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2.C3.D4.C5.D6.D7.C8.D9.D10.C11.B12.D13.A14.A15.D16.B17.D18.D19.D20.D21.C22.B23.A24.C25.D26.B27.D28.B29.A30.C31.A32.A
第Ⅱ卷
1.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2.一要心中有民。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立党也好,执政也好,一切都是围绕“为民”展开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把“心中有民”作为“执政为民”的基础和前提。
二要实干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是挂在嘴上忽悠百姓的美丽口号,更不是写在墙上自欺欺人的金字招牌,必须落实在具体的工作和实践中,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为此,必须群策群力、真抓实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这一思想和理念。
三要发展惠民。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始终扭住发展不放松,要通过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切实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我们改善民生,尤其要重视改善低收入和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让老百姓都能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都能够随着发展得到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感,使党和政府的温暖和阳光洒到每一个角落。
3.由于拥有13亿人口,且这些人口分别居住在医疗条件目前差异较大的城市和农村,使得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探索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绝不可能简单照搬其他只有几千万人口的欧洲国家或经济发达的美国模式。大中型医院吸引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门诊治疗人满为患,而方便且成本低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很少有患者问津,还没有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机制和“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格局。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如同医疗卫生保障的两张网。这两张网的惠及对象,应该涵盖并支持中国百姓的最基本医疗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就近看得上病、花少量的钱看得起病。在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前提下,让百姓在各种档次的医疗上有多种选择,应该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最根本的目标。
4.(1)答案示例:
①不良信息毒化网络空气。如色情、“黄毒”传播,上网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灵极易受到毒害。邪教组织和恐怖主义组织,利用网络媒介大肆宣传反社会反人类的思想,严重威胁着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②网上犯罪。某些人利用其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因特网的特点,从事各
种犯罪活动。如窃取各类机密情报;散布各种计算机病毒,侵入并破坏别人的网络系统。
③虚假信息严重影响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因特网特有的开放性使任何上网者都可以发
布自己的信息与观点,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其真实性往往无法核实,这些信息直接影响着网络媒体网络信息的整体形象。
④信息垃圾泛滥成灾。某些个人和组织不像以往的大众传播媒介那样对信息进行严格
的把关和挑选,而是随心所欲地让信息源源不断地在网上驰骋。使人们无所适从。
(答对意思就可得分)
(2)A
5.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员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6.(按下面的横行对应)
为“民告官”提供法律保证《行政复议法》
博物馆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7.Google、Baidu/百度、sohu/搜虎、Yahoo/雅虎等中任二种(中文英文写法均可)
矿难新闻图片或矿难图片(有这个意思均可)
8.管理和服务
9.
阶段
特征
有关人物
唐朝至清朝
手工劳动
孙廷铨
1888年后
机器采煤
张曜
1904年
外国掠夺
李希霍芬
10.将CO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设法改善中毒者缺氧的状态(例如人工呼吸或吸氧等)。(合理即给分)
11.除了进一步扫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障碍,增加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透明度,加快全国就业服务中心的信息联网,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再就业培训服务外,还应当把政策着力点放在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上。可以将普及义务教育作为长期性的就业促进政策,同时鼓励已就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鉴于失业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失业保险制度在经济上的困难会越来越大,建议把“雇主赔偿+社会救助”作为今后处理失业问题的基本政策出发点。以保证失业者家庭的基本生活,使其不要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
12.(1)废水不废”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人们采取适当措施,使原先的“废水”得到充分利用,使得“废水不废”。(或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采取适当措施,可以变废为宝。)
(2)
宣传标语
合理化建议
建议的哲学依据
1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每一滴水
增强全体家庭成员的节水意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正确的意识对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