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施农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1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从当前情况来看,该地区的病虫害情况非常严重,主要病虫害有黄萎病、白粉病、灰霉病、叶霉病等,导致农作物发病的原因主要有蚜虫、蜘蛛、斑潜蝇、白粉虱。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远远低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历四月十五后,降雨量增多,大棚里的空气湿度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出现大面积的农业病虫害。

1.2预防措施

1.2.2白粉病的防治…对于发生白粉病的农作物,利用2…000倍水配合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另外,也可使用敌力康2…7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1.2.3叶霉病与灰霉病的防治…在对农作物进行药物喷洒之前,首先要利用对农作物伤害性小的杀菌剂进行预防,再对农作物喷洒治疗性杀菌剂,如烯酰玛琳等。3.2.4蚜虫、斑潜蝇的防治…对于成虫,主要采用黄板诱杀。做符合规格的黄色板,涂上黄油,挂在棚中。每…667…m2挂35块板以上,每周涂抹1次黄油。如果使用药物消灭虫害,则要利用毒性相对较低的农药,如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等。

2强化设施农业病虫害的培训与学习工作

3切实做好农业安全用药,实施绿色防治

4加强农产品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协同工作

设施农业工程与民用建筑工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设施农业工程一方面具有结构形式相对简单、统一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其建造面积大,需要严格遵循作物的生长特点来设计与建造设施工程,同时又有建造成本的限制。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比较少。实际上,海南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1.1实践教学认识问题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也没有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的意义,仍停留在修满学分敷衍的态度;另外,由于农业生产实习单位条件相对艰苦,大部分学生接触实习时并没有充分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适应过程较长,难以尽快融入实践动手过程中。

1.2实践单位对接问题

1.3实践过程实施问题

实践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实际上往往只有重复的动手操作,没有充分结合知识进行转化,甚至一些实习单位往往只安排学生进行如搬运、整地或看守等简单重复的生产劳动。而有的实习单位出于技术保密或知识产权的考虑,只能让学生进行参观式的接触或介绍,学生没有得到动手锻炼的机会。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科方面的课程实践对象往往是一个“已完成、较大”的对象,学生由于学时的安排不能完整地参加整个过程,往往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或一部分步骤,再者由于工程建设中,很多内容属于隐蔽工程,学生在参观实习中往往无法看到,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无从谈起,不太符合专业的教学目标以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设施专业”工科课程综合实践平台建设的意义

3.“设施专业”工科课程综合实践平台建设方案

3.1温室建造全过程实习平台

3.2温室灌溉模型实习平台

主要针对《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的实验课,将不同灌溉首部、灌溉形式的模型集中展示,能够让学生动手设计、安装、观察实际使用效果、熟悉每部分构件的作用和安装使用方法。

3.3温室设备、机构实习平台

主要针对《温室设计与建造》、《农业设施学》的实验课,将主要常见的温室类型形成模块化,如圆拱薄膜温室、锯齿薄膜温室、Venlo型温室等。模型以各种机构的使用为主要实践内容,通过对这些机构的设计、安装,达到对温室常用机构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

3.4无土栽培装置实习平台

主要针对《无土栽培实习》课程,通过设计的模型让学生动手安装并演示主要无土栽培方式的主要设计原理。3.5CAD制图技能竞赛平台主要针对《工程制图》的实践课程,同时也是对学生制图工具学习和掌握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按照本专业的课程特点,设计出适合本专业的竞赛章程、竞赛方式和题库。以上5个方面平台共同组成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科课程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4.小结

1)温室弃管、小区闲置、土地租金滞缴、经营效益低下、银信部门贷款无法回收等直接现实问题十分突出

间接问题是承包者交不上土地租金、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上访;乡镇财政支付的巨额土地租金问题;乡镇干部顶替借贷问题、部分小区缺水问题,部分水管路施工质量问题等。

