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村

前言世界上有了人类便有了文化,文化是人类从适应到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三者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

大乐居村是彝族聚落,在人、文化、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微地域文化系统。

‘大乐居村隶属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位于昆明市西部,距昆明市4JD多公里,是典型的彝族聚落村。

大乐居海拔2000-2400米,聚落分布于山地坝子内的小山上,其相对高度为100米左右,地貌类型属石灰岩山地,气候为暖温带,植被以次生林为主,有少数滇青纲、栎、栲,属落叶阔叶林,土壤为黄红壤。

该区主要河流为豹子箐,民居建在山坳间小坝的山地阳坡,居民为彝族,大约100多户,600-700人。

该村落呈东北——西南走向。

一大乐居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它由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

(一)大乐居物质文化景观1.聚落布局该村空间层次的划分,清楚地体现在聚落布局上,以取得最好的环境对应和心理安慰。

同时还要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以及防御械斗能力。

“上面宜牧、中间宜居、下面宜农”形成彝族聚落布局的显著特点。

这种布局充满着一种有机的自然主义色彩和精神,充满一种内在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源自它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协调和统一,使聚落与自然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大乐居村坐落在山区小坝的山坡偏下之处,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有一定的相对高度,视野开阔,这种取中的布局有利于农业和牧业的发展,同时离水源较近,符合彝族传统的心理特点。

大乐居村无寨门和中轴线,但是它有以本主庙和西华寺为主的中心点,在此,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通往中心点的道路与本村其他路面相比,显得较为平坦宽敞。

2.建筑风格“一颗印”是大乐居彝族的显著建筑风格。

它由土掌房围合封闭的形式与坡顶建筑相结合,同时吸收了一些汉族民居建筑特色。

院落由正房及耳房组成,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方正如印,故称“一颗印”。

通常正房三间,两边为耳房,均为二层。

正房对面是大门,与耳房紧密相接,结构紧凑。

“一颗印”建筑平面紧凑,属于我国最小的四合院,即山地四合院。

此外,“一颗印”民居的适应性较强,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全是当地产的天然材料,如土、木、石、草、谷糠等,使建筑成为自然环境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建筑在拙扑中透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3.土地利用方式大乐居彝族的土地利用,充分体现在聚落布局的“上面宜牧,中间宜居,下面宜农”的特点。

这样很自然地将土地空间划分成三个层次:坝区临近水源,聚热条件好,土壤肥沃,宜从事农业生产,大乐居村民把坝区辟为农田,种植水稻、蔬菜;近坝山坡为民居建筑;“上面”一般是果林地、玉米地,离村寨较远的地方则辟为牧场。

寺庙建在村顶中央,民居以此为中心向两边排开。

本村目前用的是自来水,在没有装水管前,使用的是用石头砌成的的蓄水池里的天然地下水,当地人称为箐箐水。

(二)非物质文化景观1.生活方式大乐居村民的饮食以米饭为主。

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饮茶多以小罐烘烤至脆香,再人沸水,其味香浓。

大乐居彝族有一日三餐的习惯。

在大乐居村中的劳动分工似乎约定俗成,有男子、女子和老少之分。

成年男女一般吃过早饭便出外劳动,男子进行重体力劳动,女子进行轻体力劳动,而老年和少年进行辅助性劳动。

2.风俗习惯大乐居村是以“一颗印”为中心的父系制大家庭,家族姓氏以李姓为主,其他还有金、毕等,同时又以大家庭为中心分为许多小家庭,即儿女结婚后,在家庭内部不另立门户,但是经济独立,财产私有,表现为一户多灶,分灶而食。

姻婚是一夫一妻制,婚恋自由,并且能与外族通婚。

解放前有抢婚习俗。

在丧葬方面,一般为土葬。

大乐居村的节庆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节日为主,根据对大乐居村一位老人的调查得知,该村在节庆方面与其它地方有不同之处,表现在,本村一年只在农历七月半上一次坟,而清明节却是本村青年男女自发组织各种娱乐活动,为青年的自由恋爱创造机会。

’3.宗教信仰大乐居彝族的宗教信仰,从总的方面来说基本上处于原始宗教的发展阶段(本主教),但也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而建有佛教寺庙(西华寺)。

本主教是道教的一种形式,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崇拜对象,本村主要崇拜猪神、鸡神,此外也有图腾崇拜,表现为各家大门上挂有山羊角,以示吉祥如意和辟邪,大门门板上有阴阳八卦图以及“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的字样,以求粮食丰收,牛羊兴旺。

宗教建筑坐落在村顶为本村的中心,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佛教寺庙,下层为本主教寺庙,逢初一、十五村民们来此上香。

庙周围有一片原始森林,其中有一棵参天古树,被视为神树,以代表“龙”,树下有“祭龙”的一块空地。

本村无“毕摩”和“苏业”,即专业的宗教职业者,婚丧嫁娶的择日及吉凶的占卜,需到外村请巫师。

4.语言文字该村老人、中年人在交流中基本用彝族话,而青年、小孩大多说汉话写汉字,彝族文字遗留很少。

二大乐居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首先从环境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来看,大乐居村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建筑风格就深刻的打上了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烙印。

