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坛1:中国粳米市场格局及价格走势
刘清泉表示,建议企业眼光放远,不要停留眼前。不仅仅发展产业,过去普通的购销是一个平面,而今天农村无论是人居环境还是产业发展,都提供了一个立体化的生态发展空间。围绕着乡村振兴大的步伐,农民看远,企业向远;大家同步跟市场一起,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振兴,才真正有希望。
孙斌认为,当前粳米加工行业作为黑龙江省由原来的原粮、原字号逐渐向加工和精深加工包括深加工逐渐的提升和转换。特别是近两年,政府在稻米产业链的政策上给了很多支持,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对于中小型大米加工企业,高磊建议,随着90后、00后成为家庭的消费主力,很多人认品牌或者说购买一个知名商品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路,会选择一些在我们看来叫“小而美”的产品,所以说一些小的企业,一方面可以做一些“小而美”,迎合消费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跟大企业结对子,在大企业链条厂,在每个链条赚自己该赚的钱,也同样可以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任学礼认为,当前粳稻产大于需,产能存在结余,供需结构左右了稻谷价格上涨的空间。但是通过对比主粮以及其他产品粮食产品的价格上涨、国外疫情的继续发展、国际农业受灾包括国内部分地区的农业受灾以及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依旧看好后期粮食价格和稻谷的价格。
刘阳表示,据统计显示全球大米产量2019年为4.98亿吨,国内大米产量接近1.5亿吨。占全球的接近30%,可以说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稻谷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
以下为文字实录:
李树生: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佳木斯市金融服务局副局长韩立帮先生;
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清泉先生;
全国人大代表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斌先生;
益海嘉里米业事业部消费品项目专业总监高磊先生;
北大荒米业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任学礼先生;
卓创资讯粮食产业高级经理刘阳先生;
我们佳木斯在金融方面,给这些企业有什么政策?下面有请金融局的韩局长给大家进行解读,下面有请,请大家欢迎!
韩立帮:
比如说第一个就是省里出台的稳企稳岗基金的政策,这个政策全省拿出100亿,支持各类企业,一共有8个部分的企业,其中就包括农业贸易企业、农业加工企业。它增加了企业贷款担保的损失补偿,如果出现损失以后,政府会承担大部分的补偿,这样等于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门槛,银行就敢放敢贷,这个政策原来执行到6月底,现在又改到12月底。看疫情的发展情况,可能这个政策还会持续。
第二,全省拿出了20个亿,有一个叫企业周转金,这已经执行很多年了,今年又加大了额度。企业周转金就是在企业出现贷款到期需要偿还的时候,我们很多企业没有那么多现金或者资金偿还,有一些符合条件的可以展期延期和循环贷,有一些是不允许的,这样可以申请用这个资金帮助企业过桥贷款,偿还基金,因为是特殊时期。现在大家可以向当地的管理部门,一般是在市工信局,从县的工信部门向上申报,这也可以进行利用。
这是咱们基本的政策。
佳木斯加工型企业,贸易企业合作社都很多,尤其是新粮马上即将收购和开始,融资难,贷款难比较突出,请韩局长给这些企业,应该是政府方面给什么政策支持,企业自身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条件?请韩局长也给再解读解读。
第三,这个企业要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要把自己的品牌意识做强。
非常感谢韩局长的精彩解读,企业授信按照韩局长的解读去努力。
刘清泉:
