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运城:农资市场里的一天

3月31日,苹果种植户贾虎奎开着“小面包”,从山西省万荣县贾村乡一路南下。“你说奇怪不?农大的教授学生们,三天两头往我园子里跑——他们研究‘长枝条红’果子的增产哩。”贾虎奎不知道,运城市“省校合作”平台的果业科技成果转化,已帮当地果农增产10%。当天,他正信心满满,哼着小曲轻车熟路,绕过孤峰山,走国道直奔目的地——运城市盐湖区农资市场。

果农:农药使用享受专家式服务

虽说是区级农资市场,但规模着实不小——占地近百亩,有120多家经销商汇集于此。“23年前开园时,这里可是华北最大的封闭式农资市场。”从业22年的运城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卫益民介绍。

运城市地处汾渭平原通道,位于晋、陕、豫交界,“黄河金三角”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运城一直是山西的“粮仓”。良好的农业基础,使农资市场有了生根的土壤——“春耕之前,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热闹极了。”卫益民说。

走近一看,果然热闹。进进出出的厢式货车和小卡车,把双向四车道的通道挤得满满当当。上午10时,正是人多的时候,有的客商匆匆而来直奔老主顾;有的农户三五成群,连家里的“女掌柜”都亲自上阵,在店铺讨价还价,晋南口音与全国各地的口音交响,煞是热闹。春耕时热火朝天的烟火气,在这里窥得一斑。

贾虎奎喜欢这种气氛,他不惜多跑50公里路赶来:“这两年没咋出门,买农资,就当是来城里‘赶会’了!”但他心里其实还藏着小心思:“乡镇店里卖的农资,一袋农药能贵10多块钱。在这个农资市场上买不仅便宜,买了之后还有专家式指导。”

贾虎奎和老伴操持着家里的10多亩苹果树。这两年,贾虎奎家种的红富士苹果行情不太好,好在产量比较稳定,去年收入两万多元。

清明节将至。出门前,老伴还叮嘱他去旁边的农贸市场买几样水果回来。但贾虎奎还想在农资市场里多转悠转悠:“这几年‘长枝条红’的大果子能卖上价钱,我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嫁接品种。”

行业协会会长:既是经销商,也是农民贴心人

农资市场里,农药、肥料、种子,是3个主要板块。说起肥料价格,山西宏祥顺商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景红可能是这个农资市场里最敏感的人。

一大早,53岁的杨景红打开卷闸门,端坐桌前。一杯绿茶冒出香气,杨景红深深闻一会儿,缓缓将洗茶水倒出。每天第一件事,除了喝茶,便是研究肥料价格动态。手机里,有不下20个群,都是全国各地的肥料报价群;他还有一些付费的农业信息科技类应用,点开一看,亦是国际国内行业的前沿资讯。

钾肥、氮肥、磷肥是3类主要肥料。“从去年5月开始,像是进入一个快速上涨的周期,各类化肥的价格涨得很快。比如常用的尿素,已经从前年的每吨1400元涨到接近3000元。”杨景红分析起来,滔滔不绝:“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最近的国际局势,对磷肥的价格波动产生直接影响。”

近期受多方因素叠加,农资价格出现较快上涨。“国家已出台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200亿元农资补贴的举措,每亩地能有10多块钱的补贴,对农户来说是好事情。”作为经销商,杨景红并没有从价格上涨中得到好处,相反,他担心上涨会影响农民种地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农资产品的销售。

杨景红还有个身份——运城市农业生产资料协会会长。他说:“我们定期开展培训,倡导行业自律和自查,除非必要的上游成本上升,不会出现随意涨价的行为。我们还通过‘省校合作’平台,邀请高校农业专家进农资市场,讲解农资使用技术。”

杨景红介绍,最近他们正在与防疫指挥部积极对接,沟通农资运输车辆“特殊通行证”的事情,“农资的季节性较强,过了几个春耕时节的关键节点,就错过了农时。有一次,货车因为外地行程码从高速上下不来,我们找了本地货车司机,才将车开了回来。所以将农资运输放在和‘绿色通道’车辆同等待遇,很有必要。”

种业公司:提高产品品质,打开线上销售渠道

“套包”是他们的行话,即“山寨”产品。“种子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粮食安全。”裴骄阳掉转车头,往农资市场疾驰。进了店铺,店主也表示很无奈:“商标、包装甚至二维码都是一样的,厂家发来的玉米种子就是这样,我也没办法识别。”好在这批“套包”并未大量流入市场,销售额不过百十元钱。“我们将会依法对你们出具处罚文书,”裴骄阳对店主说完,又耐心叮嘱他,“和小厂家打交道,多留个心眼,记得签合同,不然收到了‘套包’货,只能吃哑巴亏。”

今年,运城市对种子市场实现100%抽样检查。和裴骄阳等行政人员干的工作类似,山西三联现代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人员邓虎最近也一直在市场转悠:“我们公司的玉米品种这两年很火,盯着‘套包’的人就多了起来。我们最近就随机在周边乡镇、门市部购买产品,再找第三方机构进行监测,确保真实性。”

