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研《政治》真题重点考查试题及答案

1.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1994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

A.具体劳动而增殖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抽象劳动百增殖D.抽像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答案」B

2.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2000年理科单选题第5题)

A.商品二因素原理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D.劳动二重性原理

「答案」D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2002年理科单选题第4题)

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

「答案」C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答案」A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答案」AB

8.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有(1991年理科多选题第26题)

A.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B.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C.促使企业关心技术进步D.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

E.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答案」BCDE

9.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价格(1992年理科多选题第24题)

A.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价值的变化B.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C.与价值变化的幅度始终保持一致D.与价值背离,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E.不以价值为基础,随市场供求关系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ABD

10.商品的价格和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关系是(1994年文科单选题第3题)

11.在商品经济运动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1996年文科多选题第12题)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未反映供求关系

E.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答案」ACE

12.试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1996年理科论述题第27题)(略)

13.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2000年理科多选题第20题)

A.市场竞争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价格波动D.资源的有效配置

E.供求关系的变化

14.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2001年理科材料题第36题)(略)

15.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2002年文科辨析题32题)

「答案要点」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基础。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影响价格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16.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2003年多选题第18题)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E.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答案」ADE

17.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2007年多选题第21题)

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

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

「答案」BD

18.货币的本质是(2007年单选题第5题)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19.为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基于(2008年多选题第24题)

A.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B.要素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

C.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D.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答案」BC

20.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2009年多选题第22题)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答案」ACD

2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1992年文科单选题第14题)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3.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2001年文科单选题第3题、理科第5题)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24.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2002年理科多选题第19题)

A.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

B.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D.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E.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5.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分别为(2006年单项选择题第5题)

A.80万,100%B.40万,400%C.40万,100%D.80万,400%

26.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1991年文科单选题第12题)

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27.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力再生产条件的改变,当今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特点有(1992年理科多选题第25题)

A.工作日的缩短B.劳动条件有所改善

C.采取了新的劳动组织与管理方法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提高

E.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ABCD

28.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1997年理辨析题第24题)

A.超额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于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

30.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2002年文科单选题第6题)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效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31.以资本积聚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1991年文科单选题第13题)

A.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

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D.组织股份公司

32.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1992年理科单选题第12题)

A.资本的积累B.资本积聚

C.资本集中D.社会资本的扩大

33.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1995年理科单选题第5题)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D.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34.股份制形式实现了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1998年理科辨析题第24题)

「答案要点」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方式。股份制形式借助竞争和信用两大杠杆,把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实现的是资本集中,不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只改变社会资本的组织,不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通过积累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

35.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2006年不定项选择题第21题)

A.资本循环B.资本积聚C.资本周转D.资本集中

36.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2009年单选题第7题)

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

37.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1991年文科多选题第23题)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38.美国是当今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仍然存在着失业工人。据美国劳工部宣布,1992年5月份有950万人失业,失业率达7.5%.试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阐明这一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1993年理科论题第34题)

「答案要点」近几年美国经济一直不景气,失业人数时多时少,但始终存在着失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原理才能正确分析这个问题。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随着资本积累的进展,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必然造成两种对立的趋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社会上劳动力的供给在增多。两种趋势的发展,会使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可见,工人失业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39.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2001年文科单选题第4题)

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植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

4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2003年多选题第20题)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E.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答案」ACDE

41.试述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用的意义。(1993年文科论述题第30题)

马克思主义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条件的分析,不仅进一步揭示了资本运动中的各种矛盾,而且对社会主义企业用好资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总量,必须合理分配在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态上;三种资金的循环必须保持其连续性。只有遵循资金循环的客观要求,才能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42.产业资金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1999年理科单选题第6题)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43.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2000年理科多选题第21题)

A.货币资本B.生息资本

C.生产资本D.商品资本

E.商业资本

44.产业资本循环经历不同阶段采取的相应职能形式是(2002年文科多选题第19题)

A.货币资本B.固定资本

C.流动资本D.生产资本

E.商品资本

45.G-W-G′是(2007年多选题第24题)

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D.资本总公式

「答案」AD

46.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2007年多选题第22题)

A.提高剩余价值率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D.节省不变资本

47.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多选题第22题)

A.Ⅰc是通过第Ⅰ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B.Ⅱ(v+m)是通过第Ⅱ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C.Ⅰ(v+m)是通过和Ⅱ(v+m)交换实现的D.Ⅰ(v+m)是通过和Ⅱc交换实现的

4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1992年文科单选题第12题)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D.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态

49.在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工资水平高出50%.从那时起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试用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阐明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原因。(1994年理科论述题第28题)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指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明,即劳动力的价格。但在表面现象上,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格"的形态,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5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2000年理科单选题第6题)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51.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1995年理科论述题第27题)

