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内容提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指所有以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的资本,它已成为中国继房地产、股市之后投资的又一个热点,成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金融工具,它能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机地与过层次市场对接起来,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并为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创新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入我国市场,也随之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缺乏配套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律法规、退出机制不健全、缺乏合格的人才和高素质的管理团队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介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概述,理解其基本的理论知识

2、,然后根据在近几年的现状指出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具体的对策。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现状;问题;对策一、什么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点(一)什么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简称(PE)是以非公开的要约形式,向少数的机构或者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建立一个资金池,然后向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在该企业价值升值后,通过被投资企业上市、并购转让或者管理层回购等方式退出该投资企业,从而获利的金融活动。在这里,我采用了动态的概念,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定义为一种活动,而相对于动态概念的静态概念,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则是指前述概念中的资金池。简单地说,私募股权投

3、资基金就是找几个有钱人,凑一笔钱进行投资。原因主要是,单个人进行某项投资项目的投资经常会在资金能力上不足,或者是想少承担一些投资不利损失风险。从法律属性及其角色功能来看,私募股权基金系以私募方式募集、由专业的基金管理人管理,且主要投资于私募股权市场的一种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资金投资形式。在这里,私募和“公募”是相对的。顾名思义,私募就是“私下募集”,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它不能像证券市场上的公募基金那样,通过媒体宣传、发宣传材料、宣传以往业绩、开研习会等方法和形式公开地向社会募集资金,而只能非公开地向有限的机构或者个人投资者进行募集。通常来说,这些机构或者个人投资者是专门投资这类基金、有着

5、金的特点1.在资金募集上,主要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或个人募集,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另外在投资方式上也是以私下协商形式进行,绝少涉及公开市场的操作,一般无需披露交易细节。2.多采取权益型投资方式,绝少涉及债权投资。反映在投资工具上,多采用普通股或者可转让优先股,以及可转债的工具形式。PE投资机构也因此对被投资企业的决策管理享有一定的表决权。3.一般投资于私有公司即非上市企业,绝少投资已公开发行公司,不会涉及到要约收购义务。4.投资期限较长,一般可达3至5年或更长,属于中长期投资。5.流动性差,没有现成的市场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出让方与购买方

7、封闭型投资公司。该公司以解决美国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新设企业和小企业融资困难为基本目标,并为这些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商业经验,创始人RalphFlanders是波士顿联储的主席,他的合作伙伴、共同创始人GeneralGeorgesDoriot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另一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1958年诞生的小企业投资法(SmallBusinessnvestmentAct)并催生的一大批小企业投资公司(SmallBusinessInvestmentCompanies,SBICs)。SBICs的发展、政府对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以及降低风险资本收益税等一系列做法,直接刺激了美国风险投资市场的蓬勃发展。

8、微软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等一大批未来叱咤风云的企业都受到了风险资本的支持。2、黎明前的黑暗: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标志性的事件是有限合伙制的诞生。1940年颁布的投资公司法(InvestmentCompanyAct)中规定,公开交易的投资公司管理人员不能获得期权或者其他形式的与业绩挂钩的收入,而这些投资公司管理层的工资明显与其辛勤劳动不成比例。为了规避这一不合理的现象,有限合伙制此时诞生并作为新的组织形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此外,1973年诞生了一个行业组织: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行业在也此时遇到了发展的瓶颈。1969年,美国国会将长期资本利得税1由29%提高到了49%,给风险投资行业带

12、场一共发生了363起案例,远远高于2009年的117起,投资的行业范围也更广泛,涉及到23个行业。从投资案例数量上来看,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的案例数量最多,达到了55起;其次是清洁技术和机械制造,分别为31起和29起;而食品&饮料、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和医疗健康也都在20起以上。从投资金额角度分析,机械制造、互联网、连锁零售、生物技术/医疗健康、金融和农林牧渔的投资金额比较高,特别是机械制造和互联网,都超过了1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的多项关于产业振兴的前瞻性的引导政策,使得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清洁技术、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的投资情况较往年

