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17:17浏览量:【字体:大中小】当前正值农资购销旺季,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资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我中心组织开展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查,主要了解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情况。总体情况是:今年农资市场供应偏紧,农资价格呈快速上涨态势,特别是农药、化肥上涨幅度较大,给农民种粮积极性带来较大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一、当前市场价格情况
如果农户每亩农田购买复合肥30公斤、钾肥10公斤、尿素10公斤,则需支出179元,化肥这一块就比去年同期每亩多支出54元,而粮食价格今年则相对稳定,农民种粮的收益下降较大,严重制约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埋下隐患。
二、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三、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
1.销售市场无序、流通渠道混乱。由于农资市场的一度放开,一些不法经营户唯利是图,不管农资产品质量如何,只要价格低就进货经营,而作为农资主渠道的基层供销社,受市场经营的冲击,来路正、质量好的农资产品反而卖不出去,一些过期、失效农资产品或达不到使用效果的劣质产品也混入这个主渠道,更有个别经营单位为提高所谓的经济效益,也不惜挻而走险,明知故犯经营伪劣农资。
2.监管不到位、打击力度不够。由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多以个体私营为主,而且有的是打着方便群众的幌子沿街叫卖,无证经营、违规销售现象时有发生,给农资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故而打击力度大打折扣。加之农民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消费安全意识不高,一些农民在购买农资产品时,轻信骗言图便宜,从而购得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
1.推动农资向直营方向发展。农资零售商品必须越过上游,与厂家对接才能获得价格和服务上的优势,生产企业也必须向终端靠拢,降低流通成本。农业部门可与化肥、农药生产企业合作,统筹区域内村、种粮大户和合作社的农资需求,通过团购等形式减少中间环节,保证企业利润的同时,帮助农民降低种植成本。
2.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农资市场价格垄断、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农资质量不过关和以次充好等行为,严把质量关,打击无证经营,维护农资生产经营秩序和农民合法权益,确保春耕生产物资安全。
3.及时发布农资供求信息,定期进行价格监测。积极开展农资市场调查巡视,遇有价格异动,及时预警。建立农资储备信息报告制度,争取上级各部门政策支持,加快技术推广,推行农资价格补贴及贴息政策。
4.加快调运效率,尽快开启农资配送“绿化通道”。受阶段性需求上升及随着疫情在全国多点爆发,部分运输节点对提货人和车辆都有防疫要求,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人员、车辆只进不出,整体农资运输受阻,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需及时解决物流运输不畅情况,避免出现农资物质供货不足而引起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