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东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面向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需求,重点研究新时代东北地区城市转型与新型城镇化途径、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在东北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方面形成了雄厚的科研积累,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定位与目标

以探索老工业基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规律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为核心,以区域城镇化、老工业城市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产业结构与优化布局、东北亚区域合作、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为重点,为国家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城市与乡村地理

研究区域城镇化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老工业城市改造与资源型城市转型、都市圈与城市群空间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土地管理与乡村空间优化、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等。

研究方向二:经济地理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研究老工业基地经济地域系统演变规律、人口和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机理及环境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布局、新经济因素与区域创新、绿色发展模式等;研究东北亚毗邻国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探索东北与俄朝蒙边境地区经贸合作、环境保护、文化交流、对外开放策略等。

研究方向三:国土空间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

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包括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规划、环境规划、旅游规划等);开展各类重大建设项目和行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等。

THE END
1.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5套) 1. 必修3《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集体备课PPT课件优质课下载配套教案 2.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课标PPT课件优质课下载配套教案 3. 中图2003课标版《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开课PPT课件优质课下载配套教案 4.https://www.shimengyuan.com/k/47781.html
2.再生农业——基于土地保护性利用的可持续农业随着再生农业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加入进来。2019 年,再生农业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定为在全球变暖的严峻态势下有望应对生态脆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7]。商业界对再生农业的投资也日益增加,据土壤财富统计发现,2019 年就有70 项投资策略包括一个或多个与再生农业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125/17/37581541_1005873129.shtml
3.科学网—东北地区(黑吉辽)“三藏战略”深入实施推动农业农村地区内规划建设了众多生态旅游路线,并开展了一系列农业体验和生态观光活动,成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访。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也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让东北地区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我们结合东北地区在水稻、大豆、玉米、黑木耳以及有机农业方面的资源优势,认为发展一个综合性农业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260-1449344.html
4.中央出台意见推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率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实施东北地区低标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提升老旧铁路速度和运力。尽早建成京沈高铁及其联络线,研究建设东北地区东部和西部快速铁路通道。 https://m.loupan.com/dl/news/201403/2272279
5.考点49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考点49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考点热度 ★★★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 2.地形、土壤条件 (1)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等地形,利于农业进行多种经营。 (2)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二、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8pt3728ct4893n104907.html
6.高三地理综合测试试题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图示区域通过大量使用石油及其为原料的农用化学品发展农业生产,并成为世界重要粮食产区。近年又提出发展“理性农业”——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通盘考虑和全面兼顾生产者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目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根据材料一,该区域位于①(东/西)半球,地形特征是②。(6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x29x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