2)缺少有干劲的农户或真正干点事业的大户,缺少有较高素质农民工

3)大多数经营大户老板自己缺少技术,无法真正指导生产

设施农业是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户老板自己没有生产技术,无法安排生产,无法指导生产,只靠雇佣的一些技术人员指导,顾此失彼。我经常深入小区指导,告诉农户白天干活,晚上看书(白天干活实践,晚上学习理论),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实践。一个生产周期下来,生产要点完全掌握,下一个生产周期再细化每个环节。1~2年完全掌握了生产技术。

4)大户再生产资金严重不足

每个小区的经营大户,投入的资金(包括补贴资金、贷款)大多数用于温室建设、土地租金、贷款利息等。有的设施大户一大茬或两茬下来除去各种费用、地租所剩无几,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及利息,再生产资金严重不足。

2发展建议及对策

1)对于因再生产资金不足(不拖欠地租、雇工工资的、政府免地租)弃管闲置小区,建议通过更换承包人、整体出售或分租形式,让想干的或有劳动能力但生活较贫困的农户经营;对因灾害造成棚体坍塌(无资金恢复)弃管闲置小区,建议上级给予解决资金;对因套取补贴、贷款(具诈骗性质的)而弃管闲置的小区,建议坚决收回或复垦。

2)建议采取扶贫开发方式,由乡镇政府利用扶贫开发资金将弃管闲置温室修缮后承包给贫困户或通过资金扶持贫困户自己修缮,由贫困农户经营并承担土地资金。

3)建议采取激励机制(贴息、免息、贷款延期等)对经营不善的龙头企业或大户将温室转租或承包、出售给当地农户经营。

4)建议国家惠农补贴资金向设施农业倾斜。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仍出现较多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种问题如若不引起注意,则将会在发展之中进一步的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达到合理化,有其在整体布局上,致使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难以与当地实际发展性相符合。例如河南省栾川县的“面子工程”,从此事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尚未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任何促进作用,还铺浪费,花费了众多建设资金,这种资金的浪费,将会影响其他建设的发展,进而对农业经济起着制约作用。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阻碍着农业经济增长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脱离政府扶持而独立进行,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分地区存在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将直接影响政策的实施,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到位将导致农村建设无法进行拓展,管理方法不到位,致使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造成农村基础建设无法发挥其原本功能,并桎梏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增长。

(四)机械化难以普及,基础设施建设破坏耕地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各地区农村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其规划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在整体计划之中,可以看出国家大力发展机械化,以其为减轻农民负担,造福农民,但这种计划并没有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开展。有些山区地区农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机械化建设,当地政府投入众多,但这些机械化建设,在实际难以运行,至此造成经济运行缺失,基础设施资源浪费的现象。有些地区甚至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之中,大力开垦农地,致使周边地区耕地遭到严重的破坏,农村耕地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农业收入,因此这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的不足体现,制约的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阻碍当地农业经济增长。

二、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一)加强技术引导,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将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统筹全局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加强技术引导,大力扶持新型科技,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合理应用网络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技术革新创作更多的沟通机遇与条件,不断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二)合理配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

随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各地区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各地区积极开展建设中,既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还要做好其后期的管理工作,在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本文认为,首先要保障按照指导原则规范管理工作,因地制宜的采取管理工作。其次,在管理中,可以按照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式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建设人员数量,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到每个政府人员身上,明确规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并按照责任制度进行管理,一旦存在某一环节管理缺陷,可对管理人员进行查找,对管理人员作出处罚或严惩。最后坚持政府的引导,坚持保护农村环境原则,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常开展,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之中,防止对耕地以及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缓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而汇集多方位建设力量,共同保障农村建设的有效性。

(三)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增长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不足,应切实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其可以推动我国农村建设的经济结构整体转型,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稳步前进。此外应重视非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与生命力,并根据当地发展状况着重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方向,如道贫困地区的路建设工程,饮水工程等,着重把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最终达到其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共同促进的作用,保证当地农业各项活动稳定开展,从而调整其农业经济结构,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来进一步增加农业经济发展。