具体来看,该村的坝区水热条件较好,适合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蔬菜;而海拔较高的地方,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多开辟为牧场,为了节约耕地,方便农牧,增强防御械斗的能力,村落就集中布局在近河谷的向阳山坡。

大乐居村彝族“一颗印”的建筑受环境影响也相当明显,是彝族传统的“土掌房”与汉族民居相结合的产物。

这种建筑形式小巧,适应性强,很适合云南的气候和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

其表现如下:第一,该建筑所使用的全是当地的天然材料,土、木、石、草、谷糠等,使建筑成为自然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筑在拙朴中透露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第二,“一颗印”建筑平面紧凑,占地面积小,适应性强。

第三,“一颗印”民居墙身高厚,挡住了高原的强光直射,有利于防风避暑。

接下来,我们就从文化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人手分析大乐居村的文化生态情况。

根据观察我们发现,该村除了其中心点——寺庙周围的森林保护的较为完好之外,其他山地的森林均遭到了破坏,覆盖率较低,多为一些人工次生林。

这种现状说明当地人民的经济活动已经深刻影响到了自然环境。

此外,大乐居村的经济文化活动对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当地的沙场剧增。

根据调查得知,沙场作为该村的集体副业之一,在各家各户的经济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但是,沙场在给村民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环境问题。

由于当地大量挖沙,途经之路到处尘土飞扬,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由于当地人民对植被的乱砍滥伐和对沙石的过度开采,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因为它将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如土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这种短期的经济行为应该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加以控制。

三大乐居文化扩散大乐居村深处昆明远郊,群山阻隔形成一个相对孤立的区域文化系统。

为什么大乐居村会形成一个孤立的不连续的文化系统呢下面我们从该文化系统的文化源地及文化扩散过程来分析。

(一)文化源地据了解该村是从拓东城迁移而来。

公元765年第三任云南王阁罗凤派他的长子凤伽异,经过周密的调查,认为今昆明市南边一带“山河可以作为屏障,川陆可以养人民”。

当年拓东城的范围是:东至今五里多,西至今得胜桥盘龙江岸。

南至今天台,北至今东风东路。

(二)文化扩散过程南诏统一云南后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唐朝先进生产技术与文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及南诏采取大规模的移民措施。

由于诸蛮部落之间交错杂居,在相互的交流融汇中形成了新的人群共同体,即今彝族。

估计大乐居村的彝族先民就是在南诏以后从拓东城滇池边迁移至此地的。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大乐居村很少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而保持了较为完整的地域文化系统。

’四大乐居文化整合文化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也就是地域文化系统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其相互作用过程是文化的整合过程。

大乐居村居民自迁入当地以后就不断与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相互融合,本村居民在宗教、风俗、生活方式、建筑、经济等方面不断受汉文化的影响和限制,形成汉彝文化综合表现的文化系统。

从宗教方面看,大乐居村村顶有两座对比鲜明的寺庙,一为本主教寺庙,另一为佛教寺庙(西华寺)o从中可以看出本地宗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今天汉、彝两种文化宗教信仰并存的局面。

佛教文化深化了彝族文化,同时彝族文化也使佛教文化有所扩展。

从建筑方面看,彝族原始的房屋建筑为土掌房,后来受汉族四合院建筑的影响和传承,形成了适应云南地形气候特征的有利于防雨防寒的“一颗印”建筑。

同时受白族建筑的影响,本村有些“一颗印”房屋外还有挡风墙,酷似白族建筑中的一“照壁”。

可见本村的房屋建筑深受汉、白文化的影响,从而使原始的土掌房有了质的飞跃。

此外在服饰、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也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表现在村中男女老少很少穿民族服饰,风俗及生活习惯也与普通汉族农村家庭相似。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结构多元化,村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村民的意识也产生了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导致村民从原来的聚落迁到坝区,建起砖瓦房、水泥房,结果使得原有的地域文化得不到传承和发展。

.五结论通过对大乐居村地域文化系统的调查分析,下面将对大乐居村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作如下概括:通过对大乐居文化生态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已存在着人与环境的不协调,当地居民乱砍滥伐和过度挖沙这种短期经济行为,从环境保护及景观开发的角度来讲是得不偿失的,应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加以改善和控制。

通过对大乐居文化整合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受到汉族、白族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其原有的地域文化已遭到破坏并呈退化趋势。

这种现象若得不到及时的重视和保护,大乐居村的地域文化将最终消亡。

最后,通过总体分析,我们认为要保护和传承大乐居村的这种原有的彝族地域文化,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去开发,开发时要注意对其旅游环境的改善和聚落原有风俗风貌的恢复与保护。

