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客观认识资本的作用和资本逐利性界面新闻

民间和外资投资意愿的降低,既有宏观经济因素,也有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的原因,而由极左思想所煽动的对资本逐利性的广泛误解,甚至把资本“污名化”的现象,也是造成中国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信心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

滕泰张海冰·2023/11/3020:46

文丨滕泰(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海冰(万博新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资一直是我国引进新的生产力和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成功发展经验;招商引资也是各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扩大就业的“法宝”。然而,今年以来,不仅我国民间投资出现了负增长,而且利用外资数额也出现了自90年代以来的新低。民间和外资投资意愿的降低,既有宏观经济因素,也有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的原因,而由极左思想所煽动的对资本逐利性的广泛误解,甚至把资本“污名化”的现象,也是造成中国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信心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不仅是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还是形成生产力的关键组织要素,如果任由资本被“污名化”,就会造成经济衰退,如果不能接受资本正当逐利,还搞什么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张开怀抱吸引外商投资,地方政府更是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使中国成为全球资本投资的热土。这些资本将中国的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组织起来,迅速形成生产力,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不仅促进了就业,增加了税收,还带动了出口,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形成了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互相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对中国经济奇迹的出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8年以后,社会上却出现了一些质疑、否定甚至污名化资本要素的声音和观点,给外资和民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很多社会舆论批评甚至谩骂、攻击资本逐利性,乃至于用“资本家”“贪婪”“剥削”“消灭私有制”等不符合新时期时代特征的概念对资本进行“污名化”,这显然是导致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意愿不足的重要原因。

尽管党中央及时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等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之前流传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仍然没有完全消除。民间投资增速从2012年两位数的增速持续下滑,目前已经连续6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在2023年4月、5月、7月分别出现-3.3%、-5.6%和-9.8%的负增长。

类似的情况在1990年前后也曾出现过,当时“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姓社姓资”等极左观点和舆论曾让民营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全国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减少数百万户,民间投资和经济增速迅速下滑。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这种情况才得以扭转。

为了重振民间投资信心,扭转外资投资下滑的趋势,推动再次重现类似1992年以后中国民间投资创业高潮,必须深刻剖析当前“资本污名化”错误思想舆论的表现及其根源,推动全社会客观认识资本的作用,尤其是资本逐利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对资本逐利性的误解甚至污名化,一方面是因为一些人在观念认识中仍然不能摆脱计划经济思想的长期影响,另外也可能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无知,恐怕还有些是对合理政策的过度解读和恶意夸大。

其二,用“无私”的道德标准来批评、否定资本逐利性。逐利性是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必然特征。如果将资本逐利性赋予道德色彩,用“无私”的道德标准来批评资本逐利就是“唯利是图”,就会否定正常的市场运行规律,使得民营企业家对资本逐利感到羞耻或者恐惧,就必然会造成民间投资下滑、经济增长放缓、减少就业机会、影响居民收入增长。

其三,刻意将正常的资本经营活动混同或等同于无序扩张。“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党中央国务院前几年针对个别领域的资本要素在市场运行中暴露的特殊问题所提出的决策,有其特殊性和必要性,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与此同时,也有极左言论和敌对势力趁机将“无序扩张”扩大化甚至极端化,刻意将正常的资本经营活动混同或等同于无序扩张,进而采取怀疑甚至贬斥的态度,这种氛围是造成部分民营企业家选择“躺平”或观望的重要原因。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已经充分肯定了资本与劳动、知识、技术管理一样,是活力,是财富的源泉,是创造财富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

虽然国人早已经从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认识到资本是生产要素,但是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资本不仅是生产要素,还是形成生产力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发挥着纽带作用,因而不能客观地认识资本逐利性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更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一旦资本不敢逐利,必然会带来经济衰退等严重后果。

首先,资本是形成生产力的关键组织要素作用。如果没有资本,土地、劳动、技术和企业家才能都像断线的珠串,无法作为一个整体运行,也就无法创造价值和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资本的“纽带”作用,就是对这一要素作用的清醒认识。正如熊彼特所言,如果我们能够不用资本,而是用资本之外的其他力量把各种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生产力,那么资本就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别无二致。有这样的力量吗?显然,只有计划经济和行政划拨的力量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但是苏联和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实践都已经证明,计划经济长期必然走向低效并失去活力。

其次,资本的逐利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如果资本在循环中不能增值,而是不断减损,最终将面临生产过程无法持续而退出,也就是破产或者倒闭,经济循环就会中断。因此,要维持健康的经济循环,资本必然也必须追求增值,资本的逐利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资本不但逐利,而且不断向利润率更高的领域流动,这自然会有利于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只有承认和允许、鼓励资本的逐利性,才能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并不断提高运转效率。

第三,要尊重资本报酬,鼓励资本要素发挥市场活力。“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合理报酬也应该在全社会得到尊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居民储蓄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储蓄存款,而中国家家户户的储蓄收入本质上都是资本报酬。有的人一方面希望自己获得存款利息收入、股票和基金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又批评资本报酬和资本逐利性,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那些否定资本报酬、批评资本逐利性的人,愿不愿意首先放弃自己的存款利息收入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要素的稀缺性不同,某种要素在收入分配中可能占据有利地位,获得要素稀缺性报酬,这的确造成了某些阶段资本的收入过高。但今天,随着资本供给的增加和全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降低,资本的平均报酬正在减少,这也是造成当前民间投资和外资投资下滑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关键阶段,我们不但应该更尊重资本的报酬,还应该继续出台措施、进一步鼓励资本要素发挥市场活力,才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当前又面临着国内外诸多新的严峻挑战,只有及时回应、不断反击那些否定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引导全社会客观认识资本逐利性,旗帜鲜明地反对资本污名化,以法治为基础,为资本正当逐利提供宽松环境,才能够更好地充分发挥资本要素的积极作用,推动民间投资和外资投资的回升。