五常市政府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作为一个基层的种植者,一名普通的代表,我有所感受。首先,我们在种子的提纯复壮方面,5优稻4号,在龙凤山地区、在海南在各个民营产区都在做提纯复壮的工作,今年的稻花香是倒伏最轻、品质最好、出米率最高的一年,可以看到这种成果。我们对于水稻两病的防治,特别是通过生物技术,生物农药来治理,也是由财政出资。我们对于水稻从种到收的这种溯源,通过物联网确地、确人、确技术、确过程,到最后能够向市场推出我们的服务和二维码,都可以看到市政府为之做出的努力。
第二个方面,今天对五常大米的制假,能不能换一种角度?比如说我就从五常来,大家可能是不太相信品牌,不太相信渠道,但是他相信五常人,就是因为我是五常人,我是五常种地的人,所以大家相信通过我是可以买到真正五常稻花香的,应该让我们有所启示。如果说我们成千上万的刘清泉,我们种地人可以联合起来,可以跟企业绑在一起,真正的五常米就不用绕过稻伢子、米贩子和经纪人,我们农民可以分一块利润,我们企业可以保真,我们在市场上才能够真正有竞争力。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我说首先农民已经有了这种市场意识,他在种的时候知道要种好,因为种的那一天他就为了卖。所以大伙看到人工插秧是要超过我们机插3倍以上成本的,他一直都在用人工。我们在管理过程当中,他要使低氮的肥,有机肥,饼肥和生物肥,通过喷叶面肥提高品质,为了销售。今天我们五常的稻农正在收获,它和佳木斯很大的区别还是停留在刀耕火种年代,苗药、镰刀,男男女女下田,打捆、码垛、晾晒、自然风干,450块一亩,不算脱粒抢运,这样的高成本就是为了市场上卖高价,五常的稻花香目前的水稻价格定单2块7,个别可以达到3元,是我们普通圆粒粳稻保护价的2倍。
非常感谢刘书记,他从种植产业化,市场意识,以及政府投入了很大精力和支持,都给各位企业家进行了解读。谢谢刘书记。
前面两位嘉宾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地方对于粳米市场的一些看法和政策导向,那么下面我们换个视角,我们请下面的三位嘉宾,嘉宾是产业的代表,也是国内粳米企业的领军企业,有请几位嘉宾从产业角度剖析一下2020年国内粳米市场供需格局以及价格走势,下面有请全国人大代表鸿源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斌作为农民的企业家,也是搞粳米加工行业几十年,请你帮我们介绍一下当下的粳米加工行业是什么现状?你对未来行业的格局是如何看待的?下游还有哪些产品有机会还有亮点?有请。
孙斌:
谢谢主持人。
谢谢孙总,刚才孙总是打土豪和引进土豪和刘书记观点不同,我个人的观点,改革开放40年,现代化、市场化程度现在已经是非常高了,具体怎么发展,现在黑龙江省大米加工企业上千家,品牌几百个,知名品牌不太多,所以说你怎么发展?还得结合你本行业,本地域,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我想刚才孙总总体来讲对粳米行业格局和下一步的走势和下游产品的发展,给大家进行了他的初步判断,也谨供大家参考。
益海嘉里作为国际四大粮商之一,在粳米领域有相当的话语权,下面有请益海嘉里米业事业部高总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加工粳米的利润如何?南方粳稻已经是陆续上市,农民惜售情绪比较重,东北地区粳米上市后,你认为企业以什么价格收购是相对合理的?谢谢高总。
高磊:
谢谢主持人。大家下午好!
第三点,想要增加企业的利润,把整个产业链做长。刚才孙总也谈到了大米的产业链的问题。举个例子,可能咱们卖一吨大米,赚一百块钱,那么我们在佳木斯的米厂,除了加工米以外,还把稻壳发电,可能又赚100块钱。米糠榨油,可能又赚一百块钱。稻壳发电之后的碳黑,我们加工成轮胎的填充物,可能又赚了几十块钱,这样综合加工起来,粳米的利润还是可以的。就是要把整个产业链的链条做长,我就谈这么多。
高总,再问一个问题,尤其是我省的大米加工企业,像大型的中粮、益海嘉里、北大荒或者是等等有一些大企业都很大,对延伸产业链条没什么问题,因为资金比较雄厚,技术力量也比较雄厚,对中小型米业您再给我们提点见解?
个人提一点看法。因为现在随着90后,00后成为家庭的消费主力,原来很多人认品牌或者说是购买一个知名商品的观念也在发生一些变化。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路,会选择一些在我们看来叫“小而美”的产品,所以说一些小的企业,一方面可以做一些“小而美”,迎合消费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像刚才韩局长说的,也可以跟大企业结对子,在大企业链条厂,在每个链条赚自己该赚的钱,也同样可以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非常感谢高总对我们这方面精彩的解读。北大荒品牌价值已经突破了千亿元,那么在国内疫情持续,国际粮价高起上行的大的背景下,国内大米的价格是否会受到提振?下面请北大荒任总给我们做一下解读,大家欢迎。
任学礼:
主持人和大家下午好!
