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从农事活动看清明文化课澎湃新闻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较为客观地体现出气温、降水、物候诸方面在四季中的阶段性变化,对于认知天人关系,进而帮助人们妥善安排农业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清明”,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时为仲春与暮春之交,约公历4月5日前后,前承春分,后接谷雨。随着历史的发展,清明又演变为集上巳、寒食等节俗内容为一体的节日,也就成为了唯一被列入中国传统节日的节气。

2022年4月3日,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的农民在田园里种植玉米。视觉中国图

一、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三月清明、谷雨前后是从事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唐代章孝标《长安秋夜》诗有云:“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诗句描绘的就是清明至谷雨时节,随着气温趋升、雨量渐多,日益忙碌起来的田间耕种场景。

清明至,意味着大自然基本摆脱了冬的束缚。然而,前春暖,后春寒,究竟在这段时日及其前后的哪几天耕作播种为宜,则还要视当地以及当年的天气冷暖而定。这在(同治)《增修施南府志》卷十中说得很明确:“农人量气候之暖寒,于此节(清明)前后播种。”而据(光绪)《巫山县志》卷十五载:“巫邑清明时,农人始渍种,谚曰:‘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后。’盖因时播种,早则春寒未除,缓则秧迟。”所谓“二月清明”“三月清明”,是指在公历中日期相对固定(通常在4月4日、4月5日、4月6日间变动)的清明节,在农历中却变动较大,有些年份在二月,如2021年的清明节就在农历二月二十三,也有些年份在三月,如2022年的清明节即农历三月初五。二月、三月之别,也就意味着时日的早晚和天气的冷暖,而这正是春耕播种的重要依据所在。所以,如果逢上寒气犹盛的“二月清明”,最宜于清明后播种;换作回暖升温的“三月清明”,则应在清明前下播。

2022年4月2日,成都邛崃市夹关镇花秋茶园,茶农们正在忙活采摘明前春茶。视觉中国图

二、桑茶采摘、旺麦攒肥的关键季候

清明、谷雨时节,也是采摘茶叶的关键季候。清明或谷雨前采摘的小茶芽,是制作上品绿茶的不二选择,其干尖锐若枪,旁出形状如旗,因称“旗枪”,此称名自唐代起,一直沿用至今。

用清明至谷雨间所采茶叶制成的绿茶,则为“雨前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纤嫩清透,但由于此时气温回暖,芽叶生长得更为肥美,其滋味亦愈发鲜浓而耐泡。(光绪)《会同县志》卷十三曾记载:“谷雨,始采茶,烈火炮制,三炒三挪,再用缓火焙干,味颇香美。”可见,从清明一直延续到谷雨,皆为采茶制茶的大好时节。

在我国盛产的众多茶叶种类中,江苏的苏州东山碧螺春、浙江的杭州西湖龙井、金华婺州举岩、长兴紫笋茶、安徽的黄山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各款知名绿茶也均以明前、雨前茶为佳。其中,长兴紫笋茶更是明确要求以清明至谷雨期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精制而成,只有这样才能臻于芽色带紫、芽形如笋、芽味细嫩、芽香甘冽的极品境界。2011年,“紫笋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4月4日,成都,都江堰放水节拜水大典在都江堰景区宝瓶口旁举行。成都商报张士博/视觉中国图

三、清明时节的收成预判与祈愿

清明前后的许多节日活动、信仰、仪式都与下播希望、祈求丰收有关。蝗灾在中国历史上的爆发次数之频、牵涉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堪称世界之最,不仅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甚至还由饥荒激化阶层矛盾,引发社会动乱。按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的数据统计,秦汉时期蝗灾平均为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则均为2.8年。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时有蝗灾的发生。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许多地方的民间社会素有驱蝗祈丰的习俗活动。而在播种关键的清明前后,这样的活动更显得尤为必要。(光绪)《垫江县志》卷一云:“四月,插秧后,乡农集质,演傀儡灯影等剧,驱除蝗蝻,豫祈丰稔,谓之‘秧功会’。”看来,清明插秧后的迎神赛会,不仅是为了农忙后的短暂休养与自我勉励,更是为了借神祇之力禳除萦绕心头的蝗患之忧。(道光)《宁陕厅志》卷一则云:“(清明)是月,唱青苗小戏,祀土神,以禳虫蝗。”这又是希冀通过祭祀土地神和唱戏娱神的双重方式来驱除蝗灾。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除蝗灾外,就是水旱灾害。晴雨旱涝历来也是左右农事活动与农业收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一面播下种苗,一面憧憬丰稔的清明时节,不仅有以驱蝗为目的的祭祀、文艺活动,也少不了祈求风调雨顺的行为仪式。所谓“水涨清明节,洪水涨一年”,洪水在清明期间的涨歇,对于预判整一年的雨水走势及农作物相应生长状况都至为重要。在浙江地区,还有“清明响雷头个梅”的农谚,打雷落下梅子雨,也就意味着青梅即将上市。清明降雨对于青梅的催熟作用及采摘提示可见一斑。此外,在北方,清明的雨水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但在多雨的南方,晴朗的清明反倒会成就麦子的丰收,所以有农谚云:“清明柳叶焦,二麦吃力挑。”或曰:“麦吃四时水,只怕清明连夜雨。”由此可见,清明望晴占麦的诉求表达也是有特定地域属性的。

