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参专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如何持续为农深耕?农产品保鲜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要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为此,农参深度专访了国内唯一专业从事果蔬采后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的中央级科研机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中国果蔬贮藏加工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果所/中国果蔬研究中心)。

党委委员、副所长宋烨,党委委员、加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岩,功能中心主任马超,贮藏保鲜中心主任杨相政,质检中心主任郑晓冬,科技处副处长、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人张鑫接受访谈。

以下为济南果品研究所各位老师接受《农参》专访对话内容(有删节)。

Part1供销社的再度走红

宋烨(党委委员、副所长)新中国成立以来,供销社一直围绕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保障商品供给、服务城乡群众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文件明确了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提出将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切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为供销系统的科研机构,济南果品研究所于1980年经国家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专业从事果蔬采后工程技术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开展果蔬贮藏保鲜、冷链物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功能食品开发、质量检测、标准化及质量追溯等方面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进一步聚焦自己的主责主业,积极搭建“农产品上行”通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Part2流通业降本增效

宋烨(党委委员、副所长):济南果品研究所成立至今43年,一直围绕农产品流通的提质增效开展研究。

“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研究所贯彻供销社果蔬流通业降本增效,重点研究农产品冷链技术。通过引进国外冷链装备,不断自主创新装备、技术,研发满足中国需求的冷链装备。与日本电装联合研究了农产品在产地可移动预冷设备,保证我国农产品集中上市期间,可移动预冷设备能够开到田间地头。

近十年,果品研究所在冷链设施装备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和科技创新。

保鲜产品开发上,研发硅窗自发气调保鲜材料,应用于蒜薹贮藏保鲜,延长贮期至12个月以上,已产业化应用近30年。

对外合作上,近年来,依托供销合作总社果蔬冷链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果蔬冷链物流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国内龙头制冷企业,承建冷链园区规划和建设工作。先后为京东农场、阿里数农、顺丰丰农、供销冷链、百果园、农户山泉等龙头企业,以及产区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开展技术服务,将保鲜工艺技术与载体条件结合起来服务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农参:果蔬支撑着我国的菜篮子、果盘子,关系着国计民生,能否从专业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一下果蔬的初精深加工对产值贡献的重要性?在初加工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主要考虑哪些技术因素?

赵岩(党委委员、加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生鲜农产品属于易腐农产品,特别是果品、蔬菜等产量巨大,农产品流通损失也大,其中果品流通损失率为20%-25%,蔬菜37%,这些损失掉的资源加工率不足10%,造成增产不增收。通过对果蔬进行初加工、精深加工将会实现资源的增值。此外,对于大宗低值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可以开发汁/浆、发酵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等精深加工制品。

在初加工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主要考虑初加工产品的品质保持及微生物等质量安全。在初加工中,要采用低温加工技术、最少加工技术等实现原料的快速加工,减少在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损失、功能物质的损耗等,同时要对加工过程进行微生物控制,保证初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

杨相政(贮藏保鲜中心主任):果蔬商品化处理是采后初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果蔬采后产地快速预冷,可显著延长贮藏期和流通货架期;果蔬产地分等分级,商品化包装可以实现果蔬的优质优价或者溢价,有助于提升农产品商品价值和打造品牌。

马超(功能中心主任):采后技术发展倒逼果蔬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采后流通加工技术更加多元化,导致各种果蔬副产物产出量更大,这些副产物大多营养丰富可食用,但在整个生产、流通、加工环节大部分都被浪费掉了。这三大环节也在倒逼着我们要做好资源的综合利用。以金针菇为例,金针菇菇脚约占子实体重量的15%~25%,市面上常见的有切过的或带着菇脚的,而这个菇脚往往被切掉,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倒逼着生产厂家要去转型,要在采后流通加工处理时考虑将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农参:就现在的果品贮藏加工技术而言,中国与国外相比,优劣势有哪些?

张鑫(科技处副处长、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人):果品贮藏技术方面,我国与国外相比,优势是果品种类多,产量大,种植区域广,我国水果与蔬菜总产均居世界第一位。劣势是商品化处理率低,尤其“冷链”技术更显薄弱。我国果蔬产后贮运、保鲜等商品化处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多数水果采后包装、冷藏、销售等流通过程都缺少相应标准,标准实施状况也差,已制定的标准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随着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全国各地相应建起许多大型的冷藏及气调保鲜库,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产业需求,冷链装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

Part3“果味儿,菜味儿”哪里去了?

农参:很多人会提到“果没果味儿,菜没菜味儿”,从专业角度如何看待这种市场反馈?

