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ppt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大豆高粱,森林里名贵木材、榛子、木耳、草莓及各种水果,曾经看到的狍子.草地上羊、牛遍地,芍药、百合、金针、马兰花盛开平原上黑土沃野,麦浪滚滚,棉花朵朵,大豆粒粒似珍珠沼泽中水丰草茂,丹顶鹤向大自然展示着美丽而修长的身躯,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北大仓,北大荒,?,人类行为,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课时东北农业生产条件,一、温故知新,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气候,土壤,地形,水源,市场,农业技术,政策,交通,劳动力,地价,二、东北的农业发展的条件,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50N,120E

2、,130E,45N,(一)自然条件,1.概况,2.气候降水、气温,年降水量3001000mm降水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气温大致由南向北递减受地形影响大,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热量条件,水分条件,2.气候特点,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多雨而短促。,一年一熟适于种植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马铃薯等南部可种植棉花和冬小麦,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对东北地区农业的影响?,注意,思考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

3、条件?,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等等。,思考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且因气候寒冷,病虫害少,无需农药,堪称“绿色大米”。,思考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劣势:无法大量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只能种植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优势: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且积雪融化时可以缓解春旱现象。冬季低温,有助于杀死害虫。,西部高原,中部和东北部平原,

4、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三面山地环绕,山地内侧为广阔的大平原。,高原-畜牧业山地-林业平原-种植业地形类型多样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3.地形特点,为农业提供哪些条件?,4.河流特点,水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土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面积:,12.9%,人口:,9.2%,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人均耕地多。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长江三角洲农业也十分发达,但农业机械化程度远不如东北地区,你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呢,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而长江三角洲湖荡广布

5、,耕地缺少成片分布。,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地生产力水平高,5.土壤特点,东北黑土是世界三大片黑土之一,广泛分布在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田黑土一直被人们认定是高产土壤,根据生产潜力分析,主要作物(春小麦、玉米、大豆)平均产量应达到8250kg/ha,而目前产量仅为4000kg/ha左右。,在世界版图上,有三块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一块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地处乌克兰大平原,一块位于中国东北的松嫩平原。,生产潜力大,草地沼泽,森林资源,6.生物资源,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多样,生物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好,东北草原多为森林草甸草原,品质优

7、业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基础,(二)东北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二、农业发展成就,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北大仓,案例,阅读下表,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2、东北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水平高,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东北平原作物一年一熟耕作粗放,农田基本建设差,投入低;春旱、秋涝、低温冷寒等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普遍低且不稳定。,三、东北农业布局的变化,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西

8、部草原面积缩小玉米分布更加广泛,水稻生产面积增大副食品生产在大中小城市周围遍地开花,副食品基地大量涌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技术发展农业开发、稻谷市场需求,目前,东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倍多,“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成就斐然,然而,20世纪90年代年黑龙江农垦总局却做出决定“北大荒”将不再开垦荒地?Why,四.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森林覆盖率降低,洪涝灾害,湿地破坏,四.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北大仓,北大荒,?,水土流失,黑土肥力降低,湿地破坏,洪涝灾害,森林覆盖率降低,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搞好森林资

9、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加强耕地建设和保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秸秆还田,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五.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五.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知识窗:,东北地区纬度偏高,冬季漫长,热量不足,气温较低,蒸发量小,地表常处于过湿状态,往往分布有冻土和沼泽。,冻土,丹顶鹤又名仙鹤,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繁殖地在我

10、国东北、苏联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三江平原的沼泽地,试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简述湿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渡开发沼泽对环境产生哪些负面影响?,中国的生态农业,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貂复合生态模式,案例研究,指出该模式出产的农、副产品有哪些?这种经营方式对促进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哪些好处?,辽宁丹东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用箭头表示图中各部分的关系。简要分析该模式是如何达到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中国的生态农业,案例研究,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对西部草原环境保护和促进中、西部农业发展各带来哪些好处?,保护西部生态环境,中部粮食就地转化,促进西部畜牧业发展,形成中西密切联系的产业链,为什么要推进农业向产业化发展?,中国的生态农业,案例研究,读图,比较美国与中国玉米带的异同。,?,下图为我国某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所学过的

THE END
1.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区耕地轮作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耕地轮作生态补偿政策是维护耕地生态安全与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而耕地轮作生态补偿政策顺利推进的关键在于耕地轮作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目前我国耕地轮作试点区域主要在东北冷凉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区,这里耕地资源丰富、耕地生态环境脆弱,以种植业为主,农民生计来源较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当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7646254483656143&wfr=spider&for=pc
2.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商品粮、糖、油、棉基地县分布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内蒙古自治区 半环 湿润半湿润季风 暖温带 热量 东南 西北 松嫩平原 松嫩平原 最高 三江 黑龙江 国营 还林 湿地 耕作业 玉米 商品粮 甜菜 大兴安岭 黑龙江 地域性 林农 海洋渔业 农林牧 水土流失 有机肥 覆盖率 营林 https://m.book118.com/html/2017/0315/95507233.shtm
3.中国生态旅游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5.5.3 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5.5.4 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对策 5.6 以广东特呈岛为例的海岛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5.6.1 海岛生态旅游相关概述 5.6.2 海岛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演变模式 5.6.3 广东特呈岛生态旅游模式分析 5.6.4 广东特呈岛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路线 5.7 广东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建议 5.7.1 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18/ShengTaiLvYouDeFaZhanQuShi.html
4.公示:第十二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获奖论文王小青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40. 江西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 吴群 江西财经大学 41. 区域物流产业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方向辨别——以长三角地区为例http://csl.chinawuliu.com.cn/html/19887635.html
5.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机制——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例从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解释框架入手,以东北地区为例,探究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结果表明:① 1995—2015年,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划分为“经济低速增长,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与“经济波动,城镇化稳定发展,人口转型期”两大阶段。② 伴随经济社会转型,东北地区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转型特征主要https://www.dlyj.ac.cn/CN/10.11821/dlyj020190257
6.科学网—东北地区(黑吉辽)“三藏战略”深入实施推动农业农村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节庆和文化展示活动,不仅能够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貌和文化底蕴,还能极大地丰富旅游的内容和参与度,为游客提供深度了解东北地方传统与文化的宝贵机会,有效吸引更多人到访探索东北的乡村魅力。这些措施将共同推动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可持续性。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260-1449344.html
7.2020版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农业发展 2017·T36 2016·T36 2015·T36 2016·T1~2 2015·T2~3 2017·T36 ——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 —— 2018·T3~5 2016·T4~6 ——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知其地] 区域不同,地理条件不同,荒漠化的类型及成因也不同。因此,在分析荒漠化问题https://www.51jiaoxi.com/doc-5727108.html
8.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条件。然而,在东北地区商品农业的开发如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1)说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2)简述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为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考点】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与区域的相互影响;农业的发展和方向.https://www.jyeoo.com/shiti/d2586210-15ff-4150-85d3-050242530bdd
9.高中创新设计地理教案(精选8篇)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以区域生态建设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 (1)知识与技能: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56136.html
10.考点50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考向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1.自然条件 特征 影响 气候 条件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 条件 平原、山地、高原相对完整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山地丰富的森林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8pt3818ct5016n14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