四川都江堰的清明放水节正是源出于以上这些节气雨水讯息和农耕文化愿景的传统庆典活动。每逢清明节,人们都会来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首鱼嘴分水工程处,举行砍断连接杩槎的竹索、外江水流入经岁修后的内江的开水仪式。以此盛大仪式,感恩都江堰水利工程一年一度的岁修竣工,并为春耕生产大忙季节的到来赐福。

作为“丝绸之路”的源泉所在,我国传统蚕桑业对维系国计民生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华蚕桑文化积淀、发展的过程中,不少祈愿蚕桑生产丰收的习俗活动亦应运而生,并递相传承至今。而作为采桑养蚕必不可少的起始阶段,清明时节往往是这些活动开展的主要时段之一。

2021年2月21日,民间艺人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直街社区余不弄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扫蚕花地》。视觉中国资料图

四、清明农事活动与禁火、扫祭、踏青节俗的谱系联结及其价值追问

许多地方都有清明“挂青”的说法,又称“挂清”“挂亲”“挂坟”“挂白”等,即将纸幡或纸钱挂于柴棍之上,并插在坟头或坟墓周遭,以行墓祭,是清明上坟扫墓习俗中最为核心的一项行为仪式。有的地方则干脆将上坟扫墓径直、笼统地称为“挂青”。正如(光绪)《大宁县志》卷一所言:“清明前后数日,咸上祖坟,曰‘挂青’。”(同治)《武冈州志》卷二十八亦曰:“三月清明节,设酒馔祭先墓,斩除荆棘,以纸钱挂树,插于墓上,谓之‘扫坟挂清’。”(民国)《沿河县志》卷十三则谓:“三月清明,前后十日各以白纸标挂祖墓,曰‘挂亲’。”(宣统)《永绥厅志》卷六对“挂清”在墓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挂清”的细分与称名绍述得更为详尽:“清明及正月上旬专祭于墓,虽远,哭必尽哀。乡村不知设木主者,四时惟墓祭。其祭新冢,必于春社前摘野蒿,和糯米、杂盐、肉饤煲之,名曰‘挂饭’,又曰‘送社饭’。其祭旧冢,春则清明,冬则除夕,凡祭墓必标纸钱于树竹间,名曰‘挂坟’,又曰‘挂清’,亦曰‘挂白’。”之所以称作“挂白”,盖因俗称丧事为“白事”,所挂之纸亦多为白色或黄白色。

“挂青”的墓祭仪式,历史上南北皆有。现今还在施行土葬的地区,仍有“挂青”之说,有些地方虽已无此确切说法,但类似的习俗形式却依然保存。而除“挂青”以外,将纸钱压在坟头也是不少地方,特别是北方中原地区上坟扫墓、行使墓祭的主要行为仪式。

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认为,民俗事象的存在和发展往往体现出整体与多元、互动与认同相统一的谱系特征。实际上,兼具节气与节日两种文化气质与“文化身份”的清明本身就是一种谱系性的存在,聚敛着文化共生的逻辑力量。时常被遮蔽的清明农事活动与禁火、扫祭、踏青等聚讼不已的清明节俗相辅相成,共同维系着清明的独特文化形态,并在与时代的互动中传承发展,不断激荡出新的民俗义项。因此,在新冠疫情持续肆虐的当下,当我们“遇见”清明,不仅有助于由慎终追远的反求诸己出发,重新审视生命价值的向度,或许也可以从清明农事播下希望、朝向未来的精神意涵中,找寻到春天的希望与奋发的力量。