13、有了较大突破,使得投资的热点不仅仅拘泥于传统行业。3.退出方式相对单一,以IPO为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主要包括:IPO,并购和破产清算三大类。其中并购部分按照出售对象又可细分为出售给其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出售给战略投资者和管理层回购。破产清算是失败的退出方式,这里主要分析IPO和并购。IPO一直以来都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的退出方式,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低谷期、2009年的恢复期,2010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背景中国企业IPO数量显著回升,共221家,占总IPO数量达到了46.43%(221/476),合计融资金额395.12亿美元,占总IPO规模的37.

14、5%(39512/105354),其中境内共有149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的企业上市,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机构支持的上市总数的67.4%,合计融资266.52亿美元,刷新了2007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融资191.00亿美元的记录,更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的企业愿意选择在境内市场上市。创业板自开闸以来,已逐步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重要渠道。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背景的并购案例持续增加,特别是2010年达到了91起,涉及并购金额与2009年同比基本持平,占市场规模较小。总之,在目前的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无论是从数量角度(上市221起;并购91起)还是从规模角度(上市395.12亿美元;并购6

15、3.64亿美元),IPO退出同样也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首选的退出方式,这种状况不仅有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共性的的原因,也与创业板的推出和国内场外产权交易市场不活跃有直接关系。4.中资投资机构日益壮大。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初期,境外私募股权基金无疑是主力军,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远远超出本土性质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然而,随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财富神话的不断深入人心、国内金融管制环境的相对宽松、国内富裕阶层的形成以及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等多种因素的叠加,近年来我国本土私募股权数量上来说,中资机构已经和外资机构不相上下,中资基金投资案例数量自2009年起已经超越外资基金,成为中国PE投资市场

17、的状态: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虽对非公开发行证券有所规定,但显然并未将PE等私募形态基金纳入规范范围,而现行证券投资基金法也不涉及私募形态基金。2.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订虽然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发展提供了些许法律支持。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订均为近些年,一些细则并没有出台,影响了法规的可操作性。例如,尽管合伙企业法已经出台,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配套措施还分散在多个部委管辖范围内。如果要设立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需要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又如,由于我国没有个人破产法,基金经理个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带来的压力又过大,给合伙企业法的实施带来障碍。再比如,我国商业

18、银行法限制了金融资本进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金融分业经营也使得大量成熟的金融资源不能进入这一领域。3.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发展中依然面临工商注册、税收缴纳、资金募集等多方面障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依然缺乏一个统一、具体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去支持和引导其发展,而且无法准确界定政府在发展PE中的角色定位,中央和部分地方政府对PE市场干预力度过大,从而影响了PE业务的健康发展。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缺少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二)监管机制责任不到位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涉及募集资金和投资活动,触及面比较广,涉及部门比较多,这其中包括了发改委和银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在这种以机构监管

19、为主的分业监管制度下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相互重叠或没有明确划分。作为我国首次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予以规范监管的尝试,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于2011年1月1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试点地区股权投资企业发展和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试点地区”资本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基金类股权投资企业(包括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契约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因不具备企业组织形式而不在其规范范围之内),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向发改委办公厅履行备案义务,但是,上述通知的规范范围仅限于“试点地区”的“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法律层级及实际规范范围均有一定局限性,实施效果也仍有待

20、于观察。总体上,目前,我国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尚不存在统一的监管机制安排,有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机制还存在着监管理念上的争议、监管法律基础缺失、监管主体尚不明确、具体监管机制设计不够完善以及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边界有待区分等主要问题,实务上也因此产生了诸多困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三)私募股权投资重点领域主要为传统行业国外经验表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创新产业。但在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足以及知识产权制度尚未健全,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侵权行为比比皆是。因而,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分布于传统行业,而富于技术创新的高新技