(四)加强质量监管,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三、结论

目前农机装备制造业应该加强的一些薄弱环节

1、产业规模较小,行业带动力不强。全市装备制造业起步早但基础弱、数量多但规模小、新品种多但发展较慢。与国内一些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相比,我市农机装备制造业规模明显偏小,产值在全市所占的比重较低,大型的农机制造企业不多、不大、不强,带动作用不够充足,缺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总体上看,全市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较低,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2、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品牌竞争力。全市农机装备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创新机制不完善,缺乏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氛围。主要是企业自身创新动力不足,企业与科研部门的创新合作不够紧密;产品科技含量和装备现代化程度不高,企业研发能力较差,持续发展的后劲不强;科技投入不足,影响了企业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周期较长,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较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部分企业产品档次低,缺乏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的主导技术基本上依赖国内和国外,科技产业化的步伐还比较缓慢。

3、企业资金短缺,规模难以扩大。资金短缺问题是绝大多数企业生存发展的制约因素。一些农机生产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不能承接大订单,只能维持现有生产,无法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受资金制约,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条,产量低,资产的有效利用率低,产品成本较高,产品价格缺乏竞争力。大部分企业新的技术改造项目和已培育的产品研发项目无法及时实施,落后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不少企业设备陈旧、老化,造成多数产品单位能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与先进企业形成明显的落差和劣势,企业效益难以提高。

4、技术人才匮乏,激励机制不全。一方面由于受企业规模、区域环境、工作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强,导致一些高级专业人才不爱去,新的技术力量补充困难,大多数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达不到企业发展的要求,专业复合型人才极为紧缺。另一方面,由于管理相对粗放,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出现人才流失现象,企业发展所需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匮乏。同时,技术工人的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高技能人才短缺,一般工人过剩,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5、整个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制约我省农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性因素主要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极度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利润很低,企业自身积累不足,无力进行大范围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产学研机制尚未完全确立;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技术优势互补的科研分工渠道和机制还比较欠缺;农机装备的共性、公益型技术的研发难以持续有效地开展。

加快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几点探索建议

4、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要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机制建设,提高自主研发能力。采取“引创结合、自创为主”的模式,积极引进省内外、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农机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改造步伐,提升农机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1组织管理模式对于合作社而言

属于经济实体,由烟农自发组织,根据自愿、平等、民主的原则,设立合作章程,通过无记名方式,选举一名理事长与一名监事长。同时,构建专业烟草育苗、烘烤、运输、植保、机耕、采摘、初分等小组,建立专业化服务队伍,为合作社社员们提供烟草专业服务。

2烟草经营模式根据合作社的集中管理、统分结合的原则进行经营

有效统一烟草生产,实现种植、育苗、机耕、植保、烘烤的有效统一以分户模式实行经营、管理与收购,建立独立核算制度,进而提升烟草经营效益,提高烟草生产水平。在烟草生产各环节中,例如起垄整畦与中耕培土,均需实行专业化服务。

3专业化服务模式创新合作社模式

必须坚持市场运作,有效运用政策引导,对于培土、烘烤、运输与植保环节,需推行机械作业。在合作社内,引导社员进行烟草生产服务。对于合作社生产,必须引进农用播种机、农用拖拉机、农用培土机、农用剪叶机等。对于这些机械管理、使用,需结合社会化分工,建立烘烤、运输、育苗等专业户,组件机耕、植保、采收等专业队,创新生产服务模式,提倡专业化服务,进而提升烟草生产的集约化水平,使生产服务成本得以有效下降。

