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小心!农资造假“黑幕”曝光!比忽悠团下乡还厉害——

春耕在即,我们经常说忽悠团下乡兜售肥料,请客吃饭,大车拉着去酒店听课,然后忽悠大家下订单。但其实,造假手法天天变。

今天我们介绍的3起造假案件,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忽悠团直接下乡卖假农资。现在马上春耕了,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偷工减料,成本降低,

吸引农资经销商进低价货。

甚至出现所谓的“定制”肥料!

据造假嫌疑人阐述,他们生产出成品复合肥后,以一吨低于市场价近500元(每吨1500元)的价格卖给经销商,因为进价低,造假嫌疑人迅速发展了17名代理商,遍布滁州、合肥、马鞍山等地。

为了确保独家经营,造假嫌疑人从网上找已经倒闭的复合肥品牌,再大量订购品牌包装袋进行分装、销售。同时,他还经营“定制服务”,按照17名代理商的要求,对化肥的配方进行缩减,进一步压降化肥的成本。截至案发,其一共制作了49种品牌的复合肥,确保每个经销商手中都有2-3个“独家品牌”。

关于如何缩短造假成本,造假嫌疑人说:“没有氯化钾,会导致农作物根系不稳,稻谷不饱满,种植这块涉及土壤、种子、化肥、农药、灌溉……很多因素,当时想着农户们每亩减产个100多斤,他们也不会把问题联想到化肥上。”包装依旧是按照国家正规标识去标注的,但为了节省成本,在生产的复合肥的过程中,并没有添加成本价格比较高的氯化钾。

低于市场价近三成价格,

吸引农资经销商。

犯罪嫌疑人搭建的销售网络错综复杂,涉及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全国12个省份96个城市,下游经销商40余人,涉案总价值达到了1.6亿元。其中,联系最密切的是广东省,他生产的假农药几乎覆盖了所有村落、门市部。

犯罪嫌疑在没有获取农药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的情况下,冒用他人登记证号,通过低浓度原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灌装数百种假农药,贴牌卖给下级经销商。

价格低于市场价近三成,下级经销商为了赚取高额的差价,明知嫌疑人没有生产、销售的资质,仍然大量购货,更有甚者结合农药出售行情,主动提出“造假”需求,再以和市场价基本持平的价格卖给农药门市部和农户。

农药掺假,极大损害了农户的利益。调查过程中发现,云南的一位农户种了80亩沙糖桔,因为喷洒了制作的假农药,导致颗粒无收,损失达50万元。

3.广州“唯农农资”假冒注册商标案

购买大量过期伪劣农药,

网上农资店销售。

经查,嫌疑人从全国各地购买大量过期伪劣农药,销售给惠州“唯农农资”网店经营人,将过期农药原有标识撕掉,重新粘贴假冒农药商标标识,并使用激光打码机在重新粘贴好的假冒标识上打码,更改生产日期及防伪码,最后通过购物平台的网店,将假冒农药、伪劣农药向全国各地销售以非法牟利,销售假冒农药的上下线涉及十几个省市。

看完上面3起案件,相信大家应该有发现,说来说去,都是利益驱动的问题,低价诱惑。

前2起是用低成本吸引农资经销商去售卖,第3起是网上售卖(网上也是低价吸引)。

作为农资人,我们一定要坚决抵制那些坑农害农的同行经销商,抵制低成本诱惑,切勿走进歪路。

而作为种植户,如果我们没有甄选农资的本领,那就尽量找个靠谱的、长期合作的农资店去购买,帮助避免风险。一定要记住,商品的价值是根据成本来定的。价格低,不要觉得就是占到便宜了,里面很可能有猫腻。

THE END
1.江西:集中打击农资“忽悠团”为加大农资打假工作力度,积极发动群众提供肥料“忽悠团”线索,营造社会共治氛围,让肥料“忽悠团”在江西人人喊打、难以立足,近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提供肥料‘忽悠团’线索的公告”,在5月8日至6月30日集中开展受理群众的反映举报,重拳打击肥料等农资侵权假冒行为。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在公告中界定了受理范围: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87889
2.公安部开展“昆仑”专项行动严打农资“忽悠团”流窜行骗——中国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贾俊强今天在发布会上表示,公安部党委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切实守住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安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聚焦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和种子、农药、化肥等粮食生产必需物资,深入开展“昆仑”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制售假劣农资等突出违法犯罪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204/t20220402_13579899.htm
3.这些下乡卖肥料的,被警方抓了?他们犯了什么事!163最高检:重拳打击假劣农资犯罪 类似于“忽悠团”的假冒伪劣农资犯罪屡见不鲜且屡屡得手,被骗家庭逐步递增,深深的打击了农资人的热情,也在经济上造成很多家庭实质的损失。为了防患于未然,让老百姓有法可依,今年3月,最高检下发《意见》,重拳打击假劣农资犯罪! 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EG1T5V680514DRUM.html
4.湖南常宁报公安现场查扣假冒伪劣化肥1120余吨,查封一条制售假化肥加工包装生产线,“农资忽悠团”全部覆灭,38名团伙骨干成员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实现了对该犯罪团伙“产、供、销”各环节的全链条打击。省公安厅特地发来贺电。 近日,衡阳市公安局“2024·4·11”专案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专案民警向27名受害农民代表返还50余https://www.cnepaper.com/cnb/html/2024-08/21/content_105222_17732573.htm
5.公安部部署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公布5起典型案例【公安部部署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 公布5起典型案例】财联社4月8日电,近日,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结合“昆仑2024”专项行动,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活动。为震慑不法分子、提示群众加强防范,公安部今日公布5起农资“忽悠团”售假典型案例。https://m.cls.cn/detail/1640193
6.南方农村报新闻:农资忽悠团涉案额3100万元农资忽悠团涉案额3100万元 广西此前查获的问题肥。 近期,安徽市场监管微信公号公布了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五批典型案例消息。其中一例为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秦某等人销售假劣农资案。 经公安机关初步查实,秦某等人在山东、河北、安徽等地销售伪劣化肥,总价值3100余万元,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https://epaper.nfncb.cn/nfnc/content/20220809/Articel09004MT.htm
7.化肥“忽悠团”涉假肥料农资经营服务今年春耕用肥期间,省农资集团三明公司的业务人员在走访基层市场时,发现近几年出现的“化肥忽悠团”又在永安当地几个乡镇悄然活动。三明公司在第一时间将此情况反馈给当地农业执法部门。 4月8日,当这个“化肥忽悠团”又在永安吉山村附近开展活动时,当地执法人员闻讯赶到,现场查获了正在某地卸货的涉假肥料20多吨。三明https://www.fjcoop.org.cn/nzfw/nzjyfw/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