(作者李柯,华东师范大学非遗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民俗学博士后,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林绿怡,上海市虹口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THE END
1.大雪时节农事忙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雪时节农事忙 文章字数:84 文章浏览数:55 当前正值大雪节气。为确保冬季农业生产有序、高效进行,沾化区冯家镇广大农民抢抓农时,做好农作物的冬季日常管理工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农业生产景象。(通讯员卞俊涵刘学摄影) https://epaper.binzhouw.com/bzrb/20241209/html/content_20241209004002.htm
2.惊蛰到农事忙中国青年网惊蛰到农事忙中国青年网 3月5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万家庄街道五洲村“油稻稻”三季轮作基地,农民驾驶农机耕田(无人机照片)。当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各地农民抢抓农时,田间地头呈现繁忙景象。新华社发(何红福摄)3月5日,湖北省秭归县组织志愿者在茅坪镇陈家坝村帮助村民采茶。当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http://www1.jinhuajk.com/pgyy/pgyy/6574.html
3.觅绿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有何内涵”文化中国行丨传统产品,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非遗工坊的内容大部分依托地方特色产业、这需要更多人自觉参与年节活动? 运营等等? 这些年来?组织起来、可以活化乡村非遗,我们有时候不自觉、还是促进经济和产业发展、人类非遗的评审是每两年一次、税收等相关政策上进行扶持。这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社会实践的活动、是一https://bbs.9you.com/forum-239-2.html?id=wap947184
4.清明前后下一句谚语揭秘,春雨贵如油,播种正当时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正是农事繁忙之际,民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用以形容这一时期农作繁忙的景象,具体而言,清明前后,农民们不仅要开始播种瓜类和豆类作物,还要整修秧田,准备春耕春种,至于“鲫鱼抢钩派塌”、“百鱼抢钩”等说法,则更多地体现了清明时节鱼类活跃的景象。 http://www.ytygb.com/2cDB0Df5BB42.html
5.清明意思,清明是什么意思呢清明节气开始之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风,就是被称为“轻化细细”“万顷雪光”的“寿命最短”之花——麦花。柳花开时思亲浓,人们喜欢清明插柳,喜欢吃柳芽,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柳树柳花,或是折柳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清明农事活动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北方旱作和江南早、中稻https://www.rili.com.cn/qingmingjie/101701.html
6.蚂蚁庄园形堂今日答案蚂蚁庄园最新今日答案6.5:民谚“芒种忙,下晚秧”说的是芒种时节的哪项农事活动 答案:插秧 6.5:以下哪一种属于“黑色污染” 答案:废旧轮胎 6.4:护耳小知识:观看演唱会时,以下哪种做法有助于避免听力受损 答案:远离音响设备 6.4:小鸡宝宝考考你:大雨过后,很多蚯蚓会出现在地面,这是为了 答案:维持正常呼吸 6.3:以下哪种食物富含胡萝卜https://m.duotegame.com/mgl/35822.html
7.清明节对应农事活动安排农技学堂大多数水生动物即将进入繁殖期,加强亲本管理,投喂优质饲料,若遇寒潮,加强保温,人工繁殖的工具消毒备用。 以上就是关于清明节对应农事活动安排介绍了,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对应的农事活动有很多,种植户们要做好相应的农事管理。https://m.cnhnb.com/xt/article-119485.html
8.24节气农事活动有哪些小满:小满时节,早冬作物开始成熟。农民购置农器家具,做收麦前的准备工作。小满时节,农民开始套种晚秋作物。 芒种:芒种时节,全县农事活动主要是收割小麦,抢种晚秋作物,管好大秧。此时,农民应加强麦田管理,施肥、中耕。 夏至:夏至是农事很重要的节气,是秋田管理的紧张季节。夏至三庚入伏,伏有30天或40天,分头伏、中伏https://www.da-quan.net/wa/dnhecthyyyhe3ahaynn.html
9.谷雨干什么农事活动3. 插秧,是将这些在临时水沟中培育成熟的秧苗,最终移植到水田中,开始水稻的生长周期。清明倒秧和谷雨插秧的习俗,体现了古人根据自然节令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的智慧。4. 清明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是春耕春播的关键时期。此时倒秧,有利于秧苗在旺盛生长期获得充足的光照和水分。5. 谷雨时节,是 https://hr.gan-ren.com/hc/rtemfserhneccxemnxe.htm
10.清明节可以做什么?清明节有什么习俗活动?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https://m.k366.com/rili/99802.html
11.清明节活动策划方案活动内容(例文15篇)好的策划方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以便制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方案。怎么写出优秀的清明节活动策划方案活动内容?这里给大家分享清明节活动策划方案活动内容,方便大家学习。 清明节活动策划方案活动内容篇1 一、活动主题: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 http://www.xiefangan.com/cehuafangan/5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