4效益分析对于合作社而言

二结语

论文关键词:县级财政,支农投入

一、对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基本判断

1、从纵向比较,赤壁市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呈上升之势。近些年,赤壁市财政部门努力加大支农力度,农村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九五”、“十五”时期以及2008年、2009年至今,全市财政支农投入呈增长之势。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九五”期间的5.3%增加到2010年的10.7%,农投入绝对值从“九五”期间的924万元增加到2010年18026万元,支农投入增长率从2008年的12.4%提高到2010年度的24.1%。所以,从“九五”、“十五”和2008年至2010年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与预算内支农支出比上年的增长率两个指标来看,赤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处于逐年递增的态势。

2、从横向与其他周边县(市、区)比,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小。我们选择了周边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咸安、崇阳、通城、通山四县(市、区),进行了支农投入规模的横向比较。以2007~2010年四年为例,这四年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0.2%、10.4%、10.6%和11.5%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而四县(市、区)平均比重达到了12.2%、12.5%、12.2%和12.8%。由此可见,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投入的规模偏小。

3、从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判断,赤壁市农业仍处在贡献地位。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财政支农投入/财政总支出)/(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财政支农投入和农业产值贡献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越高,说明农业获得的财政投入支持越大。倾斜指数为1,表明农业获得了与农业产值地位平等的财政支持度。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赤壁市2006~2010年五年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分别为0.53、0.57、0.63、0.64和0.69。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呈逐年上升的变化,首先表明了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加强,其次表明了赤壁市的农业经济还没有获得与其在国民经济中贡献相等的地位,仍处在贡献地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通过对赤壁市支农投入规模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以及近几年的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变化,表明赤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投入能力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过渡,赤壁市财政对农业的扶持由原来单一的农业发展项目拓展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因此,尽管赤壁市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绝对规模有所扩大,但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支农投入能力的有限性与新农村发展的巨大需要之间还存在较大缺口,在财政支农投入规模逐步提升的基础上,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投入资金的结构效率,提升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密切度,是我们建立完善现代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的关键所在。

二、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赤壁市财政对“三农”投入的总量增长迅速,但市本级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仍不尽合理。

1、农口系统事业费支出比例偏高。农林水利气象事业基本支出,主要是维持农口事业单位的“吃饭”问题。从赤壁市近几年财政农口事业费支出比例的变化看,尽管财政支出中农口单位基本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各年度农口单位基本支出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如2009年、2010年财政支出中的农口单位基本支出占农口部门预算总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1%和48%,过高的农口单位基本支出,对农业生产的直接作用甚小。

2、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不平衡。从赤壁市近几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实际看,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都占财政支农支出的较大比例,如2008年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达6530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65%;2009年投入农村基础建设投入6791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57%;2010年投入7280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67%。但这些支出中用于大中型的带有社会性的水利、交通等全社会普遍受益的项目投入比重较大,而对一些农民直接受益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可以真正用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动植物防疫设施建设、农业品种改良、农田水利以及节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所占比重较小,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

3、农业科技、农民教育培训投入较低。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投入的重要

摘要内容。据统计,农村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使农业产值增加8.43元。当前赤壁市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也明显不够,2009年这块投入只占财政支农总投入的0.65%。

三、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赤壁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按照农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原则,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的规模结构,确保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的有效实现。

3、形成合力,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市、乡镇(办、场)两级政府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发挥农业财政支持和导向功能,进一步建立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方式,采取“以奖代补”、“以奖”、“先建后补”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民投资,政府适当补助,引导农民自愿筹资、投工投劳。要逐步建立信贷风险抵御机制和加大财政贴息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

关键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

StudyonApplicativeandInnovativeTalentsTrainingofAgriculturalFacilityScienceandEngineering

FANJing-jingZHANGBao-renCAOHuiLIYuan-yuan

(BiologicalandAgriculturalEngineeringCollegeofWeifangUniversity,WeifangShandong261061)

AbstractCombinedwiththeconditionofconstructionofShandongProvinceappliedcharacteristicschoolofWeifangUniversity,accordingtotheproblemsexistinginthetalenttrainingofAgriculturalFacilityScienceandEngineering,measuresofapplicativeandinnovativetalentstrainingofAgriculturalFacilityScienceandEngineeringwereputforwardfromthethetraininggoal,trainingmode,teachingmanagement,facultybuildingandapplicativetalentstraining.

