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8期目录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8期目录

关键词:

热点聚焦·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外交的百年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外交领导力:大国外交的权威基础

赵可金李海涛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原题《大国外交的权威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外交领导力研究》,摘自《东北亚论坛》2021年3期

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百年演进与当代发展

李开盛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原题《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百年演进与当代发展——基于民族复兴视角的分析》,摘自《国际展望》2021年3期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作用

王存刚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原题《论党的对外工作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独特作用》,摘自《当代世界》2021年3期

中国特色经济外交的理念、组织机制与实施机制

李向阳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原题《中国特色经济外交的理念、组织机制与实施机制——兼论“一带一路”的经济外交属性》,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年3期

中国外交话语的转型与重构

李博一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原题《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外交话语:转型与重构》,摘自《学术探索》2021年3期

特别推荐

国家与文明起源研究笔谈

晏绍祥等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吉林大学文学院世界史系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摘自《史学集刊》2021年3期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项敬尧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飞跃》,摘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2期

汉语研究的未来走向

陆俭明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摘自《汉语学报》2021年1期

前沿

从域观经济学范式认识中国奇迹

陈晓东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年1期

数字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其情绪剥削

王蔚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经济学家》2021年2期

科学合作中的网络认识论

朱晶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原题《科学合作中的网络认识论:科学家的社会交互如何影响认知交互》,摘自《社会科学》2021年5期

学人与学林

傅衣凌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杨国桢赵红强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摘自《学术研究》2021年4期

世界哲学舞台上的百岁哲人张世英

李超杰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原题《世界哲学舞台上的百岁哲人》,摘自《哲学分析》2021年2期

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王晓德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摘自《拉丁美洲研究》2021年1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陈理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与编审委员会,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年2期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百年探索

单传友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21年2期

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导体制的初步形成

储著武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题《由统至分: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导体制的初步形成》,摘自《河北学刊》2021年2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研究论纲

权衡作者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摘自《学术月刊》2021年2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科学革命的结构化进程

郝刘祥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原题《表征、介入与实在——科学革命的结构化进程》,摘自《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年6期

赛博格是一种后人类吗

姚禹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原题《赛博格是一种后人类吗?——论赛博格的动物性之维》,摘自《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年4期

智能多样性与机器人“无心有智”论

杨足仪向鹭娟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2期

分析哲学视域中奠基理论研究

李红宗文奇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原题《形而上学解释何以可能?——分析哲学视域中奠基理论研究》,摘自《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1年2期

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主题之疑难的解决

王成军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摘自《武汉大学学报》2021年1期

从公孙龙“白马非马”辩看汉语的存在论两可

罗曼著庞昕译作者单位: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系,译者单位: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系,摘自《思想与文化》第26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

反思的、批判的、重构的当代中国伦理学

晏辉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摘自《伦理学研究》2021年2期

文学·语言学(栏目主持:李琳)

从细读到粗读:文学社会学的崛起

文本社会学:“社会批评”与“文本分析”的结合

王文惠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原题《文本社会学新论:一种文学界面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摘自《外国语文研究》2021年1期

新世纪文艺社会学的回归与重建

刘小新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摘自《南通大学学报》2021年2期

文学的传播场域

高楠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摘自《中国文学批评》二〇二一年一期

文学阐释学的“圈”问题及其双向困境

卓今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摘自《求索》2021年2期

再论《全清诗》编纂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罗时进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摘自《苏州大学学报》2021年2期

智慧城市语言服务的建设策略和发展前景

郭书谏沈骑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原题《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语言服务》,摘自《语言战略研究》2021年3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周学军)

考古学视野下的黄河改道与文明变迁

袁广阔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2期

晚明白银货币化的制度变迁实现机制

王昉徐永辰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原题《晚明白银货币化的制度变迁实现机制——基于交换媒介属性的思想史考察》,摘自《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2期

事例原则:清代国家治理的一种模式

温春来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摘自《中国经济史研究》2021年2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启示

江沛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原题《转型与塑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启示》,摘自《史林》2021年1期

百年光辉:中国共产党诞辰记忆与纪念

郭辉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记忆与社会意识研究中心,摘自《湖北大学学报》2021年2期

从海洋史研究到海洋环境史研究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东西方文明下数字经济的垄断共性与分殊

