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得出”更要“卖得好”农产品新浪财经

过去我们讲农业,大多说的是农业生产。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出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特色农产品供给量不断提升。但从市场规律来看,由于滞销等因素,丰收未必会带来增收。以大农业观重新审视农业生产,从产业链来看,发展农业不仅需要产前、产中环节做好良种繁育、农资供应等,产后的储藏、流通、营销等同样重要。农产品季节性强,如果不提前规划,到收获时再找销路,容易卖不上价。所以,让优势产业成为富民产业,销售是关键环节。从功能性来看,农业具有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功能,也具有稳定农民就业、实现农民富裕的功能。让农业生产为农民带来收益与实惠,是发展农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地大物博,并不缺少特色优质农产品。今年初,“南北换礼”在网上走红,黑龙江蔓越莓、四川鱼子酱等“隐藏款”特产,让本地人惊叹“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可见,我们缺少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发现好产品的机会。如何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被看见、卖个好价钱?

农产品卖得好,需要多些“有意为之”。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所谓“稳定”未必是固定某一销售渠道,也可以是动态稳定。比如,此前的采购商出了变故,能迅速找到新采购商,把产品卖出去。这靠农民自身很难做到,要靠高效的产销对接平台支撑。办推介会、展销会让农产品“走出去”,同时邀请外地采购商“走进来”,实地考察农产品情况;打造交易会、博览会等线下交流平台,同时建立沟通产销双方的线上平台……这都需要有关部门主动作为、牵线搭桥。

农产品卖得好,还要能抓住机遇、借势“破圈”。互联网时代,农产品有了更多“被看到”的可能,各地也不断创新做法,如直播带货、推动农文旅融合等。但互联网的“爆点”往往是随机的,怎样把流量引导到本地产品上、实现销售“长红”?比如,山西隰县玉露香梨在业内颇具名气,但消费者知之不多。随着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走红,更多消费者了解到玉露香梨这一优质农产品,流量得以转化为持久的购买力。

期待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助力农产品卖得更好、农民多得实惠。

THE END
1.农资市场前景如何呢,快来看看吧!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不得不做出转型,那么对于我们做农资的来说,市场前景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下面简单分析一下,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机遇方面:1、政策支持:国家通常重视农业发展,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资行业,为农资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农业现代化推进:随着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对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4971724255020363&wfr=spider&for=pc
2.如何抓住特肥市场新红利?这场会议告诉你南方+如何抓住特肥市场新红利?这场会议告诉你 “广西张总是康朴(中国)第一批合作的客户,2019年合作是1000万元的销售额;2020年增长到了1500万;2021年增长到2000万;2022年增长到2800万,2023年增长到3700万。”五年的时间,让单一客户实现了从0到3700万的飞跃,康朴(中国)也从特肥界的新人成长为特肥行业的中坚力量。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17/c8515401.html
3.浙农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2022年11月,浙江省发布了《关于推进现代农资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更好发挥供销社、农合联组织和服务优势,大力推进农资流通向现代物流发展、农资经营向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农资企业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加快构建供销社主导、龙头企业牵引、各类农资经营服务主体联合合作的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公司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3042600038735.shtml
4.预判2022:中国农资市场大趋势2021年的农资市场可谓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大宗贸易价格大幅上涨,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的价格均“一路上涨”。进入2022年,国家陆续出台的能耗双控、出口法检等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对国内整体肥料市场局势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带来什么变化?对新一年肥料市场走势该如何预判? 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35211
5.202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与农资市场形势分析维普期刊官网摘要 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a稳定在0.65万亿kg以上,小麦和玉米实现丰收,稻谷面积和产量下降。大豆、棉花、油料、食糖、化肥产量增加,供应整体有保障。然而,受乌克兰危机、全球通胀、新冠疫情和高温干旱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展开更多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109-109,共1页 Shaanxi Journal of https://qikan.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9441442
6.A股市场“人心两端走”风格分化或延续后市如何布局?机构给出建议丨财信证券指出,第三季度A股市场可能仍需一定时间磨底,预计2022年市场将呈现W型走势,2022年年内的两次资产配置时点大概率出现在4月中下旬(一季报披露期)、8月中下旬(中报披露期),A股机会仍大于风险。建议依次从以下四个板块进行资产配置:(1)稳增长政策板块。投资端关注地产、基建、建材;消费端关注汽车、家电、建材。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710244376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