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切的“国之大者” 承载了哪些战略考量?

位于徐闻县西连镇的“海洋牧场”,工人正在收获金鲳鱼。南方日报记者肖雄通讯员张锋锋摄

●地点:这次在湛江,总书记考察了4个地方,分别是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徐闻港、大水桥水库。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首站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湛江。

五年前,总书记赴广东考察时,要求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这次在湛江,总书记考察了4个地方,从海洋渔业、生态保护,到港口运营、水资源配置,从耕海牧渔,到调丰补缺,每一处都事关民生福祉,每一处都承载战略考量。

看基地

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首站来到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

这个基地是集水产饲料、种苗、养殖等为一体的综合研发平台。涉及的水产品类包括南美白对虾、金鲳鱼、石斑鱼等。

发展海洋渔业,既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一环,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在2017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求,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要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总书记当天看的这个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南美白对虾亲本选育基地、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种子工程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也就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总书记在去年同一天开启海南考察,第一站也是看种子。在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总书记指出,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从去年到三亚看南繁科研育种,到这次到湛江看海水养殖育种,传递了总书记对种业振兴的殷殷关切。

看红树林

保护珍稀植物调节海洋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湛江之行的第二站,是位于麻章区湖光镇的金牛岛红树林片区。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因红树树皮中含有丰富的单宁酸,割开红树植物表皮,单宁氧化变红,树皮和刀口呈现红色,所以得名“红树”。湛江有“红树林之城”的称号。坐落于此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2017年4月,总书记赴广西考察时,就曾踏着晚霞考察了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他强调,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在全球红树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下,中国红树林面积不降反增。

2020年完成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红树林面积2.71万公顷,较2001年增加了近5000公顷。

去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在武汉举行。总书记在视频致辞时说,中国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

从一片红树林,到一个国际合作平台,彰显着中国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决心和担当。

看徐闻港

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闻港考察。

徐闻港地处琼州海峡黄金通道大陆端咽喉,是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年吞吐能力为车辆约320万辆次、旅客约1730万人次,实现水路、陆路、铁路、城市公交无缝对接。2020年开港以来,新航线直对海南省海口市新海港。从这里出发,粤琼两地海上航程缩短一半,能更好地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

舟楫相通,古已有之。徐闻古港,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从徐闻等地出发,来回全程一万多海里,沿途经过17个国家,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海上交通线之一。徐闻城因港而兴,盛极一时。

港口,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晴雨表”。总书记曾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在以往的国内考察中,他多次看港口。2017年,在广西北海市的铁山港考察时,总书记强调,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很重要。

徐闻港,是推动广东海南相向发展、“双向奔赴”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连接点。一个港口,既牵系重大国家战略,也承载高水平对外开放。

看水库

坚持全国一盘棋优化水资源配置

习近平总书记湛江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徐闻县城东边的大水桥水库,1958年7月竣工,最大坝高27米,总库容1.27亿立方米。

大水桥水库,是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湛江引调水向南输水的终点站。

长期以来,粤西地区特别是雷州半岛是全国闻名的苦旱之地,自然调蓄能力弱,丰枯变化大,水资源短缺问题困扰当地人民。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从西江干流取水,通过泵站加压提水,穿过云开大山,联通10座水库,调水至雷州半岛,输水线路近500公里,供水范围包括云浮、茂名、阳江、湛江四市,覆盖人口超过1800万人。工程于去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超600亿元。

总书记高度重视水利工作。2014年3月,他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新时代解决新老水问题、保障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这次在大水桥水库考察,总书记重点了解当地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情况。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资源的战略意义不容小觑。正如总书记所说,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

纵深

从湛江之行领略广东考察的深意

这次到广东,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首次国内考察。在央视《时政新闻眼》看来,总书记的广东之行至少承载着三个层次的战略考量。

