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辅导百问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党务知识党建之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郑重提出建设农业强国,必将对全党深刻认识新时代农业发展定位、完善农业政策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不断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截至2021年,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亿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突破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还不稳固,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粮食供求紧平衡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破解这些矛盾,需要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

何谓农业强国?农业强国首先表现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这是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农业强国必然要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这是农业强国的必要条件。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加重视和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业强国还应该体现为农业竞争力强,这是农业强国的核心要义。必须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或接近社会平均水平,并基本具备同国外农业竞争抗衡的能力。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5年要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扎扎实实的进步。

第一,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按照“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要求,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强化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三位一体”保护,大力推进农田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第二,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

第三,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健全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第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THE END
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顺应了当时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呈现出“家家有地,户户种田”的农业经营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 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BjoNaApqU2ZUZVY1ATIFYQJt
2.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通用12篇3.开展安全示范、推动规范生产: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农业生产规范化,各乡镇各抓好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各一个示范点,亮出示范牌子、制订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措施,如实记录投入品生产档案,做好安全监管记载,从而带动辐射标准化农业生产。4.完善检测体系、做好科学抽检:县、乡镇监测站要全面完善https://fxqckxb.xueshu.com/haowen/55681.html
3.迈向2035年的中国乡村:愿景挑战与策略应处理好发挥农业比较优势、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与稳产保供的关系,处理好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优化村落布局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乡村“三新经济”、优化乡村人口结构与扩大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结构开放性的关系,处理好增加乡村振兴资源要素投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应充分利用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634627841248788720
4.陇南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陇南特色农业的发展主要突出一个“特”字。为了避免特色农业发展中的盲目性和重复发展,各级政府应从市场需求和当地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区位优势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生产布局向生态适宜区集中”的原则,科学制定适合本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具体指导本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在制定规划中,要尊重自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q11qa4.html
5.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甘州—临泽为重点,充分发挥“居中四向”的区位和生态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新城区建设,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绿洲城市。积极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业及新材料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钨钼产业基地和传统能源清洁转化基地,提升现代农业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旅游及现代物流业。将张掖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https://www.gsagr.cn/info/1302/9556.htm
6.新时代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思路研究.pdf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农产品市场价格较高且有上涨趋势,需要稳定其价格等四个特 征。指出未来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应该遵循总量安全原则、比较优势原则、规模经济原 则、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生产力布局;集聚;规模;安全;效率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农业生产力布局对农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07/5131240141011241.shtm
7.2023年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例(精选8篇)三是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道路、水利设施与农业生产需求不平衡。 (二)粮食收购储备难。一是xx作为粮食销区,农民余粮较少。有多种主体进入粮食收购市场,粮食交易比较活跃,粮食收购价格偏高,卖方市场优势明显。二是购销经营难,粮食购销市场化,多种经营主体参与粮食购、加、销、存。国有粮食企业掌握市场经营的主动权https://www.liuxue86.com/a/506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