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讲座+请吃饭+化肥打折……揭开“农资忽悠团”的坑农套路

现在正是农民朋友大量备肥、施肥的时节,公安部部署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尤其要警惕“农资忽悠团”。在江西新余的一起典型案例里,当地村镇突然出现了一伙人,特别热情地拉着村民去听农业讲座,他们不仅用专车接送,还会免费请村民吃饭。讲座上既有所谓的农业专家,现场还做一些看上去很特别的实验,来吹嘘他们销售的农资有多神奇。不过,这样的销售团伙也引起警方注意。

专车接送还请客销售团为何如此“友善”

民警询问得知,参与展销会的大多是来自新余市周边乡镇的种粮农户。而每次开会前后,都有统一面包车来回接送,其中藏着什么秘密?带着疑问,民警来到了新余市周边村镇,通过走访多家农户发现,大家家中都放置着同一种名为复合聚控肥的化肥,据村民描述,这些化肥都是在展销会上所购买,参加展销会不仅包接送、包餐食,所销售的化肥价格还比市场价低不少。

做试验更像变魔术试图打消农民质疑

这样一款优惠力十足的化肥很快让农户们动了心。但也有不少细心的农户表示,因没看见过实物,对这款化肥产品的功效提出了怀疑。面对大家的质疑,展销会上一名自称是山东农业大学的老师通过播放种粮视频及做“科学试验”等方式,彻底打消了大家的疑虑。面对眼前的神奇试验效果,不少农户很是兴奋,将这款复合聚控肥认定为高效复合肥的一种。

江西省新余市白梅村村民:他讲他们的肥料有“锁水因子”,在沙漠里面都可以长水稻,他们的复合肥微量元素都很好。

不仅如此,经销商还趁热打铁,为每一位村民发放了会员证,说明年再买化肥可以继续享受优惠,这么好的东西却卖这么便宜,现场村民都纷纷自掏腰包购买,少则10袋、多则几百袋。

9天开7场直销会300多名村民去听课

“微量元素”纯属噱头双标双检全不合格

在农户家中,民警发现这款复合聚控肥包装袋上所标识的配料十分多,除氮、铵态氮、氨基酸和有机质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看似功效高,但实则真的是这样吗?为了查清这款化肥的真实配料及产品质量,新余市公安局联合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一同将农户们所购买的化肥产品送往江西省检测发展研究院进行检测化验,而得出的结果是不合格。

新余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大队队员胡智红:当时我们根据两种标准检测,一种是复合肥料的国家标准,一种是包装上的企业标准,都显示不合格,所以我们判定它是不合格的产品。检测出来的结果是它只是一款单一的氮肥产品,并不是复合肥产品。

通过检测还发现,这款化肥不仅跟高功效的复合肥搭不上边,其真实配料也和包装袋上的企业标准不一致,甚至连普通氮肥功效都达不到。

新余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一大队民警稂堃:化肥在行业标准里一般以企标为标准,包装袋上所标明的含量成分跟实际成分是完全不符的,也就是实际成分是远远低于包装袋上标明的成分。这就符合法律上销售不合格产品行为,同时也有以次充好行为在里面,认定它为伪劣产品。

2023年3月10日,新余市公安局以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正式立案侦查并成立由多警种组成的联合专案组。

追查制假窝点完整犯罪链浮出水面

办讲座,免费来听,还请吃饭,吃完后告诉您,今天现场买化肥,价格直接打“骨折”。这样一套下来,心动不心动?可这就像给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套路一样,是“农资忽悠团”的套路。谁是幕后黑手呢?民警根据化肥包装袋上的显示,查出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名叫毛某杰,涉案窝点又在哪里呢?

新余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民警赖逸凡:从购买化肥的农民口中得知,在展销会期间一个名叫辛某的男子就是这个团伙的老板。通过查询辛某的前科人员记录显示,辛某于2019年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个月,辛某在过年期间多次向一个叫黄某的人购买普通氮肥,所以就初步确定了辛某就是这个团伙的老板。

在2023年初,辛某为首的26人销售化肥团伙已跨三省十余个市、县采用相同方式作案。民警通过运肥挂车的货运信息发现,这些车辆频繁进出河北石家庄的几家化肥生产工厂。

厂房简陋生产环境脏乱差

为防止打草惊蛇,专案组通过使用无人机侦查,锁定了供货的化肥生产厂家。民警发现这些生产工厂厂房简陋、设备简单、生产环境极为脏乱差。

完整犯罪链浮现涉案人员众多且松散

在掌握了辛某和毛某杰的信息后,专案组还发现了多名中间商的存在,一个完整的犯罪链条浮出水面。考虑到涉案人员众多且松散,为确保顺利收网,专案组兵分几路奔赴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对目标对象进行布控,最终选择在辛某为首的销售团在河南泌阳县开会时同步收网,成功抓获包括化肥生产厂家、中间商代理、销售团伙在内的犯罪嫌疑人43名。

