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ppt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大豆高粱,森林里名贵木材、榛子、木耳、草莓及各种水果,曾经看到的狍子.草地上羊、牛遍地,芍药、百合、金针、马兰花盛开平原上黑土沃野,麦浪滚滚,棉花朵朵,大豆粒粒似珍珠沼泽中水丰草茂,丹顶鹤向大自然展示着美丽而修长的身躯,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北大仓,北大荒,?,人类行为,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课时东北农业生产条件,一、温故知新,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气候,土壤,地形,水源,市场,农业技术,政策,交通,劳动力,地价,二、东北的农业发展的条件,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50N,120E

2、,130E,45N,(一)自然条件,1.概况,2.气候降水、气温,年降水量3001000mm降水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气温大致由南向北递减受地形影响大,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热量条件,水分条件,2.气候特点,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多雨而短促。,一年一熟适于种植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马铃薯等南部可种植棉花和冬小麦,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对东北地区农业的影响?,注意,思考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

3、条件?,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等等。,思考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且因气候寒冷,病虫害少,无需农药,堪称“绿色大米”。,思考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劣势:无法大量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只能种植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优势: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且积雪融化时可以缓解春旱现象。冬季低温,有助于杀死害虫。,西部高原,中部和东北部平原,

4、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三面山地环绕,山地内侧为广阔的大平原。,高原-畜牧业山地-林业平原-种植业地形类型多样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3.地形特点,为农业提供哪些条件?,4.河流特点,水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土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面积:,12.9%,人口:,9.2%,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人均耕地多。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长江三角洲农业也十分发达,但农业机械化程度远不如东北地区,你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呢,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而长江三角洲湖荡广布

5、,耕地缺少成片分布。,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地生产力水平高,5.土壤特点,东北黑土是世界三大片黑土之一,广泛分布在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田黑土一直被人们认定是高产土壤,根据生产潜力分析,主要作物(春小麦、玉米、大豆)平均产量应达到8250kg/ha,而目前产量仅为4000kg/ha左右。,在世界版图上,有三块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一块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地处乌克兰大平原,一块位于中国东北的松嫩平原。,生产潜力大,草地沼泽,森林资源,6.生物资源,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多样,生物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好,东北草原多为森林草甸草原,品质优

7、业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基础,(二)东北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二、农业发展成就,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北大仓,案例,阅读下表,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2、东北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水平高,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东北平原作物一年一熟耕作粗放,农田基本建设差,投入低;春旱、秋涝、低温冷寒等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普遍低且不稳定。,三、东北农业布局的变化,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西

8、部草原面积缩小玉米分布更加广泛,水稻生产面积增大副食品生产在大中小城市周围遍地开花,副食品基地大量涌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技术发展农业开发、稻谷市场需求,目前,东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倍多,“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成就斐然,然而,20世纪90年代年黑龙江农垦总局却做出决定“北大荒”将不再开垦荒地?Why,四.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森林覆盖率降低,洪涝灾害,湿地破坏,四.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北大仓,北大荒,?,水土流失,黑土肥力降低,湿地破坏,洪涝灾害,森林覆盖率降低,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搞好森林资

9、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加强耕地建设和保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秸秆还田,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五.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五.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知识窗:,东北地区纬度偏高,冬季漫长,热量不足,气温较低,蒸发量小,地表常处于过湿状态,往往分布有冻土和沼泽。,冻土,丹顶鹤又名仙鹤,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繁殖地在我

10、国东北、苏联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三江平原的沼泽地,试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简述湿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渡开发沼泽对环境产生哪些负面影响?,中国的生态农业,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貂复合生态模式,案例研究,指出该模式出产的农、副产品有哪些?这种经营方式对促进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哪些好处?,辽宁丹东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用箭头表示图中各部分的关系。简要分析该模式是如何达到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中国的生态农业,案例研究,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对西部草原环境保护和促进中、西部农业发展各带来哪些好处?,保护西部生态环境,中部粮食就地转化,促进西部畜牧业发展,形成中西密切联系的产业链,为什么要推进农业向产业化发展?,中国的生态农业,案例研究,读图,比较美国与中国玉米带的异同。,?,下图为我国某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所学过的

THE END
1.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5套) 1. 必修3《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集体备课PPT课件优质课下载配套教案 2.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课标PPT课件优质课下载配套教案 3. 中图2003课标版《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开课PPT课件优质课下载配套教案 4.https://www.shimengyuan.com/k/47781.html
2.再生农业——基于土地保护性利用的可持续农业随着再生农业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加入进来。2019 年,再生农业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定为在全球变暖的严峻态势下有望应对生态脆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7]。商业界对再生农业的投资也日益增加,据土壤财富统计发现,2019 年就有70 项投资策略包括一个或多个与再生农业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125/17/37581541_1005873129.shtml
3.科学网—东北地区(黑吉辽)“三藏战略”深入实施推动农业农村地区内规划建设了众多生态旅游路线,并开展了一系列农业体验和生态观光活动,成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访。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也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让东北地区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我们结合东北地区在水稻、大豆、玉米、黑木耳以及有机农业方面的资源优势,认为发展一个综合性农业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260-1449344.html
4.中央出台意见推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率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实施东北地区低标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提升老旧铁路速度和运力。尽早建成京沈高铁及其联络线,研究建设东北地区东部和西部快速铁路通道。 https://m.loupan.com/dl/news/201403/2272279
5.考点49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考点49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考点热度 ★★★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 2.地形、土壤条件 (1)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等地形,利于农业进行多种经营。 (2)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二、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8pt3728ct4893n104907.html
6.高三地理综合测试试题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图示区域通过大量使用石油及其为原料的农用化学品发展农业生产,并成为世界重要粮食产区。近年又提出发展“理性农业”——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通盘考虑和全面兼顾生产者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目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根据材料一,该区域位于①(东/西)半球,地形特征是②。(6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x29x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