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农村部25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在《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提升行动的通知》中提出,鼓励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农户适当扩大经营规模,成长为家庭农场。
核心数据支撑: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我国家庭农场规模已发展至390万家,相比于2019年的80多万家,增长速度可以用迅猛来形容。
细看上面的条件,想要成立家庭农场,对普通的农民兄弟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但凑几个人一起来做还是可以的。既然有了家庭农场,就不能不考虑运营模式的问题,毕竟农民种田赚钱才是硬道理。那么,怎样运营家庭农场,才能取得较好的利润呢。
模式一:种田,基础收入在每亩1000元左右,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模式二:种养殖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收入在5000元/亩左右。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典型的代表有稻花鱼,立体农业,大棚鱼塘农业等等。
模式三、生态循环农业+旅游教培相结合。各种亲子活动,康养+团结等等活动;将农业生产销售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不仅仅提高了农场的高效周转,也让农场更贴近市场,综合收益在2-10万/亩之间。这里面不仅仅要考虑农民的生产技术,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民的营销市场开拓思路。
当然,家庭农场也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小而美,定制化生产将成为主流。瞄准特定市场需求,看抓市场空档的生产安排和控制,将给家庭农场带来强有力的市场活力和利润空间。
除此之外,家庭农场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一直在购买化肥,农资,种子等等方面都能拿到不少的优惠。同时,特点的优质产品,能打出地区品牌,对后续的农村电商和农村自媒体发力打下基础,在拓展网上销售渠道方面很有优势,可以获得多个领域的收入。再者,在领取各项国家农业补贴,专项扶持方面,也更有优势。
最后,在给大家重申一下开办家庭农场的条件:
1、流通规模:种植经济作物30余亩,粮食作物50余亩。土地流转合同需与农民签订5年以上,且流转土地相对集中
3、人员规模:没有详细的人员规模标准,主要由家庭人员组成,没有长期雇佣的工人。
那么,你会看好家庭农场吗?有机会你会参与其中,发展自己的家庭农场吗?欢迎给荳子留言,说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