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假农资案曝光!网络售假人人喊打

2020年,农资行业频频出现案值高达千万元甚至亿元以上的大案要案,让人震惊。尤其是通过网络销售假农药案件高发,受害群众遍布全国。犯罪分子丧心病狂,造假手段越来越狡猾,给种植户造成的重大损失触目惊心。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力量打团伙、端窝点、破大案,铲除了一批造假窝点,斩断了一批犯罪产业链条,严惩了一批犯罪分子,受到百姓的普遍称赞,“打”出一片叫好声。

农财君整理出2020农资行业十起特大制假售假案件,借此给行业人士以警醒——投机取巧者,终究自食苦果,惨淡收场。

1、案件

广东“唯农农资”特大网销假农药案,53人被抓

案情

今年6月份,广东公安机关破获代号为“飓风166号”专案的《“唯农农资”假冒注册商标案》,成功抓获涉案嫌疑人53名,缴获品牌假农药约2.5万瓶(袋),假冒商标标识3.3万个,查获窝点17个,涉案金额约1500万元。

经查,自2017年上半年开始,嫌疑人从全国各地购买大量过期伪劣农药,将过期农药原有标识撕掉,重新粘贴假冒农药商标标识,并使用激光打码机在重新粘贴好的假冒标识上打码,更改生产日期及防伪码,销售给惠州“唯农农资”网店经营人,该经营人在明知农药为伪劣产品的情况下通过“唯农农资”“田头农资”网店将假冒农药、伪劣农药向全国各地销售以非法牟利。

警方查明,主要犯罪嫌疑人黄某林今年21岁,不具备相应的农药基本知识,“子承父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警方在资金排查中发现,年纪轻轻的黄某林资金账户交易额过亿元,销售假冒农药的上下线涉及山东、贵州、重庆、福建、江苏、黑龙江、吉林、广东及湛江等十几个省市。

2、案件

网购假农药再爆大案,重庆抓获5人,案值2000万

详情

据新华网重庆12月1日电重庆云阳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扣押“草霸王敌草快”等伪劣农药56000余瓶,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警方查获的假农药瓶达56000个

经电子物证勘验、银行流水、物流数据分析,该案涉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目前,该案已成功告破,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其中,逮捕4人,取保候审1人,扣押“草霸王敌草快”等伪劣农药56000余瓶。

3、案件

山东“11.13”特大生产、销售伪劣农药案

经审查,李某明,广西南宁人,早期一直在广州活动,大学学习农业化学专业,曾在某化工企业工作,十分熟悉农药生产、销售、运输流程。他通过冒用他人登记证号,低浓度原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灌装数百种假农药,贴牌卖给下级经销商。

2014年以来,李某明搭建的销售网络错综复杂,涉及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全国12个省份96个城市,下游经销商40余人,涉案账户2000余个,涉案总价值达到了1.6亿元!其中,联系最密切的是广东省,他生产的假农药几乎覆盖了所有村落、门市部。

4、案件

海南乐东艾比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售假劣农药案

1月,海南省乐东县警方破获制售假劣农药案,抓获嫌疑人7名,现场查获假冒伪劣成品农药肥料54种4800余箱、生产原料95吨以及大量包材等物品。

此案经农业农村部筛选并公布,列为2020上半年非法生产销售假劣农药等10大典型案例之一。

5、案件

前高校老师下海打造农药制假“王国”,涉案金额达7600余万

一名前国内某高校老师下海经商,为非法牟利,与亲弟弟合谋生产80余个品种、价值数千万元的伪劣农药,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其间因劣质农药导致绝产被农户索赔达300多万元,仍不思收敛。

8月份,浙江台州市、仙居县两级公安机关在“昆仑2020”专项行动中,历时一年零六个月的缜密侦查,成功打掉了一个特大家族式跨省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犯罪团伙,捣毁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公司4家、生产黑窝点2个、仓库4个、生产线3条,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

警方查获的伪劣农药共计80795包,疑似原料29桶,添加隐性原料药50余袋;农药商标、包材6.3万件,打码机、封口机等制假设备9台,作案车辆3辆。初步核查,涉案金额达7600余万元。经鉴定,被查扣的农药均为不合格的假农药。

6、案件

农场主网购遇到假农药,牵出600万元制售假农药大案

今年4月9日,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大泗镇一农场主,通过网络购买了一批农药,卖家自称是某生物科技公司研发的新农药,但使用后发现该农药未发挥药效,给农场主造成巨大损失。