袁志刚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摘自《探索与争鸣》2021年2期

数据要素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数据流动制约

蔡跃洲马文君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题《数据要素对高质量发展影响与数据流动制约》,摘自《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年3期

中国数字经济产出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

李研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摘自《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年2期

数据要素的界权、交易和定价研究进展

熊巧琴汤珂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摘自《经济学动态》2021年2期

国有资本与流通效率:政治经济学视角的中国经验

谢莉娟万长松王诗桪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自《世界经济》2021年4期

中国流通领域研究未来方向

荆林波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题《中国流通领域:从研究回溯到未来方向》,摘自《财贸经济》2021年3期

我国金融机构尾部风险影响因素的非线性研究

杨子晖等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山大学高级金融研究院,原题《我国金融机构尾部风险影响因素的非线性研究——来自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新证据》,摘自《金融研究》2021年3期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演化

钟宁桦等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题《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演化——基于对“隐性担保”预期的测度》,摘自《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4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新时代责任建设与国家治理

张力伟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原题《责任型政党:新时代责任政治建设的核心支撑》,摘自《云南社会科学》2021年3期

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凝聚力建设

薛秀霞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社会凝聚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基于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视角》,摘自《社会治理》2021年2期

人大制度的优势及其治理效能提升

黄小钫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原题《论人大制度的优势及其治理效能的转化与提升》,摘自《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新发展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策略调整

张启春杨俊云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演进历程和新发展阶段策略调整——基于公共价值理论的视角》,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3期

“生态问题意识形态化”批判

王金水边燚刁溯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2期

“算法理性”的政治哲学检视

孙国东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摘自《厦门大学学报》2021年2期

国际关系(栏目主持:张萍)

中国外交研究现状的反思与前瞻

王逸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题《外交知识刍议》,摘自《国际关系研究》2021年2期

文化外交的学理阐释

高飞彭昕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摘自《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21年3期

崛起国为什么修正国际秩序

游启明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年3期

新天下主义:一种世界秩序构想的论争与启示

赵赫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1年2期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事实的法律规范化

程金华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原题《事实的法律规范化——从农业社会到信息革命》,摘自《学术月刊》2021年3期

常理的司法论证功能

戴津伟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摘自《江汉论坛》2021年2期

法律地理学论纲

谢遥作者单位:浙江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摘自《交大法学》二〇二一年二期

数字人类学的法律之维

高一飞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原题《论传统法中的神秘数学——数字人类学的法律之维》,摘自《法律科学》2021年3期

人体基因编辑:《民法典》的回应与解释

石佳友刘忠炫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原题《人体基因编辑的多维度治理——以〈民法典〉第1009条的解释为出发点》,摘自《中国应用法学》2021年1期

死者人格权益保护的文化解释

刘云生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法学院,原题《民法典的民族性表达与死者的人格权益保护——〈民法典〉第994条的文化解释》,摘自《法商研究》2021年2期

论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协同治理机制

鲁篱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摘自《中国法学》2021年2期

国际礼法观:清代中国的朝贡与条约

颜丽媛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摘自《南大法学》2021年1期

清代的典习俗、法律应对与裁判实践

赖骏楠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法学院,原题《清代的典习俗、法律应对与裁判实践——以浙闽两省为考察中心》,摘自《中外法学》2021年3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李凌静)

空间、地点与城市社会学

王天夫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摘自《武汉大学学报》2021年2期

《江村经济》:中国的农政问题与农政转型

叶敬忠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摘自《社会》2021年3期

农民现代化与中国乡村治理

赵秀玲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摘自《清华大学学报》2021年3期

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脱贫攻坚的组织动员

符平卢飞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摘自《社会学研究》2021年3期

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恒常”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家庭经营及其精神动力

付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原题《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家庭经营及其精神动力——以浙江省H市潮镇块状产业集群为例》,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4期

家庭视角下青年农民婚房进城的社会学分析

宋国恺焦艳棠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原题《举家体制视角下青年农民婚房进城的社会学分析》,摘自《天津大学学报》2021年2期

OECD国家的家庭政策借鉴与我国的本土化考量

刘中一作者单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摘自《学术论坛》2021年1期

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中国起源及其跨国扩散

刘雪婷沈文钦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摘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年2期

