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猜,这一斤小麦能卖多少钱?”
【走进乡村看小康·农业高质高效】
把小麦种好不难,难的是如何点麦成“金”?盛夏时节,走进河南延津,雕塑下的“中国第一麦”字样格外瞩目:这里有千亩丰产方实打验收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有全国唯一以小麦为主题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5月24日,国家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的小麦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这标志着该县小麦全产业链实现了一站式服务。“这个平台集农业产业行政审批、产业招商、农业社会化服务于一体。”延津县委书记李泽宙说,平台的启用将有助于延津小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元智是周边8个村子1160户村民麦田管理的“田管家”,一共托管了8685亩麦田。“与各家各户分散种植相比,托管后不仅耕种成本下降,且每斤小麦售价还高出市场价0.15元。”李元智说。
“俺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之所以敢揽规模种植这个‘瓷器活’,是因为背后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个‘金刚钻’!”李元智说,自己托管的土地均在产业园区内,土地成方连片,便于管理。
产业园里的小麦产业服务中心,不仅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技术支持,还为每块麦田建立了“小麦日记”。“小麦日记就是小麦的‘种植指南’和‘病历本’,从播种一直到来年5月的灌浆、6月的始黄、成熟,每个重要节点都有特定方案指导农户,同时记录农户执行情况及各处小麦长势、有无病情等。”李元智告诉记者,“过去‘望天收’,如今的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还有高科技带动,高产稳产十拿九稳。”
“你猜,这一斤小麦能卖多少钱?”村民老杨喜笑颜开,“比市场价翻了好几番!连我这个种了几十年的老把式都没想到。”
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说:“小麦工艺品的附加值也很高,一束麦穗干花在市场上能卖到1.2元,按一亩地所产的麦穗来计算的话,利润最少也有2万元。”
点麦成“金”!延津人最终凭借双手,把神话演绎成了现实。
河南省提出,要立足县域产业,按照主导产业突出、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要求,大力发展“一县一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以规模种养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科技集成为动力,以品牌营销为牵引,推进“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构建国家、省、市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到2025年,创建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特色主导产业的县(市、区)达到100个以上。
“实践证明,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园、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园、农民增收致富的创业园,在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中起到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