5月20日,高港警方组织精干力量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直扑生产窝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查扣假农药产品800余箱、2.4万余瓶,自动化生产罐装设备1套。

经审查,2019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杨某等人,打着虚假生物科技公司的幌子,自制假农药,罐装贴标后通过网络进行销售,销售金额达600余万元。

7、案件

广西农资店老板网销假农药,涉及2300多亩柑橘

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柑橘种植户从当地农资店购买的控梢3号、控梢2号后,出现大量落果,损失严重。当地农业农村局对果农反映的情况,迅速开展调查处置,截止5月15日18时,共接到54名果农报告,累计购买控梢3号、控梢2号1765瓶(组),施用面积2376亩。

8、案件

安徽特大制售伪劣化肥案涉案金额8000万元

2020年4月5日,安徽省定远县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以该县某农资经营部为突破口,通过突击检查发现一起涉嫌伪造厂名厂址、伪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假冒多种品牌复合肥的特大制售伪劣化肥案件线索。

经定远县公安和市场监管部门密切配合,联合执法,查明当事人张某龙、张某明自2017年10月份以来,以非法获利为目的,明知在没有生产复合肥资质的情况下,先后租用滁州市全椒县某生物有机肥厂房,购买南京市浦口区某镇厂房、设备,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肥、BB肥5万余吨,共制作49种假冒品牌的复合肥,涉案金额高达8000余万元,非法获利1000余万元。

目前该案主要涉案人员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侦办中。

9、案件

陕西一道大格公司假农药案销售额达2600余万元,3人被捕

2019年5月份,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部分果农在种植杏子的过程中因使用陕西一道大格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金亮杏快熟剂,致使该成熟的杏子不能成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经查,该催熟剂生产公司长期以来生产、销售各种假催熟剂农药。

今年8月5日,警方成功捣毁两个假农药生产销售黑窝点。经查,自2013年以来,该公司长期生产、销售各种催熟剂、保鲜剂等假农资,销售数额达2600余万元,受害群众遍布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现三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永济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10、案件

南宁百余吨来路不明化肥“翻包”摇身一变成名优品

从别处购来所谓的化肥原料,经过“翻包”后,摇身一变成热销名优化肥,而且“二维码”“生产日期”一样不落。

3月23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在兴宁区邕武路24号的一家仓库内,查获一个涉嫌制售假冒伪劣化肥窝点,当场查扣问题化肥百余吨,以及打码机、地秤等制假工具和包装袋一批。其中,原料肥30吨,成品肥76吨。

后记:

农药和肥料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产品质量事关农业生产安全、粮食安全和食品质量安全。但因利益的驱使,每年都有不法者铤而走险,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给农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而最终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审判和行业人的唾弃。

THE END
1.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7大措施缔造经销商“农资+”服务模式随着农资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议经销商以农资供应服务为主线,通过以下7大措施缔造“农资+”服务模式。 构建综合服务平台 线上平台:开发农业服务平台,集农资销售、农技咨询、市场信息于一体,方便新时代的种植业主“一站式”获取所需资源。 http://www.pesticide.vip/zgny/yxcl/content/353c6e40-9958-4ab1-a8c3-c667cf76277d.html
2.成功案例分享但你知道吗?小生意并非只是小打小闹,其中蕴含的商机与潜力,往往超出你的想象。一、小生意,大舞台很 阅读全文 曹渊萌 31 次浏览 2024-11-25 农资资料 1 共1 页 随机文章 这是主题创建的自定义模块,切勿修改!若有需要,请移步到themeol_fashion主题目录下的module.php文件中修改http://bbs.bailichun.cn/tags-38811.html
3.探店063气派!仓储式农资店来了农资店店名蔬菜镇店之宝农资探店招募 各位农资界“达人” 北蔬农资臻选现面向业界招募啦! 你想展示店里的镇店之宝吗? 你想谈谈对行业的感想吗? 你想给更多农户介绍好农资吗? 赶快来参与农资臻选 快来报名吧! 可在“北蔬农资臻选”公众号或抖音号留言、私信,留下您的店名、联系方式或拨打热线电话 0536-5253221 编辑丨崔莹 编审丨侯https://m.163.com/dy/article/JHJMJC9L0512DB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