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关于产业的划分是按照联合国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广义上的农业产业即第一产业所包含的范围。
农业产业化概念和特点
农业产业化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即是动态概念也是实践性概念,农业在产业化的过程虽然是参照工业产业化来进行,但又有其自身特点。不同于工业产业的是农业的决定性因素是总量有限的可耕种地,农产品也是经过上亿年进化的包含有物种信息的生物产品,加之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可耕种地面积少、小农经济、长期粗放式经营等特点,所以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绝不是简单地规模化、资本化、转基因化,或将农民作为主体推向市场竞争。正确认识农业产业化,谨防陷入过度规模、资本化和技术化的陷阱。尊重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打破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脱节的农业宏观管理体制,强化三者的有机联系,才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智能农业阶段的农业产业化
农业物联网体系架构和技术要点
1、农业物联网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信息感知层、信息传输层和信息应用层。
信息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先进传感器技术,多种支持过程精细化管理的参数可通过物联网获取,如土壤肥力、作物苗情长势以及动物个体产能、健康和行为等信息。
信息传输层中,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获取各类数据,并以多种通信协议,向局域网、广域网发布。
信息应用层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后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2、对应农业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其关键技术主要有三部分: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农业物联网的核心,也是智慧农业的核心,农业传感器主要通过RFID技术、GPS技术以及RS技术,采集各个农业要素信息,包括种植业中的光、温、水、肥、气等参数;畜禽养殖业中的二氧化碳、氨气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含量,空气中尘埃、飞沫及气溶胶浓度,温、湿度等环境指标等参数;水产养殖业中的溶解氧、酸碱度、氨氮、电导率和浊度等参数。
信息处理技术是实现智慧农业的必要手段,也是智慧农业自动控制的基础,主要涉及云计算、GIS、专家系统E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和智能控制系统ICT。
农业物联网具体应用案例
案例一南汇8424西瓜防伪追溯系统
案例二上海辰汉电子水产养殖和水产活体运输方案
随着物联网农业的崛起,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新科技的拉动下将会有长足发展。2011年-2015年的十二五期间,是农业物联网培育阶段和发展阶段,应分阶段突出重点制定符合实际的技术目标、产业化目标。约在十三五期间农业物联网将进入一个成熟期,届时农业产业化也会随之升级。未来农业产业化市场前景广阔,如能利用好新兴物联网技术为我国快农业产业升级服务,必将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