郑晓冬(质检中心主任):近些年,消费市场中“果味”“菜味”是比较热点的话题。很多消费者普遍反映果蔬类农产品缺少儿时应有的“风味记忆”。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控制病虫害等,投入了大量农药化肥等投入品,导致植物果实中营养素与风味物质的积累减少,造成果实品质下降,风味寡淡。

好品质的农产品是种出来的。要提高果蔬的风味品质,一定要重视生产种植环节的管理模式和条件,如对农业投入品的严格控制,使用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并且重视土壤的质量监测和改良,以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基础性营养组分。

关于农产品风味特质的研究与评价,济南果品研究所依靠专业的品鉴人员及先进的风味质地检测分析设备从口感特征、香气成分及滋味组分等开展了如何鉴别菜味儿、果味儿的风味分析评价研究。通过这种以风味品质评价筛选优质农产品的方式也有利于倒逼农业种植环节提升和改善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采用生态种植方式来改善农产品营养素和风味物质的积累。

农参:对农产品而言,消费者常常担心果蔬农残,而不使用农药、化学保鲜剂等又会影响农产品销售,怎样才能兼顾食品安全与市场销售?

郑晓冬(质检中心主任):农业生产过程中,除有机生产和部分组织机构开展的生态农业理念生产种植不施用农药外,一般的水果蔬菜种植生产及流通过程中均在不同程度上施用了一些农药或保鲜剂等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持果实品质和新鲜度以保证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时至今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药的使用均有严格的管控条例和措施,尤其对水果蔬菜来说,允许施用的均是低毒性农药,而且对施用量和用药安全间隔期均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而言,只要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施用量和掌握安全用药间隔期,则不会出现果蔬等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

Part4技术研发与市场需要

农参:果品所设定了很多分中心,这些分中心的侧重点是什么?

张鑫(科技处副处长、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人):作为应用技术研究型单位,我们主要是围绕分中心的果蔬产业所存在卡脖子技术,针对企业、产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需求来精准的服务于他们,聚焦后我们负责整理概念和内涵、聚焦产业规划、聚焦产业品牌的提升、聚焦产业突破、聚焦人才培养、聚焦卡脖子技术的攻关,发挥政府助手、企业帮手、产业推手的作用。截至目前我所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威海、潍坊、菏泽、聊城、烟台、延安、赣州、临猗等分中心,以解决产业技术难题,转化创新技术成果。

再比如:中国果蔬贮藏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赣州分中心,立足江西农业产业现状,聚焦赣州脐橙、富硒蔬菜等特色果蔬全链条领域的应用开发与产业化推广,依托济南果品研究所果蔬采后贮藏保鲜、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的技术、人才和设施设备优势,为赣南脐橙、富硒蔬菜等果蔬产业发展插上科技和品牌的翅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时代赣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农参:如何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提升果蔬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水平?

果品研究所根据社会及市场需求,结合自身情况也在不断地调整、完善和提升我们的科研团队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等。例如:功能食品研究中心主要以产品研发为主,最开始的产品设计思路是以我们能做什么的角度来出发,到现在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可以给市场提供什么样的概念需求角度来研发。经过综合分析讨论,确定产品研发整体方案,通过一些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功能评价等研究开发新产品,这样才能使得新产品真正能在市场转化落地。

张鑫(科技处副处长、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人):各个分中心根据一线产业、行业所反馈过来的市场需求,在技术、工艺、设备配套、产业化、品牌升级等层面解决问题。从而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也解决了原来技术偏离市场的情况。

农参:果品所在国内果蔬采后工程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代表性发展,这些技术在果蔬全产业链发展中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成果转化状况如何?

赵岩(党委委员、加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济南果品研究所在推动果蔬冷链装备及工程科技创新和成果示范推广方面开展大量工作,自主研发了移动式预冷、蒸发冷却式预冷、单元式压差预冷等产地系列预冷设备,在30多个果蔬主产区开展推广应用,大大提升了产地预冷效率,解决了果蔬采后“最先一公里”冷链断链难题。

同时针对不同果蔬研究形成“一果一技”的精准冷链物流保鲜技术措施,总结形成苹果、桃、梨、葡萄、柑橘、洋葱、蒜薹等大宗果蔬,蓝莓、樱桃、百香果、琵琶、青椒、油菜等特色果蔬冷链流通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先后为阿里数字农业、京东农场、农夫山泉、顺丰丰农等国内外2000余家企业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2022年果品所果品质量控制及标准化创新团队联合华东交通大学等7家单位共同完成的“果品质量数字化表征与智能化控制技术装备应用”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成果制定了全球首个鲜果和干果期货交割标准,构建了果品感官指标量化解析体系与标准质量数据库,解决了果品流通对标分检难的问题,实现了“标准看得见”。依托该成果研发的红枣期货感官指标检验仪已经成功转化,首批14台设备推向全国红枣期货交割库企业实现交割应用。

