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电商平台与传统经销商的博弈并不少见,但极少出现企业携手经销商坚决抵制的情况。川为冻品遭行业抵制究竟为何?传统冻品企业现状怎样?
“老三样”卖不动
在冻品行业传统销售模式下,产品从厂家出货后,要经过各级经销商、二批商等多个环节,层层加码后,终端售价几乎翻倍。碰上“不讲武德”的电商平台后,这些中间商吃尽了“苦头”。“电商平台省去了很多环节,可以把利润空间压得极低,100元进的货,他们101元就敢卖,传统经销商生存空间被极大挤压。”无锡安井食品销售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负责人廖轩(化名)告诉记者。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川为冻品遭到集体抵制,主要是由于传统冻品企业业绩承压,对新兴平台的容忍度下降,特别是“老三样”(水饺、汤圆、粽子)卖不动了。
“老三样”不好卖已是行业共识。“过去只要担心厂家能不能供货就行了,这两年已经转向担心超市订不订货了,就连春节、清明、冬至这样的旺季,水饺的销量也上不去。”周天岐说。廖轩表示,公司的销售重心早就从“老三样”向预制菜转移了。
“卷”不过预制菜
线下走访中,记者发现传统冻品企业的产品正在从冷柜中“消失”。在盒马鲜生南京河西金地广场店内,冷柜中摆满了上海咸肉菜饭、黑椒牛柳、猪肚鸡等预制菜品,“老三样”冻品数量占比已不足10%,且多数速冻米面食品为盒马自营产品。在小红岛南京佳兆业店内,记者仅找到两款由传统冻企生产的速冻汤圆,预制菜里同样未能见到安井、三全、思念等冻品企业的产品。该店店员吴从辉坦言:“传统大品牌的预制菜产品价格要更贵,而且消费者也不太喜欢,经常卖不掉。”
从分销模式来看,廖轩认为传统冻品企业在预制菜市场实际上处于劣势地位,“不少预制菜入局方不断加大线上销售、供应链等新领域的建设,而传统冻品企业受困于庞大的经销商群体,既难以改革销售模式、降本增效,也无法及时追踪市场需求、推陈出新。”
“0添加”成新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招人难才是最大的问题,没有人才支撑,行业后续发展很成问题。”廖轩表示,毕业季公司招聘人才,但来面试的年轻人很少,而且大多对冻品行业缺乏兴趣。另一家知名冻品公司的HR更是吐槽:“现在的年轻人,宁愿送外卖、开滴滴,也不愿意干我们这行。”对此,专业人士建议,冻品行业急需强化人才招引机制,企业要完善新生代培养体系,为行业未来转型厚植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