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防控不松农时不误

当前,潜江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但农时不等人。如何在打好疫情阻击战的同时,有序开展春耕备耕

2月15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农业工作,要求既要坚持不懈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也要统筹谋划,做到“防控不松、农时不误”。

农业、交通、水利等多部门行动起来,指导科学生产、协调农资运输,协会、企业、农民主动参与,力保抗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战“疫”期间,保产业就是保信心,更是保未来。

小龙虾产业是潜江的一张“金字招牌”,疫情发生对小龙虾生产的影响客观存在。

“当前,防疫是最重要的事。但是针对小龙虾养殖,通过后期补火可以尽量减少损失,大家不要太担心。”看到学员发言,群里的技术人员立马做出了回应。

很快,技术人员在群里推出了新一期《潜江水产》科技小报,总工程师陶忠虎建议:今年,要严格开展一季稻两季虾的标准化生产,大幅减少小虾数量,大幅提升大规模商品虾的比例,以赚大虾的钱为主。同时,因地制宜开展虾稻共作繁养分离生产,科学合理开展虾稻共作立体综合生态模式生产。

有理、有据、有措施,这让养殖户也放宽了心,也定了神。

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主任张传银也给大伙支招:“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作业,避免人员集聚。”

打通渠道稳军心

2月14日,两辆收虾车从潜网集团中国虾谷小龙虾交易中心驶出。从市场到村头,反向行驶的货车正一步步打通小龙虾市内流通的屏障。

“我们接到外地订单后,向小龙虾经销商发出,但但现在交通都管控了,组织货源难度比较大。”公司总裁康峻说道。

而另一头,不少养殖户心里也上下打鼓:虾子养了,卖不出去怎么办?

有货运不出,有单不敢接,疫情当下,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通向哪里?

坐等不如出击。近日,潜江市小龙虾良种繁育和贸易协会火速组成了收虾突击队,探索市内小龙虾运输的新模式和新办法。

市农业发展中心也派出专业人员对突击队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培训,并检查指导市场环境消杀工作。

解决了货源问题,小龙虾又该如何走出去?康峻表示,他们目前已作出了两套预案。一方面,他们协调产区和销区构建“点对点”的对接关系,优先安排采购销售。另一方面,他们探索在省界设立中转运输机构进行转运工作,出省不进市。

农资生产抢农时

在正大饲料公司,每辆进场的货车都要经过两道消杀,而工作人员也需全身消毒、全副武装再进入厂区。

“我们在2月12日复工,现在已恢复百分百产能,日产饲料600吨。”正大饲料公司行政部主管杜穆静向记者介绍,受疫情影响,很多饲料厂生产收到影响。为了不误农时,他们正加大马力生产,全力保障江汉平原畜牧业、养殖业饲料供给。

杜穆静告诉记者,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对公司30多名员工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坚持每天体检、消毒,保证正常生产不受影响。

戴好口罩,穿上工衣,间距拉开,在加益加饲料生产车间,有序的生产加工正在进行。

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波寒潮过去,随着气温上升,小龙虾进入快速生长期,喂食量也将随之增加,目前他们已逐步复工,为小龙虾养殖备足“粮食”。

疫情期间,市农业农村局协助市内4家粮食生产企业、11家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及时按要求复工生产,保障全市养殖需求。

房前屋后谋春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潜江千里沃野,时刻等待着春暖花开,万物蓬勃。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全市群众都静在家中。可老新镇棉条湾村一组村民冯必银却闲不下来。“抗疫期间我们都响应政府号召不出门,就在房前屋后转悠。”他说道。

去年,冯必银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全部改种起半夏。他告诉笔者,第一年主要就是留种子,只卖了一小部分,赚了近3000元。

眼看着春来早,勤惯了的农家汉也盼望着今年的半夏有个好收成。

“就在家门口,到前后看看田里的状况,有杂草就除掉。”冯必银说:“月底,半夏就要发芽了,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我们都热热闹闹地开始春耕生产。”

冯必银的心愿,也是每个人的心愿。

此外,市农业部门专家还建议,疫情期间,有序、分散、分时开展农业生产很重要。要重点加强在田作物田间管理。尽早开展蔬菜抢管,保证蔬菜作物正常生长;及时采收在田蔬菜,开展市场对接,尽力疏通内销外调渠道;同时,注意保温防冻和加强病虫害管理。

