料图判断,“雪乡”的气候类型是 。(2)图中甲处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结合气候资料图分析,三江平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3)下列选项符合东北地区农业特征的是 。(4)图中乙处是 工业基地,据图分析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5)近年来由于https://www.jyeoo.com/shiti/0c4106c1-15e1-15a4-9852-87601662a25d
5.[学习]高考地理季风气候区(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1.夏季气温高,雨热同期,适宜棉花生长 2.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农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原因 1.中亚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2.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326741/article/details/99347492
6.2018年潮州八年级地理期中模拟试题精编解析版13、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同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改造,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下列对自然条件的利用或改造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西北、华北、东北风水危害严重的地区种植水稻,改造当地小气候 B、新疆改造山地牧场,大力发展种植业,建成我国粮食生产基地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16105.html
7.央行:今年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存在较多有利条件。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10602139843733.html
8.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 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B. 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 D.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题目标签: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https://www.shuashuati.com/ti/1fec25cf57db4888a759160fb8dc479b.html?fm=bdb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