销售团伙流动作业背后有严密层级

从生产厂家到中间商再到销售团伙,在暴利的驱动之下,每个团伙就像一台精心设计的机器,环环相扣“运转自如”,隐藏其间的则是一条灰色的生态利益链。在办案民警的审查中发现,这些看似流动作业的销售团伙并非散兵游勇,而是有着严密的层级结构。

犯罪嫌疑人辛某:召集这些业务员都是以前联系的,经常跑业务的。业务员到村上把村民代表请过来,到我们开会的酒店,我请了一个讲课老师介绍产品。

利益链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赚取暴利

从上门推销到举办展销会,这些所谓的讲师和业务员都是犯罪嫌疑人辛某长期雇佣的,而驱动他们四面出击、到处行骗的,恰是潜藏的巨大“利润空间”。审查中,犯罪嫌疑人辛某交代,其从中间商拿货每吨仅需1400元,而卖给农户的价格则高至每吨3500元。事实上,在严密组织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能从中不同程度获得分肥,唯有农民是最终的利益受损方。

何人在扮演“农资专家”试验里藏何猫腻

“农资忽悠团”在直销讲座上,往往都会现场做试验,让大家看到所谓的专用肥特怎么起作用,不少被骗村民也正因为相信眼见为实,被打动了。那么,这些做神奇试验的所谓专家都是什么人?试验到底有什么猫腻?辽宁铁岭警方戳穿了细节。

辽宁省铁岭市位于黄金玉米带,是我国重要的主产区之一。今年2月末,铁岭市西丰县和隆乡村民开始准备种植大田玉米的化肥和种子,碰巧的是,一个号称由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化肥推广销售团队进入了西丰县和隆乡。

报销路费还有礼物,仅仅第一场推广讲座就有300余人参加,现场气氛热烈。据了解,讲座推广的是一家辽宁省正规企业生产的肥料,讲师给村民宣传自己化肥的功能和优势,为了让村民更加相信自己的产品,现场还为村民做起了试验。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耿祯:他在市场上买了一种涝旱兆,一种保水剂,把它放到杯子里,倒上水之后杯子倒过来,控不出水。目的是夸大这个肥的肥效率,让老百姓认为这种肥的效果特别好,他通过这种试验让老百姓认为这种肥料功能更全,功能更大。

销售团队一方面吸引村民前来听课,一方面吹嘘自己产品的功能强大,见到时机成熟后打出了最后的底牌,价格优势。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耿祯:价格明显低于普通复合肥,他们是以促销的方式买五赠一、买十增二,诱使老百姓去买。

第一场推广讲座和隆乡有30余人购买了这种所谓的高效化肥,销售金额达到10余万。这一销售团队继续在西丰县其他乡镇进行“促销推广”,销售范围不断扩大。

以微生物肥冒充复合肥会导致大量减产

民警在大量的走访工作中发现,这一在讲座中被吹嘘得效果显著的高效化肥,实则货不对板。

经警方确认,该销售团队销售的是微生物化肥,并不是玉米使用的复合肥,警方以涉嫌销售伪劣农产品犯罪,开展了立案侦查。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耿祯:这个销售团队把微生物肥当作复合肥卖给老百姓,微生物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主要用于种植果树、花卉。如果用于大田作物必须搭配二氨,它是一种短效肥,氮磷钾含量是8%。正常大田作物的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在25%以上,如果直接使用微生物肥,没及时搭配其他复合肥或者后期追肥,将会导致大量减产。

随后,警方立刻采取措施进行侦查,快速确定了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和作案方法。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耿祯:销售团队基本上是租用饭店,以讲座的形式授课,这个团队主要有组织者田某、讲师焦某,下面还有16个业务员。

针对老年人下手销售时施以小恩小惠

在确认对方身份后,公安部门迅速出动,前往内蒙古将准备继续作案的犯罪团伙捉拿归案。据了解,该案件是一起典型的“忽悠团”售假案件,犯罪团伙针对人群多为60岁到75岁之间老人。