第二,明确鼓励资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逐利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资本的纽带作用和地位做出科学明确的论述,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十八届三种全会以来的各项决定和政策,大力宣传资本在形成生产力过程中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组织和纽带作用,客观、全面地认识“资本逐利”现象,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充分发挥资本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的政策精神,尊重和运用好资本的逐利性,大胆鼓励各类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积极地开展逐利活动,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进行大胆探索和勇敢尝试,对传统产业和传统业态开展大刀阔斧的转型升级。

第三,讲明、讲透民营经济人士合法合规经营获得的财富性质。中国民营经济人士通过合法合规经营获得的财富,是其正当的出资人报酬、风险报酬、创新报酬、管理报酬和复杂劳动报酬的综合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要素贡献分配机制的具体体现。某些极左言论,简单套用几百年前和革命时期的“剥削”概念来否定民营经济人士的合理报酬,体现的不仅是对现代经济和财富创造过程的无知,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决定和政策精神,以及对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否定。为了防止极左思想和敌对势力煽动和利用仇富心理来打击中国民间投资积极性,必须引导全社会更全面客观地认识民营经济的贡献,把民营企业创造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保水平、为国家上缴财政税收的社会企业性质向全社会讲明白、讲透彻。

最后,客观全面认识资本作用,承认、接受、允许甚至鼓励资本逐利,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范围内。对那些超出法律规范和约束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利用资本优势、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还有那些与权力勾结的资本逐利行为,必须依法严惩。只有引导全社会全面客观认识资本的作用,尤其是客观看待资本逐利性,反对资本污名化,才能够真正“激发包括非公有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活力,发挥其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发挥民营资本和民营经济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THE END
1.王今朝:资本的逐利本性和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资本的逐利本性是资本所特有的主导性的性质。马克思注意到,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总结道,“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纯产品”。然而,“纯产品”的说法是不清晰的。在马克思看来,无论就目的还是结果来说,“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1]。马克思不厌其烦地用不同的话语来揭示资本的逐利本性:“绝对的致富欲,http://www.kunlunce.com/llyj/fl1/2023-12-27/174226.html
2.资本的几个特点:1.资本是逐利的;2.资本逐利的本性是由人的本性决定2.资本逐利的本性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因为多数人是逐利的; 3.在面对竞争时,资本会发挥出惊人的创造力,这是资本逐利本性决定的。 4.在没有竞争时,资本会表现得极为贪婪,这也是资本逐利本性决定的。 全部讨论 资本竞争而形成的垄断 恰恰能提供最好和最高性价比的服务 因为原因很简单 不提供好的服务,马上就https://xueqiu.com/1731685223/220223540
3.社论:资本逐利性需要有所约束市场经济下对于资本的逐利性应该有所约束,而这需要行政干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共同作用。 近年来,由于资本逐利性在部分领域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甚,呼吁不再放任甚至限制资本的声音越来越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日前印发,对社会资本进入幼教行业,以及民办幼儿园进入资本市场进行严格限制https://www.yicai.com/news/100062690.html
4.浅谈川渝人民要哭了”报道中的严肃新闻娱乐化其都是以娱乐作为包装,吸引关注受众,片面的放大了网络文化的娱乐功能,表现为网络流行语的塑造。泛娱乐主义对一些网民的影响已经十分严重,使得他们看待一个话题都习惯性的从娱乐、搞笑的角度评论。 三、案例原因分析 (一)文化资本的逐利性 对利益的永恒追求是资本的根本属性。近年来,文化产业开始兴起,嗅到了经济利益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167/3211.htm
5.网络意识形态博弈的力量分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二)资本的逐利性催生了网络大型企业的垄断性 无论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由于资本扩张性和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以企业为代表的资本力量,始终有超越政治与社会力量制约,成为垄断或独占一切的强烈倾向。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网络公司围绕安全、搜索、电商、支付、音乐、视频等主要市场,你争我夺、硝烟弥漫,http://sass.cn/109000/42547.aspx
6.商品经济的局限性危机性(mjsxswzgg)2、货币具有了资本属性,使货币得以产生货币自运动,并使货币运动具有了逐利性。如丧失了逐利性,货币自运动随之消亡。货币自运动的产生带来一系列相关的社会信用关系和支付关系,社会的发展要求这些关系不致阻碍生产力发展。货币自运动建立在资本运动和资本逐利性之上,并包含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 https://www.cctv.com/special/956/2/86077.html
7.中小卖家难逃内卷募资艰难,品牌聚合商如何疏通“退出渠道雨林Rainforest中国区总经理Carson受邀参与此次峰会,并发表主题为《资本收购亚马逊品牌的价值何在?》的精彩演讲,从品牌聚合商的角色、市场发展、行业价值,以及未来的展望等多维度,详细阐述了演讲主题。 (来源:雨林Rainforest) 一体双面,资本逐利 对于近两年,亚马逊品牌收购在中国市场热度高涨的情况,Carson表示,这是资本避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12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