KeywordsAgriculturalFacilityScienceandEngineering;innovationandapplication;talenttraining;measures

我国蓬勃发展的设施农业产业催生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这一新兴专业,潍坊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003年由国家教育部首批获批设立的本科专业[1]。目前大多数高校设施农业专业仍然沿用以往的“象牙塔单线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培养起来的学生往往滞后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如何在地方高校建设健全这一专业,进行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水平,培养特色鲜明的大学生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设施农业人才的需求,是学科发展中的重要课题[2]。结合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开展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改革,构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示范带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确立设施农业一、二、三产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2构建“一二三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二三四”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的(一中心)、师资(双导师)、学生(三阶段)以及课程(四平台)4个方面入手,全方位构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一中心

2.2双导师

“二”即双导师,是指“学校导师+企业导师”。从学生入学开始即根据双向选择,给每位学生配备学校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习、思想及日常生活。从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学生以企业等校外实践基地为主,进行专业知识实践。在实践期间,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从事的实践类型,企业为学生配备专门的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尽早适应社会。

2.3三阶段

2.4四平台

“四”即四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创新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主要通过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开设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工程技术类等系列的选修课程,达到全面素质养成的目的。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主要设置专业的基础理论、技术基础等方面的课程,加强对学生基础理论和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培养。该平台的课程设置要加大跨学科选修学分比例,增加专业基础课比例,拓宽专业口径,以实现培养学生适应行业、社会的职业生涯所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教育平台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课程设置时根据学生就业的不同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系统设计课程结构,实现专业课程结构模块化,加大开设反映不同学科前沿的课程,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实践创新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该平台包括课内实验、研讨课、专业实践、专业综合实践、社会调查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3优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管理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方式方法的改革,总结形成了“双主体”、“双导师”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比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学习和思辩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学生课堂印象深刻。多门专业课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视频、图片、习题资源丰富,有较强的互动功能,为学生扩大专业知识面、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在实践教学中,高度重视校外指导教师的作用,选聘基地优秀技术管理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把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行学院和企业双导师共同考核的办法,全面准确地考核学生的实践教学情况。实践内容的选择突出与生产实际、教师科研相结合的特点,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4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构建设施农业学科梯队

4.1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培养

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骨干为重点,鼓励和资助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经过近几年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团队中80%具有博士学位。通过国外研修、国内高校进修及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强培养。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境外培训,学习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应用型本科院校先进经验和专业技术等。

4.2“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

每年选派教师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锻炼,丰富专业实践经验,提高“双能”素质。其他教师也轮流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每年不少于10人次,每次不少于2个月。通过这样的措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双能型”教师队伍,“双能”素质教师比例提高到63.6%,并有50%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5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大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结合学校的教学教育改革,制定学院科研规划,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激发教研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强化科研服务教学的针对性,与企业联合创建教学改革需要的科研基地,理论联系实际,将科研基地发展成为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的流动站。支持鼓励科研水平高的教授、博士把科研成果带进课堂教学,丰富课堂内容,积极把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利用科研发展基金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出版著作、教材,鼓励教师用科研经费购买设备等,以改善教学条件。

通过实施大学生项目导师制、大学生自主创新和科研训练项目,积极吸引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纵向和横向课题,锻炼大学生的科研能力[4]。将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结合起来进行,使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和论文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加大基础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实验实训中心等实验实习场所,组织学生科研团队、兴趣小组及个人等进入实验室。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生物实验技能大赛等高水平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等活动,借助比赛筹备的各个环节,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训[5]。完善学生科研经费管理奖励办法,鼓励科研经费用于学生参与科研的补贴,以支持和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活动,对于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学生将进行创新学分奖励和表彰。

6参考文献

[1]张保仁,曹慧,李媛媛,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2012(6):71-74.