据调查,犯罪嫌疑人田某、焦某共在西丰县销售肥料8000余袋,涉案价值110余万元。经过铁岭市西丰县公安部门的多次沟通,目前,当地300余名农户购买劣质化肥的经济损失已经全部返还,在春耕开始前,及时挽回了损失。多名犯罪嫌疑人被西丰县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重重骗局之下如何识破欺诈手法

农业专家支招选购化肥要学会“三看”

专家表示,销售团伙展示的锁水实验其实只是使用了聚丙烯酸钠这种大分子化学品,类似于纸尿裤中所运用到的吸水树脂,只要将少量的聚丙烯酸钠放入水中,水就会发生凝固。但是这种化学品并不属于肥料的合法添加物,也没有任何肥效。

在重重骗局之下,农民朋友该如何选用正规可靠的化肥产品呢?专家建议,选购化肥一定要学会“三看”,一要看名称、二要看标识、三要看肥料登记证。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植业技术推广应用处主任贺琦:“复合聚能肥”“复合型功能肥”这种都是不正规的名称。从肥料本身产品标准来看,如果是国标或者行标的肥料,那基本属于正规肥料;如果是采用企业标准,也就是Q开头的标准,企业标准的肥料很多厂家钻了空子,绕过了监管。还有就是没有肥料登记证,无证肥料假冒伪劣的非常多。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农资勿轻信夸大宣传

除了要辨别真假化肥,公安部门还提醒广大农户购买化肥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轻信夸大宣传,以防上当受骗。

现在正是农民朋友大量备肥、施肥的时节,公安部部署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尤其要警惕“农资忽悠团”。经警方确认,该销售团队销售的是微生物化肥,并不是玉米使用的复合肥,警方以涉嫌销售伪劣农产品犯罪,开展了立案侦查。除了要辨别真假化肥,公安部门还提醒广大农户购买化肥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轻信夸大宣传,以防上当受骗。

THE END
1.销售伪劣化肥判刑标准《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https://www.66law.cn/zuiming/ask/3589880.aspx
2.擅自修改有效活菌数,罚!山东公布12起农资打假案例行山东公布12起农资打假案例 近日,为深入推进农资打假工作,有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山东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打防结合,依法查处一批假劣农资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农资违法行为。现将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公布。http://www.fert.cn/news/2024/12/09/3936603028.shtml
3.买到假劣农资造成损失怎么办专家导读 1、协商,到农资购买网点和销售者或者生产者协商,通过协商切磋达成一致意见。2、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者发现买到假劣农资时,带上相关物证去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消费者协会调解。3、行政诉讼。买到假劣农资,双方协商不成,消费者向农资经营网点的上级部门或者相关行政主管单温进行投诉。 https://mip.64365.com/zs/990762.aspx
4.崇义严查假冒伪劣农资为农民挽回百万元损失精彩资讯崇义县各部门加强配合,严查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资消费安全。今年以来,共检查各类经营农资市场19个(次),检查农资经营户372户次,取缔无照经营户15 户,查处农资违法案件30起,受理农资投诉30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37万元。 针对目前农资市场存在的造假抬头、经营主体不规范、商品标签和使用说明不规范、http://www.ha1860.com/viewnews.asp?id=997
5.政策成效范文11篇(全文)十、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遇到售后服务问题怎么办? 可以与中标生产企业或中标销售企业联系。中标生产企业应履行投标时关于售后服务的承诺,即售后服务“三包”规定、售后服务电话、5日内解决家电产品故障、5日内难以解决的应当提供备用机,对地域广大和农户分散的乡村开展巡回维修服务和集中培训服务等。中标销售企业应严格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ny17dy4n.html
6.备春耕擦亮眼民警提示购买农资用品要留神东北网3月25日讯 (记者 许诺)春耕始,万物生。一年一度的春耕农忙时节即将到来,而此时正是犯罪分子偷梁换柱、鱼目混珠大赚黑心钱的时候,一旦购买假冒伪劣的农资产品,农民朋友一年的收成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垦区公安局宝泉岭分局延军派出所民警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选购种子化肥时,要到具备经营证件齐全的经营网点购https://m.dbw.cn/heilongjiang/system/2022/03/25/058850577.shtml
7.咱们农民朋友购买农资产品时,一定要警惕磷咱们农民朋友购买农资产品时,一定要警惕磷酸二氢钾的骗局,要买就买让自己放心的! 咱们农民朋友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便宜货往往要花更高的代价!简而言之,假冒伪劣之货虽然便宜,可是不但效果不佳,而且对作物还有害! 优质磷酸二氢钾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农资市场不乏投机取巧之人,利用外观与磷酸二氢钾相似而且价格低廉https://www.360doc.cn/article/6240242_89138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