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供销社综合改革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姚安县文化馆

姚安县供销社是县政府直属的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4人,其中:参公编制12人、工勤编制2人,离退休人员18人。

一、综合改革前状况

2001年6月底,供销系统有集体企业13户,职工248人,除一户企业有微利外,其他12户企业都是亏损经营,为了走出困境,供销社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分流人员、盘活资产、优化重组,发展壮大一批、兼并重组一批、破产淘汰一批。实现减员、减债、减负,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社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全县分三批四年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到2004年7月底,13个企业改制基本结束。全系统共解除劳动合同236人,移交离退休人员121人,落实政策2人,移交供养遗属26人,盘活资产620多万元,偿还银行贷款100万元,清退社员股金25万元,收缴会计档案2300卷,文书档案48卷,通过县档案局的检查验收,进入历史档案。供销社职工用一张红色的《工作证》换取了一本绿色的《失业证》。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眼含泪水,忍着“阵痛”,参与了改革,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发展。

二、改革后现状

供销合作社根基在农村,阵地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二十年来,不断推进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农产品行业协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经济,广泛吸纳供销社失业人员,为农民提供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购销、市场信息等综合服务。至2022年4月底,全县9个乡(镇)恢复成立了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各苴村、官屯社区、马游村、清河社区、小邑村和官庄村等6个村成立村级基层社。全县共有农资配送中心2个,日用工业品配送中心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71个,农村综合服务社235个,农资经营网点133个。实现1168人上岗就业,服务群众15万多人。多元化、多渠道的开放办社形式,使98%的改制失业人员有了新社员的身份。连厂综合服务社挂牌时,社员王绍清激动的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给我二次创业的机会,我们全家人的吃穿有着落了,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你们为失业人员办实事!”。

三、深化综合改革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恢复成立乡(镇)村基层供销社作用发挥不明。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明显,社员参与度不高。

四是县供销社无项目和资金发展社有企业。

五是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在职员工年龄老化,且几乎都是从领导岗位退下的人员,不能适应信息化办公条件。

六是社有资产散、小、弱,难以发展壮大社有企业。

四、意见建议

一是对企业改革改制的债权债务依法依规进行核销,有效解决长期挂账处理问题;

二是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把基层社打造成为服务群众的综合平台,基层社是前沿阵地,与“三农”联系最紧密,要发展就必须有项目、有资金、有人员,建议省州供销部门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

三是解决人才匮乏问题,为基层社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不断加强技能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理念。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基层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投入,使其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THE END
1.物流与市场供销社的双刃剑一、供销社的历史演变 在中国,供销合作社自20世纪初成立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初,它们是为了解决农民生产资料短缺的问题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供销社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采购、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商业机构。 二、供销社在市场中的定位 https://www.uszlrttkj.com/te-zhong-yang-zhi-ji-shu/353705.html
2.新疆区社关于农产品流通服务的调研报告新疆区社关于农产品流通服务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昌吉州、博州和阿克苏地区供销合作社努力克服流通网络基础薄弱、农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困难等不利因素,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充分发挥对口援疆机制作用,在农产品流通服务方面取得明显成效。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26772
3.库防供销观点供销社很难烂尾,反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命例如,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在2022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总额达到了1418.1亿元,而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在2021年实现了6.26万亿元的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8.9%。这些数据表明,供销合作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服务三农、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给中青年一代带来了极大的惊叹:“供销社竟然还在?”这实则引发了全社会对供销合作社https://www.jianshu.com/p/edcea551fc8f
4.农资市场存在问题(精选十篇)浅析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一、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无照或超范围经营行为仍有存在。个别不法商贩利用农村农资批发网点、个体经销户,采取送货上门、走村串户销售等形式贩假、售假,多数为无照经营。由于流动性较大,对于监管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个别农资经营主体在没有取得前臵许可的情况下,超范围经营。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6yps23.html
5.乡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模板(10篇)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乡镇商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以供销社为主体的商业体系。但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乡镇商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供销社已被专卖店、超市、综合性市场等商业业态形式所取代。国有经营为主已转变为以个体经营为主。乡镇商业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43986.html
6.2023监管报告(精选13篇)20××年来,我们加强了县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做到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净化农村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县“三送”的有利环境,在乡镇举行了送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印发了2000余份的宣传资料,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业法规,善于利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对农资经营也进行了资料发https://www.liuxue86.com/a/5106556.html
7.关于市供销社开展农资保供工作存在的困难及期盼和诉求关于市供销社开展农资保供工作存在的困难及期盼和诉求一、基本现状农资产品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是供销合作社的传统主营业务,做好农资保供服务工作,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意义重大。**市供销社下辖有**、**、**、**、**、**、**、**https://www.wm114.cn/wen/229/457098.html
8.市供销社拓展服务领域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对策市供销社拓展服务领域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市供销社作为全区供销社综合改革第一批试点单位,先行先试,着力推进组织、经营、服务三大体系创新,积极打造城乡综合服务平台,拓展保险、快递等新兴服务取了积极成效。 一、基本情况 (一)创新组织体系,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通过资本纽带和产权联系,组建供销集团,下辖投资有http://www.fanwy.cn/1w/217/432648.htm
9.关于探索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鼓励支持基层供销社和各类市场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参与公益性服务,努力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对于村集体经济兴办合作社存在违法风险的问题,可以参考调研走访的江苏太仓市所采取的“合作农场”模式,通过合作农场的名义来集中农民的承包土地,发展规模化农业https://www.jszx.net/photo/show/id/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