21、术产业则相对缺乏资金,不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极大地遏制了私募股权投资创新产业的动力。(四)退出机制不健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过程可以简单的总结为:选择一一投资一一管理一一退出,其中退出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行机制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了IPO、柜台交易、产权交易、并购市场、资产证券化等无缝链接的资本市场,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了发达的退出渠道,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我国,企业通过主板IPO是股权投资退出的首选途径,但是毕竟私募股权所投资的绝大多数企业很难达到主板上市的要求,尤其是创业板直到2009年11月2日才推出,使得之前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23、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十分不完善,各级政府在资本市场的定位不明确、缺乏统一监管和完善的政策体系等,这些也都是造成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渠道狭窄的原因。长远来看,上述原因都十分不利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五)缺乏高素质PE专业人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货币资本高度结合的产物,人力资本的获取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效运作的前提。由于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刚刚起步,缺乏充分的实践因此具有现代意识真正懂得私募股权投资运作的投资家极少。另外,具有战略眼光且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创业风险企业家的缺乏也制约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私募股权基金运作需要高水平的团队管理才能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

28、对象、同股同权的理念等应予以修订;在证券法方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根本不在证券法的范围以内,这意味着除非以股票的形式出现,私募股权基金并不属于证券,投资者的利益也无从得到证券法的保护;最后应取消或修订贷款通则,放宽商业银行的贷款限制,为并构型私募股权基金增加举债渠道。总结来说,我国应尽快出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以此明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地位和发展思路、监管原则和主管部门,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部门可靠,解决对股权投资基金长远发展的制度安排问题;进一步明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工商注册、监督管理、资产托管等方面的规程,解决私募基金发展中的困惑;明确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者等各

29、方主体的进入门槛,规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行为;适当降低各种形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率,出台鼓励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为中国特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从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经验看,知识产权保护得越好,技术交易市场越发达,该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就越强,创新型企业就越多。我国应鼓励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私募基金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鼓励基金管理机构积极开展新兴行业研究、业务研究和新型产品研究,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大量的创新型企业的存在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借鉴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制定旨在推动技术创新型

30、企业发展的政策,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资源,将技术创新市场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并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三)建立多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私募股权投资的健康发展要进入良性循环,就必须有畅通的退出渠道,否则就无法获取高增长阶段的高利润。具体来说,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通道应从两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是建好创业板,为创业风险投资基金IPO退出搭建良好平台。对于尚未上市的创新型企业来说,通过上市,特别是在上市资格和标准相对宽松的创业板上市是提高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回报率的重要途径。创业板的上市对象应选取那些具有高成长性和高增长潜力的实体类

31、中小企业而非传统产业或经过虚假包装的企业,同时要实行较主板市场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保荐人制度以确保市场信息真实准确以及上市公司保持较高品质。其次是尽快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使之与目前资本市场较低层次的代办转让系统衔接,为私募股权基金收购退出提供良好平台。产权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冲破部门分割和区域分割,建立体制合理、规则健全、通畅有序的全国产权交易市场。也可通过国际合作方式,将我国产权交易引入国际资本市场、将境外产权转让引入我国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企业产权的流转服务。简而言之,要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使各类产权都能够找到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的流通市场。主板市场

32、、二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以及一般产权交易将共同构筑中国的多层次产权交易市场,使得不同质量、规模、风险度的创业企业都能以合适的方式实现产权流通,并为创业企业提供了一个升级或者降级的阶梯,不进则退的机制促使创业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完善产权交易体系,为私募股权基金建立顺畅的退出通路。(四)大力培养合格的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基金回报率的高低。只有高素质的基金管理人才才能建立良好的声誉,进而吸引更多的资本投资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来。因此,针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其一,我们可以从国外金融业从业市场引进从事股权管理的人才,组