「答案要点」平均利润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在商品按价值出售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高低不同。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率,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各部门生产规模发生变化,使各部分的不同利润率趋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实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要有充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要有自主经营权;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在不同部门之间合理流动;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等等。

5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1999年文科分析题第31题)

「答案要点」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5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2004年不定项选择题第19题)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D.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E.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答案」BCD

54.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现状说明(1993年理科单选题第9题)

A.政体和国体是没有联系的B.有何种国体就有何种政体

C.有何种政体就有何种国体D.政体和国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55.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这就是说(1994年文科单选题第5题)

A.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B.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

C.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在弱化

D.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1994年理科多选题第13题)

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接垄断低价的买卖行为,仍然是等价交换

C.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D.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E.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2.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格规律,因为(1998年理科多选题第15题)

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格总额仍然一致

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E.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3.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技术,在一定时期内仍能迅速发展的原因有(1993年理科多选题第20题)

A.垄断的统治并没有消除竞争B.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C.垄断价格作用的加强D.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不等价交换

E.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答案」ABDE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1999年理科多选题第20题)

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

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垄断取代了竞争

E.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答案」ABCE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2000年文科单选题第6题、理科第7题)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2009年单选题第6题)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稳定和发展,表明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正在消失。(1991年文、理科辨析题第33题)

「答案要点」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相对稳定和发展的局面,但资本主义私有制依然存在,无产阶级没有摆脱受雇佣受剥削的地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依然存在。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存在,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的趋势也未改变。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状态和对帝国主义的依附性并未消失,帝国主义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在新形式下继续发展。

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不改变,它所固有的矛盾就绝不会消失。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由于(1997年理科多选题第14题)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E.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

「答案」ABCDE

9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1998年理科单选题第5题)

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

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

10.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2006年不定项选择题第22题)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

「答案」ABC

25人觉得有用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15

2010.12

育路编辑特别为您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应试精华试题及解析”供各位考生冲刺使用。第......

育路编辑特别为您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应试精华试题及解析”供各位考生冲刺使用。选......

THE END
1.2026考研政治马原知识复习:生产资料所有制考研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多做练习、熟记知识点等。为了让各位正在备考考研政治的考生高效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归纳整理了“2026考研政治马原知识复习:生产资料所有制”,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https://kaoyan.koolearn.com/20241212/1788959.html
2.什么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生产资料是用于生产的一系列材料,包括知识与原料。所有生产中的运作要素,不论有形还是无形,都是生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657421/answer/45693397361
3.考研政治重点内容考研政治重点内容(共8篇) 篇1:考研政治重点内容 一、马原 1、社会发展的动力。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革命力量)。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自主性力量)。⑥社会革命(质变)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b87b39y.html
4.2008年考研政治试题答案解析考研政治C. 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 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相对比较简单。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生产,因此,资本https://m.kekenet.com/kaoyan/201403/278919.shtml
5.考研政治2020选择题高频考点SiriBlog一是物质生产实践。二是社会政治实践。三是科学文化实践。 其中,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实践。 21. 认识的产生过程中,实践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天赋、间接经验、社会政治地位等其他因素都只是影响因素。 2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是对和错的区别,而是深和浅的区别。 https://blog.siriyang.cn/posts/20191121224234id.html
6.2024政治考研马原高频考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政治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考点较多,复习较困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和复习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4政治考研马原高频考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65529.html
7.考研政治考研政治考点全总结6篇(全文)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考点全总结 第1篇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2、望梅止渴———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会不同。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hrlzyyi.html
8.考研政治马原腿姐技巧班笔记整理+肖秀荣错题整理12、理解上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内容,经济体制是形式;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形式 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观念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政治法律思想 国家: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可以消亡的(阶级对立消失了国家就消亡了) https://www.jianshu.com/p/710077086906
9.考研政治刷题知识点总结劳动使人在改造世界时充满了创造性2、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 社会形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 3、实践包括物质资料生产(劳动)、社会政治实践、科学实践 六、政治经济学 1、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https://blog.csdn.net/ld123_123/article/details/109408461
10.辅导员技能大赛试题汇总题库一、单选 1.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B)。 A.半年B.1年C.2年D.3年 2.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把党章固定的党员条件具体化,必须把(A)放在首位 A政治标准B.入党动机C.群众基础D.平时表现 3.对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大学生,党支部要在(C)内派人与其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安排http://www.jzp.edu.cn/xgc/2016/0518/c216a1589/page.psp
11.2024考研,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随着2024届考研复试如火如荼的展开,今天海文考研辅导就带大家来看下,2024考研,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指社会成员共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分工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https://m.haiwenkaoyan.com/index.php/kydt/info_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