朝向美好生活的教育寻绎

阮成武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自《教育研究》2021年4期

THE END
1.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202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体系。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https://ipivot.hubeidaily.net/cms/zdcj/59/59sjqy/sy/zdzk/307082.shtml
2.资本积累的金融化:金融帝国主义新阶段福斯特题为《积累的金融化》的文章,认为资本主义已经金融化,这表现在:(l)金融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例越来越大;(2)相比于GDP,债务越来越多;(3)金融、保险、房地产部门(FIRE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4)出现各种奇怪的金融工具;(5)金融泡沫的影响扩大。总之,就是指相对于经济基础,金融上层建筑的规模和重要性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026/22/6968828_159456119.shtml
3.资本积累的金融化:金融帝国主义新阶段福斯特题为《积累的金融化》的文章,认为资本主义已经金融化,这表现在:(l)金融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例越来越大;(2)相比于GDP,债务越来越多;(3)金融、保险、房地产部门(FIRE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4)出现各种奇怪的金融工具;(5)金融泡沫的影响扩大。总之,就是指相对于经济基础,金融上层建筑的规模和重要性https://www.360doc.cn/article/6968828_159456119.html
4.《帝国主义论》读书笔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书评(3) 希法亭《金融资本》指出联合制的后果:A、联合制把各种行情拉平,使利润率稳定;B、联合制导致贸易消除;C、联合制使技术改进有可能实现,获得比单纯企业更多的利润;D、联合企业地位更稳固,有利于对抗萧条。4、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内部差别不足以影响这一结果:生产集中产生垄断,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428432/
5.赵燕菁:过去40年是土地金融,未来40年才是土地财政这样,现代增长两阶段模型中的第一个恒等式,也可以称作金融公式,第二个恒等式,也可称作财政公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依靠土地融资获得原始资本积累增长模式,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土地金融”而非“土地财政”。 三、解释中国的城市化 下面,我们用这个两阶段增长模型解释中国的城市化。 https://www.guancha.cn/zhaoyanjing/2022_02_14_626098_s.shtml
6.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本文阐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中金融篇的核心内容,包括金融工作的定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zUxMDkwMw==&mid=2247552433&idx=5&sn=14778a5acccf75a134540af76d387c9c&chksm=e93c8e79179ea5dd967f8dc3de214d48a1da257cd845001d922467d5e106edd29b73a4c8a475&scene=27
7.学术争鸣金融化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危机内容提要:作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观点,认识金融化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从矛盾的运动和发展的轨迹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化与金融危机的本质。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变化,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70-80年代进入金融帝国主义时代以来,又经历了从一般金融资本垄断向虚拟金融资本垄断为http://xww.asu.edu.cn/info/1014/28426.htm
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1、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科学依据 冯金华 上海财经大学 2、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 吴晓明 复旦大学 二等奖(25项) 著作类(6项) 1、环境利益论 严法善等 复旦大学 2、人的解放主题的中国化进程——中国共产党对人权的社会主义塑造和开拓 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218
9.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习题答案.pdf中国智慧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方案,不断提升在全 球经济治理提些变革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资本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放任资本逐利,导致两极分化的经济全球 化,国际金融危机就是金融资本过度逐利带来的严重后果。新型全球化要求建 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推动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是引领世界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0579023.html
10.头条文章1.2 与减值和资本计量的一致性:风险分类的范围由贷款扩展到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 1.3 五级分类标准的具体化:将提高可比性,但也给银行带来不小压力 1.4 重组资产定义和规范化:很可能是《办法》带来的最大冲击 二、金融资产分类与预期信用损失的关系 2.1 五级分类和减值的三阶段划分可能互为判断条件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872613695455545
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万字知识点详细整理期末重点梳理5.3.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6.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6.1.1垄断的本质及垄断组织 6.1.2垄断和竞争 6.1.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6.1.4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6.1.5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6.1.6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6.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https://blog.csdn.net/L040514/article/details/135441247
12.让文物活起来,将古代艺术品逐步资产化金融化数字化是中国未来首先,如今让古代艺术品变成资产的步伐越来越近,古代艺术品的资产化、金融化和让社会力量投资、管理,让资本运营民营博物馆成为可能。 其次,古代艺术品资产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古代艺术品与生俱来的金融特质是其他资产不可替代的,中国特有的古代艺术品可以成为最安全、最保值的资产,迅速起到平衡经济,稳定货币的作用https://www.meipian.cn/27iet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