[2]范晶晶.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创业指导体系建设[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1):55-57.

[3]高洪波,张广华,吴晓蕾,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9(4):112-115.

【关键词】农业科技网络培训

1新型农民培训现状

1.1农民对技术培训具有迫切需求

现代农业飞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逐渐增高,这就要求农民具有专业系统的农事知识和农机操作技能。现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农民大部分都已具备电脑、手机等上网条件,愿意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农民越来越多,因此培训新型农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1.2农业部门支持农民培训

近年来,农业信息技术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领导的重视,并得到了有能力提供农业知识的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本科研项目借助各方面的支持,希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2农业科技网络培训的意义

2.1网络培训及时高效

如果在农村地区都设置实体图书馆、科技馆,可能会出现因投入过大而布点不足的问题。科技信息的传播需要及时,实体图书馆很难具备实时传播信息的优势,因此有必要设立网络图书馆。

2.2现场培训成本过高

2.3科学技术准确详实

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是农业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互联网传播农业科技信息会存在不详实、不精准的问题,网站信息可以对科技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应用大数据的思维来管理农业技术资源,建立市级和地方农业专家库,搭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新平台。

2.4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支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决策部门提供农业科技发展的信息。网站所提供的技术内容可以为行政领导决策、科技型企业技术研发与引进、农村实用技术定向推送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产品。帮助农业发展解决人才瓶颈,提高掌握专业技术的新型农民总量。

3农业科技网站介绍

3.1网站规划

3.2网站主要功能

3.2.1图书期刊、成果专利

3.2.2实用技术

设置专门网站信息员负责专业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调试等工作,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农作物的整体栽种方案、病虫害的防治方案,为各类用户提供及时全面的技术与信息服务。围绕本地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产品,主要针对本市特色的蔬菜(黄瓜、茄子、番茄、辣椒、角瓜等);果树(枣树、苹果、水蜜桃等);养殖(牛、羊、猪、鸡等);食用菌等产品。

3.3视频讲座

相较于系统化的图书期刊,农民首先更易接受可视可听、真实形象的视频讲座,网站播放收集或录制的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讲座视频。参考整理网络实用技术讲座、三农专题片,邀请知名专家录制视频讲座,提供符合本地农业情况的视频节目,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另外,部分讲座能够提供培训资料下载功能。

3.4设施农业

3.5企业信息、专家名录

3.6县区专栏

县区专栏包括县域文化、特色旅游、供求信息、农业资讯、名优新特农产品、农产品价格等内容。传统病虫害发现、预报方式不及时,农民对病虫害发生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和掌握,所以经常出现误诊、盲目防治等不必要的损失。网站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事农时预报提醒服务,安全有效地防控病虫害,规避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风险。

3.7咨询留言

3.8网站辅助工作

4问题和反思

5发展和展望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民的素质水平是决定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开展农业远程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和农业实用人才的重要渠道,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将传统的培训方式和现代网络培训手段相结合,把网络作为农技推广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谦.参与职业农民培训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平台[J].中国合作经济,2014,(4)51.

论文关键词财政支农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业和农村的各项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支农政策的落实,使得全国各地区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品供给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增收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提升。但是,随着农业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产品购销不够、价格下降,农民群众增收缓慢,说明了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一般性考察

1、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绝对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从1978年的15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500亿元(中央财政)。但是财政支农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却相对下降。从1978年至今,财政支农总体规模不断扩张,但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不断下降。(见表1)

表1财政支农支出占总财政支出比重与农业GDP占全国GDP比重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农业GDP