在果品质量数字化表征方面,将百果园、京东农场等消费者喜好大数据与风味组学技术结合,创建了“人机交互”的果品“好吃”数字化表征体系。突破了果品“好吃”难量化、品牌特征不明晰的难题,实现了产区、品种、消费人群喜好精准画像。成果在百果园、京东农场产品品牌特征构建、标准制定过程中成功应用转化。

Part5贮藏保鲜与品牌建设

农参:未来,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杨相政(贮藏保鲜中心主任):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提升方面。将加大对新型绿色和功能性保鲜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应用,主要包括生物保鲜技术(植物源抑菌剂、生物拮抗菌、基因编码)、物理保鲜技术(减压、高压静电、辐照、臭氧、相温),以及具备抑菌、气调、乙烯分解等功能性包装材料。

冷链仓储的设施设备进一步发展。目前果蔬采后产地预冷、冷藏和配套分拣加工等设施建设滞后,冷链运输设施设备和作业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新能源冷藏车发展相对滞后;大中城市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设施短板突出。因此建立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实现果蔬产后全程冷链流通,是果蔬贮藏保鲜流通减损的主要发展趋势和产业需要。

农参:农产品资源优势如何转化为品牌建设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郑晓冬(质检中心主任):以果蔬类农产品为例,大品牌并不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产品质量问题,如质量差异大、品质不统一、标准缺失等。要建立和提升农产品品牌,发展品牌优势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要以质量为核心,注重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保证和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打造品牌。

济南果品研究所近年提出的农产品质量透明工程,通过现代化、智能化的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和识别表征技术手段,开展农产品质量数字化、多维度评价,从而让农产品安全看得见、风味看得见、营养看得见、标准看得见、过程看得见。通过这“五个看得见”可以将农产品核心的质量特征和差异化品质特色孵育成为品牌内涵,并为品牌建设提供数字化支撑,实现农产品生产流通有数据,建立品牌自信心,解决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核心质量问题。

Part6入局预制菜

农参:预制菜是风口也是风向,从加工的角度,预制菜的风味该如何保持和提升?