考量之一:再次宣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总书记就来到广东,发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动员令。此后,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2018年和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2020年,他又两次来到广东考察。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再赴改革开放重要地标,是宣示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考量之二: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东是举足轻重的经济大省。五年前,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要求广东在四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中第一个就是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大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是总书记此次赴广东考察的题中应有之义。

考量之三:大兴调查研究。从本月开始,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此次考察前夕,总书记出席主题教育工作会议,重点部署这件事关全局的大事。这次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并且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总书记广东之行,是以实际行动以上率下、作出示范。

观察

总书记湛江看“海”

关切这些“国之大者”

海洋种业研发:事关强国建设

“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总书记考察的首站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是集水产饲料、种苗、养殖等为一体的综合研发平台。全国每5只对虾中就有3只来自湛江,这个基地功不可没。

1998年南美白对虾在湛江试养成功,我国对虾养殖中心开始由北往南移。但问题随之而来。南美白对虾的种质资源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当养殖规模扩大,种虾价格随之水涨船高,经营成本大大增加。

2002年,我国把对虾抗病毒选育的工作纳入国家863计划,成立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开展对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动物的育种研发工作。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基地最终在2011年取得突破,选育新品种成功通过审定,成为国内首个获得认定的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

海洋渔业发展:事关粮食安全

在基地的一块展板上,“践行‘大食物观’,打造‘粤海粮仓’”一行字,十分醒目。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百姓的“口粮”已不局限于主粮,还包括肉蛋奶、水产品等,也就是总书记常常提到的大食物观。

大食物观是党中央粮食安全观念的战略性转变,以“食物”取代“粮食”是对传统“以粮为纲”观念的拓展升级。树立大食物观,并不意味着粮食不重要,而是以更开阔的视野,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2022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指出,树立大食物观,“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

每天清晨,湛江草潭渔港渔船靠岸的马达声、汽船的鸣笛声、鱼贩子的叫卖声混成一片,格外热闹。这里是湛江养殖金鲳鱼最为集中的一个地方。湛江被誉为“中国金鲳鱼之都”,全国人民吃的金鲳鱼,每三条就有一条产自湛江。2022年,湛江水产总产量125.5万吨,总产值274.6亿元,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

“海岸卫士”修复:事关生态保护

红树林在海水中生长,有强大的生命力,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之称。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广西考察时指出,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2022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指出,中国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

如今,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278.8公顷,其中红树林有林面积7228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3%。

海港建设:事关国家战略

徐闻港地处琼州海峡黄金通道“咽喉”,与海南隔海相望。海南90%以上的生产生活物资都是通过徐闻港口海运入岛,东盟国家的特色产品也从琼州海峡经徐闻进入中国。

如今,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建成后将发挥以徐闻港为核心的港口优势,依托“公铁空水”多式联运,深化港口航运合作,共同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联通国内大市场的门户枢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所说,“广东海南相向发展”。

湛江,承载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国家战略,是“一带一路”的南向通道,RCEP成员国中心地带。2022年,湛江货物进出口总额624.8亿元,同比增长14.7%。中国与世界,相向而行。

新闻眼

红树林边的瞩望

4月10日,总书记在有“红树林之城”美誉的湛江考察了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这一红树林片区位于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红树林素有“海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的美誉,是最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7年4月19日,总书记赴广西考察时踏着晚霞来到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夕阳辉映下的红树林格外壮观,总书记听介绍、看实景,强调“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2022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他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海内外舆论认为,此举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沿海生态特别是红树林保护的关心和重视。

守护红树林,守护的不仅是湿地,更是我们的未来,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诠释和生动实践。

从总书记考察“渔业种子”透视大食物观

说起“种子”,人们自然会想到植物。一年前的这个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考察,第一站前往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察看的便是农作物种子。

而这次广东之行,总书记调研了另一类种子——渔业种子。总书记在湛江考察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主要开展南美白对虾、石斑鱼、军曹鱼、金鲳鱼等海水鱼虾的良种选育、种苗繁育等研究工作,专注于给渔业种子装上“中国芯”。