占全国GDP

27.124.521.819.920.220.520.419.118.617.616.415.815.314.6财政支农支出

THE END
1.农机网站农机通中国农机行业网站提供农业机械(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微耕机等)产品和企业信息,同时提供农机行业博客以及农机化信息网新闻、农机补贴政策,农机视频以及图片等信息https://a.nongjitong.com/
2.农机360网O2O农机商城农业电商先行者农机360网O2O农机电商平台,是农业机械行业的电商先行者!农机360网O2O平台是在其农机渠道通的基础上,为品牌企业厂商和渠道商提供的可完全个性化定制的在线农机交易平台.想买农机,买卖二手农机,就到农机360网O2O电商平台!http://video.nongji360.com/
3.农机大全农机市场批发价格优质货源欢迎来到爱采购,百度旗下B2B平台! 登录/注册 百度爱采购首页 购物车 我要采购 我有货源 会员商家 实力供应商 加油包 官方客服 山东禹城农机厂家圆盘犁 农业机械重型圆盘犁 710锰钢犁片圆盘犁 缺口圆盘耙 圆盘犁 红色蓝色 禹城市红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年 查看详情 ¥320.00/台 河南https://b2b.baidu.com/slist/0c6072337d3a01620c60723303197a68
4.农机1688网农机1688网是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大型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农机化信息新闻、图片、农机补贴政策、农机视频等信息以及农机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同时提供最丰富的农业机械(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微耕机、零配件等)产品、企业、农机产品价格、农机产品型号以及经销商报价https://www.nongji1688.com/
5.农机网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网(www.nongjx.com)专业为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装备企业提供行业资讯、技术、产品、商机、展会等信息,同时提供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装备企业直播和线上展会、网络推广等服务,力争把农机网打造成让用户满意的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装备行业 “互联网+”服务https://www.nongjx.com/
6.农业智能化革命: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的开创性作用农产品综上所述,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通过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农田环境、农作物、农业机械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监测和智能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I③八,7I③7,八бз四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DCK7DB0538LOS0.html
7.新疆西北招标有限公司关于克拉玛依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发展正文 *、项目编号:KLMYS-NYNCJ(ZCC)2021003 *、项目名称:克拉玛依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克拉玛依市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监管平台监控业务购买服务项目 *、中标(成交)信息 1.中标结果: *、主要标的信息 1.服务类主要标的信息: *、评审专家名单: http://m.bidizhaobiao.com/info-156389819.html?companyId=27
8.河北农垦农业机械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简介:河北农垦农业机械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是一家以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6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河北农垦农业机械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19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1个。更多 评分88 https://m.tianyancha.com/company/6206865499
9.购买农业机械(精选八篇)购买农业机械 篇7 错过购买现象屡见不鲜, 近年来, 由于错过购买而引发的消费者后悔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如何有效利用消费者后悔情绪在未来遇到类似的购买机会时采取购买行为, 能否唤回这部分消费者对企业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后悔领域的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集中于研究影响购后后悔的因素, 如放弃方案产生的积极结果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b3gr0n.html
10.金农网农业互联网平台金农网是国内一家专业的农业门户网站,提供农业信息、电子商务、广告宣传等服务,已经成为大型中国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之一。金农网(www.jinnong.cn)经过10多年时间的建设,已经成为规模较大的农业门户网站。https://www.jinnong.cn/
11.购买农业机械服务增加了农户收入吗——基于老龄化视角的检验农业机械服务农户收入老龄化劳动力流动家庭照料 机标分类号: F323.8F241F036 资助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AZD07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33006)软科学研究计划(2018032) 在线出版日期: 2021-0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15(46-60)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nyjsjj202101004
12.榆林生态农业平台榆林生态农业平台致力于打造农产品服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国内优质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信息发布,供求信息互通和广告宣传为主体的大型门户网站,榆林生态农业平台始终坚持“两个服务”的发展主线,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以业务系统信息为支撑,逐步拓展“一站式”服务,国内外http://www.ylstnypt.com/
13.河北亿耕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提供河北亿耕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招标采购信息,涵盖河北亿耕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招标与采购信息。每天更新汇总最新河北亿耕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招标采购信息,提供全面且及时的项目信息查询和相关招投标服务。https://www.zbytb.com/c-18L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