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种药材的伙计们!抗击疫情莫松劲,春耕农时也赶趟来了,大家要单户下地,搞好贝母、独活等基地管理。苗子有病症的,就拍张照片发到群里,我来把脉开方子……”
“老张,从你贝母苗颜色看,要喷施多菌灵,防治锈病,配方、配比私发你。”
“小田,你的贝母苗看着是营养不良呢,记得追施提苗肥。”
“马叔,这是您要的5斤包谷种和肥料,请确认签字。”2月24日上午,恩施市板桥镇大木村横店组,怡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章太勇开着货车,到农户家中派送春耕物资。
农技人员客串“主播”,村干部变身农资“代购员”,网络田间课堂开课……全州广大农村在严守疫情防控政策的同时,借“网”线上统一发布信息,分散组织田间劳动,实行农资“无触碰式”配送,开启了“云上备耕”时代。
“嘟嘟嘟……”在鹤峰县五里乡瓦屋村四组茶园,茶农罗明强戴着口罩,手持修剪机在茶行间来回穿梭,高低不平的茶冠很快剃成了“小平头”。
环顾四周,茶枝已吐出嫩芽,一派绿意。“剪好了枝,再过一场春雨,芽发得多、长得快,鲜叶量也上去了。”10亩茶叶已渐丰园,罗明强满怀希望。
100余公里外的来凤县革勒车镇土家寨村,李叶平冒着春雨,手扶铁犁,吆喝着黄牛翻耕水田,为水稻育苗做好准备。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备耕号角吹响,与往年不一样的是,农户都戴着口罩、分开种田,到田间开展果园春管、烟叶育苗、春茶采摘等农事活动。
据统计,截至3月2日,全州农资经销商复工882家,已配送到村到户农资总量累计7188吨,其中种子115吨、肥料6748吨、农药97吨、农膜228吨。同时,州级以上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复工复产167家,筑牢了春耕备耕的物质基础。
人勤春来早。各县市充分发挥驻村“尖刀班”作用,严格落实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根据农户需求点对点配送,农资储备量、入户率将大大提高。当下,全州“线上+线下”同步忙春耕,描绘了一幅“战‘疫’不停、春耕正酣”的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