THE END
1.寻甸:农户专家齐聚洋芋增收添“薯”力日前,寻甸县马铃薯种薯高效生产技术现场观摩暨培训会在该县六哨乡召开,来自省内农技部门及种植大户、企业的相关人员共100余人参会。 寻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县农业生产与马铃薯产业情况后,参会嘉宾实地观摩寻甸县高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马铃薯原原种开放式生产核心示范基地和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16”的种http://www.isenlin.cn/sf_469F688A263542D9B343638E55AB3BB1_209_56FD802C923.html
2.丹文助推种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种业领域专家齐聚云南元谋助推种业新质生产力培育 种业领域专家齐聚云南元谋丹文 第八届科技入楚元谋县专场对接暨招商推介会12蔬菜育繁种面积稳定在9建立适合种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环境 (分别围绕油料作物生物育种 万亩蔬菜选用)9开幕式上,2024种业博览会·日(种子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中新网楚雄”)下称。产业转型的特征日益凸显、元谋县https://bbs.9you.com/forum-189-1.html?a=lists&wapid=618391
3.元谋种博会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元谋县依托独特自然条件和先进种业技术打造的“云南·元谋蔬菜种业博览会”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已成为国内外种业界瞩目的焦点。作为南繁育种基地和国家级制种大县,元谋县在麦类、蔬菜种业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元谋蔬菜种业博览会自2017年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每年吸引了国内200多家企业、科研院所参展。通过举办种https://www.cxz.gov.cn/info/1026/55790.htm
4.呈贡区:党建赋能特色产业促群众就近“就好业”用好党建联建帮带机制,成立斗南花都党委,发挥116家兼职委员单位资源力量,成功吸引536家苗木、盆景、花卉培植户入驻斗南盆景市场,新增就业岗位321个,每年为社区发挥毗邻高校优势,以校地共建为载体,推动云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专家“智库”、大学生党员实践团队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E5OTM2OQ==&mid=2650825374&idx=4&sn=644b27ba3a19f7c66a5f2bf6fa34282b&chksm=8516800a398ae24fb8d6237845410535f185f5f82704e2b05657a352c5e4bdb773d68f211a39&scene=27
5.珠江源农网近年来,马龙区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盘活农村闲置老屋,激活农村“沉睡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居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闲资源”变成“活资产” 马龙区聚焦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网络IP,立足“珠江源头·旅居曲靖”文旅品牌,坚持“农旅产业融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依托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https://www.zynw.com/news/50/39641
6.产业合作曲靖市食用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助力已脱贫地区企业发展在云南省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曲靖市供销社充分利用上海援滇产业项目支持资金建设了曲靖市食用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心积极对接帮扶经营面临困境的云南林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助力企业发展,初见成效。 云南林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富源县墨红镇法土彝族村,今年2月成立,是一家专https://www.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476923
7.中国农资连锁行业现状分析及投资盈利模式调研报告20241.3.2 农资连锁产业链下游分析 (1)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复合肥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2章:中国农资连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7.2.2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产品体系分析 (4)企业供应体系分析 (5)企业连锁店数量情况 https://www.jianshu.com/p/3ae62eb44033
8.商务部2005年度“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优秀试点企业及先进工作者3、贵州开阳县兴合农资有限责任公司 4、贵州麻江县农资日杂公司 二十八、云南省 1、玉溪市百信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十九、陕西省 2005年度“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先进工作者(137名) 一、北京市 1、王文玥 北京市商务局调研员 2、张玉成 北京市大兴区商务局副局长 https://www.cpba.org.cn/page/dongtai/article.asp?id=1134
9.商务部关于表彰2005年度“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先进集体优秀试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一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在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优秀试点企业和先进工作者。 为总结和推广各地一年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经验,学习和弘扬先进,进一步激发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商务部决定授予北京市商务局等113个单位“2005年度‘http://www.110.com/fagui/fagui/law_113239.html
10.价格调研报告范文(精选8篇)另外,年初仔猪价格大幅上涨,对散养户和小型养殖户生产影响较大,导致部分散养户退出市场。但是调研中的大型养猪场存栏增加。确山县三里河乡董庄村小型规模户景金年由于年初气温异常变化和管理水平落后,导致仔猪大量死亡,同时由于3-4月份仔猪价格处于高位,现仅存栏40余头(上年同期存栏200余头),上半年出栏50-60头,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o3e1wwr.html
11.和丽贵到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指导工作和丽贵到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指导工作|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农股份)始建于1952年,是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控股的大型农资流通龙头企业。 历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见证农资行业的变迁和发展。公司年化肥销售总量保持在80万吨以上,年销售总额20亿https://www.ynamp.com/view/yngfPc/1/3/view/371.html
12.两部门联合调研尿素市场和价格情况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原标题:两部门联合调研尿素市场和价格情况 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 央广网北京6月28日消息(记者 杨柳青)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https://news.sina.cn/2021-06-28/detail-ikqciyzk2283894.d.html
13.市市场监管局抢前抓早“农资打假保春耕”全媒体记者 廉红 摄 1月28日,正月初七,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专项执法调研检查组,深入辖区部分肥料生产企业进行执法调研。查看企业资质、检验设备、检验试剂、检验人员配备情况和成品检验记录,对原料库、生产车间、原料采购票据、检验报告和产品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23/02/03/0590650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