春,如约而至。一场迟来的大雪,也写下了人们对丰年的祈盼。

THE END
1.养殖户微信群交流平台农场生活共享社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科技的进步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对于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养殖户来说,通过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微信群,不仅能够促进信息交流,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和学习平台。 如何创建一个高效的养殖户微信群? https://www.uszlrttkj.com/te-zhong-yang-zhi-ji-shu/346983.html
2.养殖户微信群交流农场管理经验分享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连接人们的重要平台。对于那些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养殖业的人来说,建立一个专门用于交流经验和知识的微信群不仅有助于解决日常问题,还能够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创新。因此,对于很多专业的养殖户而言,加入一个既实用又富有互动性的养殖户微信群,是非常必要且高效的一种方式。 https://www.fhykpfauy.com/yang-zhi-ji-shu/542016.html
3.养殖户微信群共享经验协同发展的智慧之路了解市场动态对于任何一个生产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本群通过一些资深商贩和经销商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让成员们能够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一旦有关于价格波动、需求趋势或政策变动的情报传出,这个群就立刻炸开了锅,每个人都在争先恐后地获取这些珍贵信息。 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34578.html
4.农资圈最大经销商微信群!抢红包,找产品,多交流,共进步!本专题专门为农资厂家提供各大经销商微信群,欢迎行业人士加入,共同学习,交流http://zhuanti.3456.tv/weixinqun/
5.全国农资经销商微信群:促进农业发展的纽带爆裂社群农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农资经销商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信群已经成为农资经销商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业务合作和经验分享的重要平台。本文将深入探讨全国农资经销商微信群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促进农业发展。 全国农资经销商微信群的兴起 https://www.adcnma.cn/article/detail/1227
6.中国农资让“群”活起来,助农资生意火起来张立宁; <正>现在,不少农资人,都建有自己的微信群,自己做群主,刚建群时,在群里发发红包,也确实热闹过一阵子。但时间一长,越来越多的群形同虚设,死水一潭,成了名副其实的"哑"群。相比当时建群的初衷,不少农资经销商都有明确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建群,联络客户,宣传产品,推广http://nzkj.cbpt.cnki.net/WKB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8&st=36
7.2021年,多少农资人还能挺住?这10条建议一定有帮助南方plus每个农资经销商都有各自的客户微信群,那么请问,大家在各自微信群里都聊些什么呢?是和客户们一起讨论行业压力,彼此增加恐慌和心理压力,还是和往常一样闭着眼睛发红包发广告? 你身上充满正能量,别人就能感受到你的正能量,在此基础上,可以和客户们聊产品、聊规划、聊政策、聊订货计划、聊奖励政策,聊天的过程,就是一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6/28/c5468573.html
8.第29届哈尔滨种子展暨第23届黑龙江土肥会/第29届黑龙江农资2024“长城”哈尔滨种子展在黑、吉、辽、蒙东北四省,以区、县、乡、镇行政区域共建立了158个农资专业经销商免费接送微信群。投资200万元,使用300辆大巴车在东北全域免费接送经销商。东北各地区免费接送VIP参观团如下:齐齐哈尔市区、克东、克山、拜泉、龙江、甘南县、富裕县、依安县、林甸、杜尔伯特、肇州、肇源、大同http://free.sud.cn/mobile/exhinfo/show-mqzqyairzq.html
9.抢前抓早备春耕东山区在备春耕工作中,抢前抓早,科学引导,主动服务,使备耕工作早于往年、足于往年、好于往年。连日来,该区组织农资经销商、邮储银行和种田大户建立了备春耕农资联络微信群,尽快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已解决资金846万元。引导农民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佳木斯、本市等农资销售单位签订购买协议,组织经销商为村民送货上门服务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21/04/19/058630062.shtml
10.农资史上最寒冷的冬天:拿什么拯救作物服务商?2024年的冬天来临了,这个可能是农资史上最寒冷的冬天。 作为一位在农资营销领域摸爬滚打了20年的“老江湖”,想和大家聊聊我们农资经销商转型作物服务商的那些事儿。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农资经销商要想不被市场淘汰,就必须转型升级成为作物服务商。作为作物服务商,又该如何拯救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yxcl/content/d4c23921-e508-43e3-ad91-8e8fb02c2d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