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户的角度来看,今年的小麦价格是较低水平的,多地收购价格在1.2元一斤左右,即便是较为优质的小麦也很难超过1.3元。当然,更低者如河南、安徽等地的"芽麦"仅有8毛左右,不达标的甚至低至4毛左右,今年的种地农民想要赚钱可以说难度很大的。
2022年价格为何如此高?
关于今年小麦价格低的原因有很多说法,这里就要说一下去年小麦价格为何会大涨,这里围绕3个方面浅谈一下。
第一、国际局势
2022年4月之后小麦价格节节攀升,这是与当时俄乌冲突高度重合的,俄乌冲突的地缘关系变化以及全球疫情影响,国际粮食流通受阻,尤其是小麦主要出口国乌克兰以及俄罗斯,全球市场小麦紧缺,饥饿人口迅速攀升,从而推高了国际粮价,而国内价格也是随之暴涨。
第二、市场情绪
市场情绪虽然不能主导价格但却是价格上涨的助推剂,买涨不买跌、卖跌不卖涨,很多人都是如此,因而价格上涨直接阻断了农民卖粮的热情,粮贩收到粮仓也是闭库不卖等着粮食价格上涨,进一步抬价了小麦价格。
第三、市场需求
而这都和市场供需有直接关系,疫情、俄乌冲突、饥饿人数等等无论是网络还是民间都在谈论粮食安全问题,再加上国内耕地整治,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于是囤粮屯面成为了一种现象,市场需求大增,面粉厂加价收粮,小麦价格才会突破1.6元每斤。
2023年怎么就低至如此?
然而小麦价格任谁也不会想到在去年1.6元的高位之下一直跌到如今的1.2元左右,市场价格乱象也不断演变,1.38元的有、1.35元的有、1.3元、1.2元一直到三五毛的,为何会如此?
除以上外,还有和小麦去年播种量上涨有关,预期小麦产量增加,供应增加、需求减少、消费降级,小麦价格必然下跌。
而杂乱无章的价格让农民也是慌了神,价格跌跌不休导致农民只想把手中的粮食赶紧卖出去落袋为安,不然一场大雨可能就是颗粒无收,这也反映在近几天的收割速度之上,很多村子基本上都是一天之内全面收割完毕,农民排队卖粮,一如当年的交公粮,都想尽快把麦子卖出去。
6月之后价格或大涨,早卖都要后悔?
然而面对农民积极卖粮、无序卖粮乃至恐慌卖粮的状态,有不少分析大师却劝有条件的农民可以先等等,预期6月之后小麦价格会大涨,并称卖早的要后悔,主要有几大原因。
首先,2023年的小麦减产是极大概率的事件。虽然这些年数据一直是18/19连增,但是数据未必准确,农民自己的感受才准确,去年小麦价格高播种面积增加也许是事实,但是今年不仅是河南、安徽等地经历了烂场雨,不少地区也是如此,这些小麦大多都进入了饲料以及化工厂。
产量低是一方面,目前的价格错乱也是一大主因,当市场上的芽麦渐渐消失之后,价格将会逐步稳定,前期农民慌忙卖粮,后期大量的粮食进入收购商手中,这时候市场已经是粮贩子说的算了,而这些人都是要赚钱的,锁仓静等价格上涨,也许今年小麦的价格是有可能再次突破1.6元的。
而这也从这几天的市场慢慢清晰,毕竟大量的芽麦以及减产,优质小麦大幅减少,价格攀升是必然,当价格上涨之后市场必然再次追涨,所以对于价格是极大的支撑。
那么,目前正在收粮的你怎么看呢?私以为,对于农民来说人均耕地较少,即便大涨2毛钱一亩地不过多了100多元,再去掉一些损失可能一百都不到,所以大多数还是落袋为安为好,而种粮大户如果,没有存储条件同样也是收割就出手,因而今年的粮食价格上涨只与粮食收购商有关,去年赔的钱今年或许要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