THE END
1.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战略总结而言,实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战略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提升我国农业整体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农产品选择。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https://news.lotut.com/news/iprNewsPreview.html?newsId=844950
2.农产品深加工创业项目大全(16):麦仁麦麸花生根芝麻素等6种本文系“农产品深加工创业项目大全”第16篇,简要介绍小麦胚芽、麦仁、麦麸、花生根、食用菌、芝麻素等6种生产小技术。 1、食用菌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此项目开发了食用菌脆片、食用菌酱、食用菌方便菜、食用菌素肠、食用菌冲剂等系列产品。产品迎合现代高效快捷生活方式。增值显著、利润高。先进护色技术、微波真空干燥技术保https://www.douban.com/note/868590960/
3.现代农业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中的应用与展望在全球人口日益增长的背景下,确保食物安全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传统的农业方法虽然在历史上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方法,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现代农业技术概述 现代农业不仅仅是对传统种植方式的一种改进,它融合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生物https://www.fikyjuyw.cn/tu-pian-zi-xun/459644.html
4.农业专家现代农艺技术与实践指南成为一名优秀的农业专家,不仅要求对传统农业知识有深入理解,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念,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食品安全,并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对于想要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来说,了解现代农艺技术及其实践方法至关重要。 什么是现代农艺技术? 现代农艺技术主要包括了生物技术、信息化管理、精准农业等多个方面。其中,生物技术https://www.mefyxql8a.cn/te-zhong-yang-zhi-zi-xun/234577.html
5.农产品常用加工技术包括哪些?农产品加工技术是指将农业生产中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改变其外观形态或内在属性,使其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制成品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连接农业生产与居民消费的重要桥梁,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手段。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农产品加工技术: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23515311044743148.html
6.农民日报聚焦热作技术创新以产业急需为导向加快攻关——木薯有了机械化技术支持,加工厂也可以为周边木薯种植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为实现木薯种植与木薯深加工产业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工业带动农业发展,农业促进工业发展。”老挝国际农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剑楠介绍道。 “我们公司是一家广式糕点加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I2Nzg2Nw==&mid=2247508158&idx=1&sn=d8a912c774e65ecc2762662b3f508cf4&chksm=9b97040aace08d1c213250a240c5da06e9466ccb9fefecdb8b459e37b4eb35a08eb9637e440e&scene=27
7.中级工—中式烹调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莱芜技师学院12、《齐民要术》分上、下册,上册主要介绍农产品养殖技术,下册主要介绍(食品加工工艺)。 13、烹饪原料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主要的有(物理分解)作用、凝固作用、(水解)作用、酯化作用、氧化作用等。 14、咸味是非甜味菜品的主味,有百味之王之称,是各种(复合)味的基础味。 https://www.lwjsxy.com/a/jpkc/pengdiaojishu/jinenjiandingtimu/2018/0803/464.html
8.农产品加工有哪些特点??(1)农产品加工业是主要生产消费晶的产业。?(2)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联系,受生产水平的制约。?(3)受原料来源分散、易腐的制约,生产带有季节性。?(4)农产品加工生产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产销紧密结合。?https://www.shuashuati.com/ti/6310af89576b42c892c31a0fe38f27bc.html
9.临沂市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包括哪些内容?二是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支持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延伸,提升加工水平和增值能力,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到大、加工层次由粗(初)到精(深)。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创新技术,挖掘特色农产品多种功能价值,提取营养因子、功能成分和活性物质,开发营http://www.linyi.gov.cn/info/9738/341644.htm
10.2023级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技术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生物化学、国内外农产品加工概论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质量控制、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贮藏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农产品加工、检测、贮藏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http://www.pzhpxzyxy.com/info/1419/3669.htm
11.食品安全知识问答题内容14、有机食品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ABC ) A、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的要求 B、在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 C、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D、富含有机物 https://rxxx.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27331
12.公民科学素质5.农村常见的人为污染源有哪些? 所谓人为污染源是指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物发生源。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土壤中存积的废旧地膜;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有机废物;规模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污;随意抛弃在环境中的废电池;丢弃在田间地头的农药包装袋(瓶),一次性生活用塑料制品以及其它生活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13.2023年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有哪些招生专业?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专业有哪些?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年招生专业共19个,分别是:作物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音乐表演、运动训练、绘画、市场营销、会计事务、护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跨境电子商务、幼儿保育、新https://m.zhijiao.cn/news/detail/104445
14.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Material Food product 果汁生产线 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现代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保障;人们对食品的便捷性、营养性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加工废弃物的开发与利用,提高其附加值,要求食品工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与完善。 https://doc.mbalib.com/view/7c246f09495877dc6eed6a3e077e19ea.html
15.农产品深加工(精选十篇)我国正处于第12个“五年计划”的关键时期, 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的重要阶段, 更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应顺应时代的潮流, 不断引进先进设备, 开发新的产品, 扩大产业链, 从而实现转型升级。为了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就有必要对当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nzrnxx5.html
16.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用自有农产品加工技术打破国际垄断—新京报1984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单杨被分配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在著名柑橘专家贺善文的影响下,从此走上研究农产品加工的道路。 30多年来,单杨一直从事果蔬贮藏加工与综合利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科技应用与推广,保障果蔬加工与质量安全。他带着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市场垄断,以自有技术支撑加工产品走向国际市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60005470169140.html
17.农产品的加工.docx农产品的加工.docx 7页内容提供方:185***7649 大小:29.8 KB 字数:约4.74千字 发布时间:2022-11-10发布于安徽 浏览人气: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农产品的加工.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发展农产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103/8034011023005010.shtm
18.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为推动院中试熟化项目和中央三区科技人才项目实施,10月14日~15日,院加工所副所长高佳研究员携团队成员到凉山州西昌市开展技术服务,并联合凉山州农业农村局、西昌市冷链协会组织召开了“果蔬采后贮运常用技术及配套设备”专题培训会。 10月14日,在凉山州农业农村局市场科吴秋虞主任、西昌市冷链协会会长高学智的陪同http://www.chinawestagr.com/jgyjs/showcontent.asp?id=58735
19.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考试题库移动热点标法舆情动态11、企业落实接受委托加工食品主体责任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受委托企业应当在获得生产许可的产品品种范围内与委托方约定委托加工协议,并向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二)委托加工食品包装标识应符合相关规定。 12、企业在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中应着重做好哪些日常基础工作? http://info.foodmate.net/news/show-19618.html
20.农产品加工学粮油加工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学-粮油加工》是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为目标。课程内容包括谷物籽粒特性、谷物加工前处理、稻米制米、小麦制粉、玉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课程将围绕粮食、油脂加工工程领域最新理论、技术和国际前沿动态、主要加工设备,设备工作原理,主要产品的营养、标准、产品生产规范、知识产https://next.xuetangx.com/course/cau08271005063/16908697
21.食品安全学试题食品安全法考核试题C.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 D.免疫亲和色谱 22下列方法中常用于激素样品的快速测定,但假阳性高的是(D) A. HPLC B.GC C .CE D.ELISA 23 GAP的实质是( C) A农产品规划化生产. B. 农产品规划化管理 C. 标准化生产 D.标准化管理 24.推广实施GAP过程中以( D)的方式来推广实施。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272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