THE END
1.查看详细信息分享到: 努力加载中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1c834ede4fe1a72d8f408.html
2.公募基金"贫富差距"太大,中小基金规模困局怎么破?业内这么建议此外,有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监管方面对小基金公司尽管会尽量公平,兼顾到各类规模的公司,但“存在大公司的产品申报批复的速度较快,而小基金公司批复速度相对较慢”等问题。 新基金公司或亟需政策扶持 接受采访的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如果线下结算方式没有改变,线下渠道就很难跟中小公司深度合作,仍然会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8115550077955710&wfr=spider&for=pc
3.我国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篇(全文)我国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大规模的资金和活力,成为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条件。同时,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的进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uifd3mx.html
4.我国私募基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前,私募基金已成为证券市场的热点,本文从实务角度对私募基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对投资基金立法以及规范私募基金有所裨益。 目前我国“地下私募基金”处于无序状态 目前,我国“地下私募基金”处于无序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主体不合格。 https://www.fwsir.com/jj/html/jj_20061122222540_2994.html
5.我国私募基金存在哪些问题?律汇网汇集专业凝聚实力我国私募基金存在哪些问题? 第一,法律规范缺失,合法形式与非法形式并存,不利于监管。如上所述,私募基金在我国处于虽无明确的法律定位,却在证券市场一直实际存在的尴尬境地。现在,我国私募基金的组织形态多为信托型契约式,其表现形式众多,主要包括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信托公司集合资金http://m.lhw001.com/nd.jsp?id=454
6.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某种程度上说,体制方面的问题是造成我国资本市场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体制滞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竞争机制失效、约束机制弱化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1)竞争机制失效。在上市公司中,首先缺乏产权关系明确的市场主体,其次缺乏竞争机制形成的市场价格,导致资本市场不能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行政机制在一定程度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314/22/83659_2810217.html
7.我国私募股基金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退出方式等方面描述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现状:通过介绍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程度高的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提供借鉴;找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在监管和法规以及外资投资监管、行业建设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经验,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以期能为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的快速、健康http://sjk15.e-library.com.cn/D/Thesis_J0008421.aspx
8.我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策趋紧等影响,在运作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须理顺,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 1) 金融监管政策趋紧导致基金募资困难。2017 年下半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等陆续出台一系列 政策措施,着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加大金融去杠杆力度,市场流动性逐步趋紧。特别是 2018 年 4 月http://sass.cn/109001/59147.aspx
9.中国公共招聘网截至2017年底,保险类投资管理人投资资产金额占比55%,基金类投资管理人占比37%,证券类投资管理人占比8%。 问题 法人受托机构、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之间的分工合作模式有待优化 结合基金管理制度要求和市场表现,从计划管理治理结构角度看,法人受托机构、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三个角色之间的分工合作最优模式是怎样http://www.job.mohrss.gov.cn/rdzx/85333.jhtml
10.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然而因多种原因,矿业工程活动在为我国创造巨大财富同时,也诱发了让人十分痛心的严重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5大类型:“三废”排放、地面变形、采掘导致含水层结构破坏而诱发矿山排(突)水、供水、生态环保三者之间矛盾、沙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此外,在矿区建设规划与设计、矿山运营管理、矿山企业文化与诚信体系http://m.tanpaifang.com/article/84120.html
11.我国股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关注我国股市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带来的问题。 第一,照搬国外做空工具,加剧了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不公平。我国股市目前还不成熟,不能简单效仿国外发达市场股市的做法,如在我国散户占主体的情况下,照搬国外做空工具。大股东转融通、基金转融通、股权质押、股指期货、期权等,各种金融创新。这些工具对于广大https://www.ifnews.com/news.html?aid=586380
12.产业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docxPAGE PAGE 1 产业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产业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梁倩 在经济新常态化进展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渐渐转变成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科学整合产业结构。在基础产业进展的过程中,产业投资资金发挥了主动的作用,使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全面的表达。本文深入地探究了目前产业投资基金进展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07/710603415200410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