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看官对我各种系列觉得好奇,想问问我是如何分类的。这里统一回复下:
对于任何的题材实际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成长、爆发和衰退。我不同的系列实际对应的就是不同的阶段。
衰退阶段:潮起就有潮落,这阶段或许还比较火,但问题就明显了,国内的投研圈也是报喜不报忧的多,有的也会被掩埋,我会尽我所能给大家做「吹哨人」。
一,来龙去脉国常会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会议指出,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本篇聚焦农机行业。
二,认识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是用于农业或其他农业的机械。根据农业的特点和各项作业的特殊要求,有不同专门设计制造的农业机械,如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作物收获机械、畜牧业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等。
三,产业链
四,驱动因素
1.机械化驱动经济效率提升
我国农业劳动人口2002年以后呈持续下滑趋势,但我国农业GDP增加值稳步提升,2016年出现小幅下滑后继续保持增长。随着我国农业劳动人口的持续下滑,我国对农业人均产出的要求将不断提升。
2.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落后。
3.农机补贴+土地流转+环保政策推动农机发展
农机补贴政策、土地流转政策、农民收入提高是驱动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正向作用最为显著。农机补贴政策通过提升农户的农机购置能力从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土地流转政策可使土地由细碎化经营转为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户采用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农民收入提高将显著提高农民购买力,促进农业机械购买需求提升全国农业机械行业营业收入。
五,行业现状
1.中国农业机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391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3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94%,呈现上升趋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611亿元。
2.农机行业为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头部企业具备较强壁垒。
3.主粮及棉花机械化率高
我国小麦、玉米、棉花产区多位于以平原地形为主的东北、黄淮、甘肃新疆等产区,平原地区农机实用性高,故其机械化率也较高,而我国水稻产区多位于华南地区,其丘陵地势多,大型农业机械适用性较差,故机械化率相对较低。
从农机销量及销售额来看,由于微耕机耕作环境适应性强,机器体积较小,单台售价较低,据农业农村部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2021年微耕机销量最大,销量占比最高,且大幅领先于其他机械销量数量,但从销售额角度,拖拉机、水稻收割机、玉米收获机位居前三,销售额占比同样最高,拖拉机销售额为117.6亿元,占比34%;主粮收获机械销售额合计101.8亿元,占比29.4%。
2021年我国主粮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的机械化率分别为97%、90%、87%,机械化率较高,预计未来收获机械产量将总体保持稳定,但我国蔬果类产品及本土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率相对较低,此领域存在提升空间。此外,我国棉花作物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一带,适合大型机械化作业,2021年机械化率达87%,中国棉花收获面积波动幅度较小,预计未来棉花机械增量主要体现为存量替换及升级需求为主。
5.国外企业占据国内高端农机市场
六,市场空间
1.农业机械保有量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稳健增长。
中国农业机械保有量从2018年的1.98亿台增长到2021年的2.06亿台,预计2022年能达到2.09亿台。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17年的9.98亿千瓦增长到2021年的10.71亿千瓦。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
2.中国农业机械化率逐步提高,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受益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降低成本以及土地流转政策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国农业机械化率从2017年的67%提升至2021年的72%,预计2025年达到75%。但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率90%的水平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PS:关于图片显示不完整1)个股大家可以自己收集,关键还是看逻辑,我也只是收集整理,并不涉及判断好坏2)图片较大,全部上传,清晰度不够3)「高匹配度个股核心内容解读」涉及商业利益,不适合在公众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