从农作物种子到渔业种子,体现了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从食物观到大食物观的宏阔视野。

“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首次地方考察,总书记关心渔业种子的背后,是对中国14亿多人食物供给安全、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章节明确指出,“科学划定限养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

此次总书记考察的基地,正是在种苗培育、水产养殖、水产加工等环节发力,并推动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不断以研发之智和科技之力挖掘来自海洋的优质蛋白。

THE END
1.人民日报江西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新征程上,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蕴含着很强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好资源禀赋优势,不断拓展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提升现代化大农业的供给能力和产业韧性,我们的饭碗定能端得更稳、成色更足。https://www.ncnews.com.cn/xwzx/ncxw/snxw/202406/t20240621_2073010.html
2.《世界文化1000问》文若愚,刘佳电子书–读书坊(灯书府)18.多石少土的印加为何会成为农业大国? 19.“月朔”为什么被犹太人视为“女人的节日”? 20.犹太植树节为何可以帮助国家筹募资金? 21.愚人节究竟源自法国还是印度? 22.“端午节”为何被日本人称为“男儿节”? 23.日本的“七五三”节为什么要选在11月15日? 24.“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怎样来的? 25.感恩节是http://www.dbookf.com/?p=18454
3.东湖评论:立足“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首先要树立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这就要求我们在确保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夯实保障大食物观的资源基础。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各地资源禀赋优势,从耕地资源向更为丰富的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禽畜资源向更为https://news.hzau.edu.cn/info/1010/17350.htm
4.国常会部署落实大食物观相关工作: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在近期发表的文章《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中指出,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发展路径已经愈发清晰。 大农业观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观的重要着力点在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更好地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升级需求。一方面,大农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9023173579419.html
5.新为先质为要——学习福建践行大食物观经验系列评论④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提出,念好“山海经”。30多年间,从背山向海到耕山耘海,福建在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引领下,不断创造着突破食物生产边界的农业奇迹。向山、向海,向森林、向草原,“青蓝资源”变为“黄金粮仓”,农业新质生产力发挥了点绿成金的关键作用,为探索食物多元化供给带来更多可能、更大空间。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22147
6.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着力构建与大食物观相适应的种业创新体系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举措,必须从培育更多自主优良品种入手,从源头上为多元化食物供给提供坚实支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加快育种创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构建与食物开发相适应https://www.chinaseed114.com/news/28/news_135199.html
7.www.kvhat.com/moken60299.html寒门有风出来奶奶逼逼老太婆bb快点给我放出来呀 184.4MB 758好评 骚货大奶后入分类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91制片毛片 66m66成长模式视频威九国际精彩片段官网 360.14MB 506好评 亲吻插逼黄色网站APP 非洲一级黄色网址 FreeHDBLACKEDXXX 67.94MB 940好评 日月俱乐部阿欣裸体舞免费观看 电影网插深一点 色库全http://www.kvhat.com/moken60299.html
8.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为进一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我局结合我市实际,形成《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将《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在厦门三农网网站(hthttp://law.foodmate.net/draft/show-200625.html
9.国家发改委“十五五”规划研究重点及方向汇总国家,发改委研究要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和把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化大产业的重要论述,研究我国及全球重要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情况,结合人口结构、消费升级等变化趋势,分析预测未来各类重要农产品供需形势,提出对策建议。 3、三北地区光伏治沙关键问题研究 http://www.achie.org/news/cygh/2024/0909/23269.html
10.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人口大国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以下关于Htuml页面中换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以使用标签https://www.shuashuati.com/ti/fba3b8d6bd8e4910bf0e0a599203dff0a2.html
11.黑龙江践行“大食物观”加快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水平确保粮食安全是统筹推进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目的所在。省农业农村厅深入实施高端肉牛“百千工程”、奶业振兴计划,实施冷水渔业振兴行动和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提高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2023年,全省肉蛋奶产量938.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77.5万吨,均创历史新高。2024https://www.ntv.cn/content/1/330/99133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