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1.能够准确说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说出东北三大农业分区的自然条件及主要农作物。

2.通过阅读地形气温和降水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地理学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划分三大区域的因素。

【难点】

掌握分析一个区域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回顾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最有目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进而引出东北地区适合发展农业的因素有哪些,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地理条件

【教师活动】呈现图东北地区的位置并提问:

(1)东北包括哪些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2)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对于东北农业生产有什么利弊影响

【学生活动】

(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2)夏季温暖,降水集中,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的生产,基本满足一年一熟;冬季寒冷,易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

【教师活动】呈现东北地区的地形图并提问学生:

(1)东北地区有哪些地形单元

(2)不同的地形单元对农业布局有什么影响

(1)东北地区有高原平原丘陵山地、地形单元完整为多种农业经营提供了条件。

(2)西部地区以高原为主降水较多,地形平坦是畜牧业发展的有利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地区广布,土壤以黑土为主适宜发展种植业。周边山地林木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林牧业。

(1)工业发达,提供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化肥等必要生产资料。

(2)市场需求量大,对外交通联系便利。

(3)人均耕地面积达,商品率高,环境好利于发展绿色农业。

2.农业布局的特点

【教师活动】呈现图4.4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分布图,图4.5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图并提问学生:

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什么规律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降水呈东南向西北减少,气温大致也呈东南向西北减少;主要受到了地形距海远近以及太阳辐射分布的影响。

【教师活动】呈现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的分布示意图并提问学生:

(1)依据气候、地形将东北地区农业划分为哪三大区域

(2)三大区域分布在哪里主要农产品类型有哪些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1)东北地区农业分为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

(2)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主要种植玉米、大豆、水稻等;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主要以樟子松、红松、珍贵药材、苹果等为主;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部分林区草地。主要饲养东北红牛、三河马、三河牛等。

环节三:巩固提升

思考:东北地区的大米质量优广受市场欢迎,其与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

THE END
1.区域地理中国的农业(知识总结)2.综合分析某区域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及存在问题。(综合思维) 3.能够提出我国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路、措施。(人地协调观) 一、农业概述 1.农业结构:农、林、牧、副、渔(“五业”)。 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3.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https://www.360doc.cn/mip/1125206028.html
2.农业区位因素教学反思篇3: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一、题型回顾 例1 (2015年四川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1)。 奇异果生长过程中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 疏松、深厚的土壤中。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huqn1gg.html
3.高中地理会考卷子6篇(全文)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开发时间较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ntb5cr6.html
4.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评课稿读图找出东北地区的界线、纬度位置及临海、邻国以及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 师 东北区域农业发展较为成熟,阅读相关章节,初步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农业布局特点。 板书: 一、地理条件 师 (知识回顾)从《地理必修Ⅱ》中可知,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对农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https://www.21cnjy.com/A/130/136/V665068.shtml?ivk_sa=1024320u
5.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地形崎岖B.热量不足C试题答案 分析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解答 解: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纬度高,热量不足.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理解即可.练习册系列答案 https://m.1010jiajiao.com/gzdl/shiti_id_85fdf50f61d1971c00258da10730fd40
6.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方法集锦十四、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注: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http://m.fz18z.cn/nd.jsp?id=354
7.高二区域地理复习之精华青藏地区: 1、分析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海拔低,气温稍高,热量条件稍好 ②源流提供灌溉水源 ③日差较大,光照时间长,农作物单产量高 2、分析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产量高的原因? ①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制造的营养物质多 https://www.jianshu.com/p/cb2c215cc6c4
8.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东北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根据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以及逐步回归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系统辨识,确定影响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从而为制定对策措施奠定基础。 本论文根据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3-2007095166.nh.html
9.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docx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docx,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课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22/6124143200010234.shtm
10.东北地区地理条件及农业布局特点区域农业发展 ?第一课时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及农业布局特点 学习目标 ? 1.熟练掌握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提高分析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案例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方法。 ? 3.激情投入,享受成功,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观。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https://doc.mbalib.com/m/view/4cc887b1a02ff0fbba4d2d44b5c4f2d6.html
1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自然条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春季积雪融水,有利于保墒;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e8afddcb2fba62ba04b2dae38d3c5a49.html
12.中国九大农业区划shp.rar中国九大农业区是中国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特点等因素划分的九个主要农业区域,这些区域对于理解和规划中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压缩包文件包含的“东北地区shp”数据,是关于中国九大农业区之一的东北平原区的具体地理信息。 1. **SHP文件**:SHP是Esri公司开发的一种空间矢量数据格式,常用于地理信息系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41934573/1863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