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物
候
现
象
中国古代一些作品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01
一候桐始华
一候桐始华,清明来到,白桐花开,紫白相间的小花如铃铛般,清香怡人。
02
二候田鼠化为鴽
二候田鼠化为鴽,田鼠躲回洞穴,鸟儿出来活动。清明之日起,阳气渐盛,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03
三候虹始见
清明时节,雨水增多,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农事农谚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北方旱作和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人们纷纷挽起袖子,卷起裤管,下田抢晴播种早播。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春耕大忙的景象。
QING/MING
清
明
农
谚
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
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清明到,麦苗喝足又吃饱。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
清明喂个饱,瘦苗能转好。
清明谷雨紧相连,南坡北洼快种棉。
清明高粱谷雨谷,立夏芝麻小满黍。
高粱早播秸秆硬,谷子早播多发病。
书籍推荐
主
题
好
书
又逢一年清明,慎终追远祭先人。清明节既是“祭祖节”,又是“踏青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祭祀是一种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与敬重。值此之际,为您推荐有关清明主题书籍,让我们一起以书香寄托哀思,慎终追远,感悟生命的真谛,静待春暖花开。
走到人生边上
著者:杨绛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本馆索书号:I267.1/4727
内容提要:本书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了这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
最美的告别
著者:江珈玮著汤舒皮绘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本馆索书号:B083-49/3111
内容提要:如何面对心爱之人的逝去?在得知家人患病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患者?被通知生命所剩无几时,如何有尊严地、不留遗憾地离开?书中这些临终前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死亡,让离别充满温情和回忆。本书稿的作者为专业的临床心理医师,在癌症病房中看到一则则真实的人生故事。躺在癌症病床上的,有些人淡然面对“生死”,有些人找不到心情与情绪的出口。作者利用自己的专业和经验,帮助这里的人化解自己的情绪,实现自己的愿望,让人生这一阶段能不留遗憾地度过,对于活着的亲属来说,也是一种爱的延续!书中的故事总是充满泪水,但重要的是,我们还有能力把记忆化成力量。
活着
著者:余华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本馆索书号:I247.57/8024\21
内容提要: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别人的看法。《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