北大荒大家都不陌生,可能跟在座都连成了亲戚,因为北大荒集团的前身农垦总局就最早发源于佳木斯市,我记得在火车站对面。北大荒品牌价值今年在8月份评定的时候达到了1028.36亿,这个品牌价值对北大荒人来说是非常振奋的,也是激励着新的一代北大荒人向前继续发展。
刘阳:
谢谢主持人,我们卓创资讯是代表中立第三方,我们是恪守中立专业专利的原则,致力于为市场提供专业分析和客观的报道。对国内的稻米的供需格局,从粳米的角度,包括上午刘老师和韩总都进行了分析,我想从国内总的格局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看国内还要站在全球的角度,全球的大米产量据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是在4.98亿吨,国内大米的产量接近1.5亿吨。所以说从这个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占到全球的接近30%的比例,可以说我们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稻谷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同时,也可以说我们也是最大的进口国,当然我们进口的依存度,从19年的数据来看不足2%。可以说我们当前国内的老百姓是把粮食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人手中,2020年数据来看,现在还是预估,整个来看格局应该是变化不大。所以说从全球的角度讲,当然有一些变化也会对我们有影响,但是整体影响不大。
再回归到国内,看国内的供需情况,产量19年数据统计,稻谷的产量接近2.1亿吨。当年的进口和出口基本上是持衡,所以我们当年的产量加上当年的进口,减去出口,也就是说当年的新增基本上接近2.1亿吨,2.09亿吨的数据。我们的需求据卓创资讯统计,包含食用,工业用和饲料用以及损耗和其他,这个数据统计接近2亿吨,这是19年的情况。所以说从数据简单对比一下,当年的新增基本上和当年的需求持衡,或者说略有富余。今年数据来看,包括以上几位嘉宾都谈到了,今年产区的情况,产量基本上又是一个丰收年,变化不是很大,需求方面,今年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应该是略有减少,我们的餐饮业还是受到非常大的冲击,所以说食用这块需求是有所调减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的供应,当年的新增和当年的需求预计差值会更大,也就是说我们富余会更高。我们知道,除了当年的新增以外,还有长备的储备,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库存,包含国家的储备,地方的储备,还有社会性的储备库存。当前统计的数据稻谷库存量接近1.5亿吨左右,所以说当年的新增和当年的需求基本是持衡,甚至是有负的情况下,我们长备的储备库存可以说为我们国内的粮食安全又增加了一个砝码。
另外,国家在稻谷的种植,包括收储相应的政策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在种植方面有水稻的种植补贴,耕地力保护补贴。在收购方面,有托市收购价作为托底的支撑。所以说以上的政策,一方面保护了老百姓种粮的利益;另一方面保护了老百姓种粮的积极性。可以说当前的粮食安全是有保证的。今年,我们知道2020年全球新冠发生以来,特别是4、5月份以来,国际上部分的国家对我们农产品的出口,像稻谷和小麦等等一些粮食的出口,都有一些限制性的政策,这一度增加了国内外大家对粮食安全的担忧,通过刚才以上的数据对比,我感觉大家不用担心,咱们的饭碗是有保证的。当然我们也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做到开源节流,特别是节流,坚决的杜绝粮食浪费,这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
简单的谈了一下整个国内供需格局的情况。
第二个方面,就是小麦和玉米主粮价格的提升,相对来说对稻谷也有一个利好的支撑。即便没有拉动,但是我感觉支撑应该是有的。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可以多交流探讨。
非常感谢刘总对我国稻米市场以及价格走势的预判,供大家参考。
由于今年前期低温普照对农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后期阶段性高温,其实对我们黑龙江的粳稻来说是一个利好趋势,但是最后由于三场台风的影响,我们部分产区稻谷在没有完全成熟前就发生了一些区域性的大面积倒伏。但是总体上对我们品质,由于后期多雨,阴雨天气,有的品种在杆上,站杆就发芽,对产量和质量都相对的有点影响。
但是总体上今年我们分析,由于台风的影响和连续的降雨,增加了稻谷秋收的成本,同时由于秸秆禁烧,又增加了秸秆处理方面的成本,农民在稻谷的价格销售上期望值相对较高,所以说今年农民惜售,就像上午老师讲的,应该是达到极点了。另外受玉米和大豆小麦价格上扬的拉动,我站在个人的角度分析,综合上述因素,今年我们的粳稻米,稻谷的价格会有一定的涨幅,具体涨幅多少,当然作为农民来讲是期望值高一点。如果说不涨的话,相对会打压明年农民对稻谷种植的积极性。因为他今年的投入相对高,特别是秋收这项成本,我们分析一亩地得增加30元左右的成本,这是最低的。另外据气象预报,10月4日还有一场雨加雪,现在农民最担心的就是这场雪千万别下,如果说三场台风再加上一场雪,会造成农民秋收的负担加重,更别出现雪压稻的情况。所以说还有一些不可预见的后秋的趋势,总体加在一起,我认为稻米趋势应该是涨价,刚才几位专家都分析了,由于国外现在禁止出口,我们也进不来,虽然说我们库存量比较大,但是按照长期的粮食安全来讲,国家会加大库存收储的力度,也会拉动稻谷的市场。稻米的市场刚才几位专家也分析了,前期会略微高起一些,但是我认为还会是持续稳中增长。
谢谢。
各位同行业的还有企业领导都分析了稻谷发展趋势,实际分析发展趋势就是每个企业在做今年收购计划或者是收购量,做仓储计划的一个前期判断,做一个支撑。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我们大概十天前就已经召开了集团收购秋季水稻的预备会议,已经做出了一个预判。今年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说今年的收获期迟后了大概是10天左右,按正常说我们十一应该不休息,按照去年十一就应该大量开始收购了,现在没有办法,只有在西部先行收一些长粒,我们基本上会在10月15号,在大量收割期的时候在东部地区进行圆粒米和长粒米的大量收购。我们要开始建立自己大量的库存,也就是说我们在11月份要拉起一个收购的高峰,12月份基本上要完成自己收购量的70%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