往年这个时候要么在内蒙古,要么在东北三省,由于疫情,这两年邓虎出门不方便,很多业务改成线上交流。即便如此,公司近几年的销售额依然每年都翻倍。

销量上升,一方面由于产品高品质,一方面也得益于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我们邀请了10多个网络主播,对种子产品进行‘带货’。”去年,仅吉林省四平市的一位农业类主播,就帮他们销售了1800多万元的种子。“我们现在将主播当成经销商培养,只要不出现扰乱正常行情的行为,这种渠道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打开市场。”耳濡目染多了,38岁的邓虎俨然已是一名专业互联网营销策划。

THE END
1.养殖户微信群交流平台农场生活共享社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科技的进步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对于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养殖户来说,通过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微信群,不仅能够促进信息交流,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和学习平台。 如何创建一个高效的养殖户微信群? https://www.uszlrttkj.com/te-zhong-yang-zhi-ji-shu/346983.html
2.养殖户微信群交流农场管理经验分享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连接人们的重要平台。对于那些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养殖业的人来说,建立一个专门用于交流经验和知识的微信群不仅有助于解决日常问题,还能够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创新。因此,对于很多专业的养殖户而言,加入一个既实用又富有互动性的养殖户微信群,是非常必要且高效的一种方式。 https://www.fhykpfauy.com/yang-zhi-ji-shu/542016.html
3.养殖户微信群共享经验协同发展的智慧之路了解市场动态对于任何一个生产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本群通过一些资深商贩和经销商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让成员们能够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一旦有关于价格波动、需求趋势或政策变动的情报传出,这个群就立刻炸开了锅,每个人都在争先恐后地获取这些珍贵信息。 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34578.html
4.农资圈最大经销商微信群!抢红包,找产品,多交流,共进步!本专题专门为农资厂家提供各大经销商微信群,欢迎行业人士加入,共同学习,交流http://zhuanti.3456.tv/weixinqun/
5.全国农资经销商微信群:促进农业发展的纽带爆裂社群农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农资经销商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信群已经成为农资经销商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业务合作和经验分享的重要平台。本文将深入探讨全国农资经销商微信群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促进农业发展。 全国农资经销商微信群的兴起 https://www.adcnma.cn/article/detail/1227
6.中国农资让“群”活起来,助农资生意火起来张立宁; <正>现在,不少农资人,都建有自己的微信群,自己做群主,刚建群时,在群里发发红包,也确实热闹过一阵子。但时间一长,越来越多的群形同虚设,死水一潭,成了名副其实的"哑"群。相比当时建群的初衷,不少农资经销商都有明确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建群,联络客户,宣传产品,推广http://nzkj.cbpt.cnki.net/WKB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8&st=36
7.2021年,多少农资人还能挺住?这10条建议一定有帮助南方plus每个农资经销商都有各自的客户微信群,那么请问,大家在各自微信群里都聊些什么呢?是和客户们一起讨论行业压力,彼此增加恐慌和心理压力,还是和往常一样闭着眼睛发红包发广告? 你身上充满正能量,别人就能感受到你的正能量,在此基础上,可以和客户们聊产品、聊规划、聊政策、聊订货计划、聊奖励政策,聊天的过程,就是一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6/28/c5468573.html
8.第29届哈尔滨种子展暨第23届黑龙江土肥会/第29届黑龙江农资2024“长城”哈尔滨种子展在黑、吉、辽、蒙东北四省,以区、县、乡、镇行政区域共建立了158个农资专业经销商免费接送微信群。投资200万元,使用300辆大巴车在东北全域免费接送经销商。东北各地区免费接送VIP参观团如下:齐齐哈尔市区、克东、克山、拜泉、龙江、甘南县、富裕县、依安县、林甸、杜尔伯特、肇州、肇源、大同http://free.sud.cn/mobile/exhinfo/show-mqzqyairzq.html
9.抢前抓早备春耕东山区在备春耕工作中,抢前抓早,科学引导,主动服务,使备耕工作早于往年、足于往年、好于往年。连日来,该区组织农资经销商、邮储银行和种田大户建立了备春耕农资联络微信群,尽快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已解决资金846万元。引导农民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佳木斯、本市等农资销售单位签订购买协议,组织经销商为村民送货上门服务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21/04/19/058630062.shtml
10.农资史上最寒冷的冬天:拿什么拯救作物服务商?2024年的冬天来临了,这个可能是农资史上最寒冷的冬天。 作为一位在农资营销领域摸爬滚打了20年的“老江湖”,想和大家聊聊我们农资经销商转型作物服务商的那些事儿。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农资经销商要想不被市场淘汰,就必须转型升级成为作物服务商。作为作物服务商,又该如何拯救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yxcl/content/d4c23921-e508-43e3-ad91-8e8fb02c2d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