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18日,中国畜牧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总结第四届理事会工作,选举产生第五届理事会。同期召开2024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大会上进行了以“新质生产力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对策”为主题的圆桌对话。
参加对话的嘉宾包括:
秦英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薛华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黎少松广东温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谢毅正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副董事长
陶一山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济民农村农村部食物营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宋维平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苏基双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德根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1、您理解的畜牧业的新质生产力是什么?
王德根: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量和效率,技术进步或能每年节省6000万吨饲料粮。
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德根
新质生产力第一个肯定是新,第二个是代表质量和效率。从数据上看,秦英林董事长也说了很多次,我们跟发达国家比如丹麦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现在这么多头猪能到30头以上的psy,母猪还可以再降1000多万头,这1000多万头就是1000多万吨粮食,如果我们每头猪再进步个五六十公斤的饲料节约的话,料比下降的话,大概都有4000多万吨,那么这两个加起来就差不多6000万吨。
所以虽然现在很多企业在推动进步,但是整体还是差距比较大,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要节约光是生猪一项,对其他我不太专业,我们将会节约上亿吨粮食,而且饲料消耗减少,也会减少很多排放。
所以我们作为企业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具体的一个主力的话。我们应该有很多功课要做。那么同时从畜禽粪便到土壤的改良,实际上还有很多精细化的工作,像发达国家他们肯定这样布局的比较合理,要我们怎么样真正有效的把我们的畜禽粪便非常科学精准的用于土地,而不只是口号,不是说做给政府看,我们实实在在的做到位的话,还是很有发展潜力。
王济民:新质生产力看重的是多要素综合生产率。
农村农村部食物营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王济民
从我自己来看的话,新质生产力源头在创新,这是第一个要素。第二个就是要跟产业结合,这里边按照生产力的理论来看的话,就是新质生产力,既要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其实就是对我们企业来讲,要求我们的企业素质,企业劳动力的素质要提高。设施设备、工艺要更新。第三个方面就是说技术,养殖技术,还有加工技术或者是各种各样的技术,只有这三个方面同时进步,这才是跟科技跟产业结合。我们知道过去是劳动生产率、成本、收益率等等,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是综合的,实际上在假定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各种各样投入都不变,劳动力、畜禽、饲料都不变,那么它的效益会提高。同样过去是单个生产率,那么现在是综合生产率,这是要说的一个核心,其实这是新质生产力。
陶一山:新质生产力需要有质量的持续发展
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陶一山
我对新质生产力研究的不多,我的理解第一就是发展是硬道理,你不管怎么搞你要发展。第二是要有质量的发展,第三个是持续的发展。第二个农业的新质生产力,作为农牧畜牧业,我觉得就是拥抱数字化时代,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新生命,就是以数字化的数字化时代来了,你不去拥抱这个东西,恐怕没有未来。第三个,我们今后的畜牧业还是要朝着人们生活的要求来追求数量的同时要追求品质,就是好的畜产品好的味道。健康、安全、快乐。
薛华:要用管理创新去面对市场的剧烈变化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华
我觉得这个是我们每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上要有目标要有信心,这个应当是我们本身下一个10年发展的逻辑,对基层最基本支撑的一个东西,这就是管理创新,随着现在养殖端的消费端的快速的变化,客户的变化非常快,我们内部本身的整个管理的效率,管理的能力,组织的形式,都需要在每一年去做出大的调整,这就是我们讲在管理上也不能依赖于过去成功的一个路径,真的是要面对客户,面对市场的快速的剧烈的变化来调整内部的这个东西,内部的管理创新来支撑我们对技术对产品的一个进步。
秦英林:共享创新比内部创新来的更有力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
如果要说牧原的新质生产力的话直接一条就是智能化,数字化。从数字化到信息化到智能化。因为我有两个担心,或者是两个恐惧,第一个恐惧的,是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他成了,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比如现在像人形机器人,中国外国都在做机器人,下一步有可能代替我们养猪的劳动力。第二个担心的什么?担心是好多东西不知道,未知的事情发生了。这两个担心。还有大家都说我们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但是我觉得比创新更猛的是共享。其实我们现在只需要把社会上已有的成果学会用就行了,应用比我们内部创新来得更有力更快。
黎少松:跨界技术用到传统行业可以事半功倍
广东温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黎少松
谢毅:中国农牧企业可以从内卷走向海外去卷
正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副董事长谢毅
宋维平:传统的产能扩张不是新质生产力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宋维平
苏基双:生产关系的创新也算是新质生产力
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基双
2、您认为畜牧行业未来可能是什么样?您所在的企业或者领域未来要怎么走?
苏基双:未来聚焦养殖五大要素
宋维平:不能一味追求企业的单纯做大,要让农民与企业结合
谢毅:出海发展,用别国的资源解决中国的问题
今天早上专家有讲到国际形势很严峻,美国也和我们要脱钩,各种制裁都有。那么其实我们国家又要保证粮食安全,一定要把饭碗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里。那么后来农业部的领导也在讲,我们有很多局限性,中国的资源土地各方面的资源很有限,但是产能又过剩,所以我唯一的我就想就是一个建议,今天就是说与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出海去发展,借用别人的土地资源,那么把粮食的问题,包括食品的问题也给解决了,那么也为人类做贡献。
黎少松:不再只看量的增长,还要追求质的提升
我觉得养殖行业还是一个永恒的产业,肯定有未来的。但是未来的发展,我觉得我们应该不要以量的增长,而是以质的提升来去做企业,可能会更长久一点。那么我觉得应该这个质指的就是高质量的发展,我觉得高质量的发展应该符合以下几个特征,简单来说就是怎么样做到自己低成本,然后这个产品还要高质量,同时还能赚到钱。这样的企业我觉得就算有周期,也能挺过周期,长久的活下去的。
薛华:做产业链是个陷阱,十个企业可能只有一个能成功
陶一山:农牧企业未来也要为顾客创造价值
实际上这个未来发展,我认为有一个基本的趋势,就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其实我认为对顾客最大的价值就是他对当前的东西不满意,你有没有更好的东西,就像乔布斯当年他也不是说光自己想,也是从顾客的角度,他做到了只有一个按键开关,不再需要别的按键的全新的触摸屏的手机。所以我觉得今后的我们的所有东西都要朝着对现有的这种猪肉、鸡肉、牛肉、羊肉还有奶的味道、口感、颜色更好的追求往这个方向努力,这才是未来的王道。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方向,向外。向内就一定要利用先进生产力的这种数字化的技术来才能提提效,用信息化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型这个方面才真正的达到你的好东西价不贵。
王济民: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新质生产力
王德根:新质生产力的落地或可让中国未来只需要2000万头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