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忙,不能让假劣农资钻空子。日前,在农业农村部、最高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召开的202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上,最高检发布了4件典型案例,严惩危害农资安全犯罪,依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农资安全关乎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严从快惩治制假售假者。从2021年数据看,全国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8.7%、95.3%、98.4%和98%,农资质量总体有保障。然而,仍有不法分子存有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围绕稳产保供,今年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已全面启动,正层层部署展开。关键是要抓落实,紧盯重点对象、重点产品和薄弱环节,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保障农民用上放心、可靠的农资。
一方面,要依法对农资造假各环节展开全链条打击。通过依法惩治乱象,坚决杜绝假劣农资流入市场,净化农资市场。同时,还要加强农资安全法治宣传,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合法生产、诚信经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