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23展望2024!中国农药市场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不确定因素增加...

随着2022年年底疫情的基本结束以及2023年对疫情管控的放开,中国经济也在缓慢恢复,但疫情的″后遗症″、持续的俄乌冲突、中国与美西方国家政经关系趋冷等带来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在不断演进中,这些因素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一定影响。

2023年中国农药市场虽然由于食品的刚性需求受大环境的影响较小,总体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势头,但局部也受到一些影响和冲击,尤其农药市场的剧烈震荡让企业难以把控和看清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现简要分析如下。

2023年中国农药市场简况

1.政策和大环境层面

国家持续推出的对农业的利好政策以及有利于农药行业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法规,尤其持续三年的疫情结束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但受世界变乱交织的影响带来的经济不景气、极端恶劣天气的增多也对农药行业带来一定冲击和负面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有增无减。在政策和大环境层面对农药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生产销售连体包装、套餐农药销售得到遏制。生产销售连体包装、套餐农药仍然是行业普遍关心的热点,对于确实违反《农药管理条理》,以销售套餐农药之名变相搭售推销非防治对象使用的农药产品且与农药减量使用政策相违背行为的,今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农药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整治力度,这一现象也得到了一定好转。

(3)″一品一证″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为了加强农药管理,避免市场的混乱和产品的恶性竞争,农药管理部门将对农药制剂产品登记实施一证一品,这一重大转变也成为今年行业普遍关心和讨论的热点。据农信传媒调研了解,大部分企业对此政策持欢迎态度,未来这一政策的实施或将使农药企业内卷减弱,市场乱象得以改善,但对一些借证代工企业和一些农药经销商的生产经营将带来较大影响。

(5)世界变乱交织使未来发展前景难测。俄乌冲突的持续、巴以冲突的突发以及带来的边际效应将导致更多不确定因素增加,尤其全球经济低迷、欧美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减少、印度农药工业的崛起等势必对中国农药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

2.产业层面

三年疫情带来的农药市场非理性的暴发式增长,也给今年的农药产业带来反噬效应,大多数企业效益处于三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也由于前几年价格的疯涨,使许多企业此期间赚得盆满钵满,充裕的资金也使部分企业对一些热点及过专利期产品盲目投资,使行业内卷内耗更为严重。但也应该看到,尽管今年以来企业总体都出现负增长,但行业仍然呈现积极向好趋势,以绿色创新为显著特征的高质量发展也在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整体实力继续不断提升,但企业营收在去年高增长基础上出现回调。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2022年对农药行业销售前100家企业进行统计,总销售额达到3200多亿元,同比增长达28.8%,入围门槛达到6.6亿元,同比增长达5000万元。从2022年的TOP100名单来看,前十强企业的销售额达1305.02亿元,同比增长29.48%,占百强企业销售总额的39.84%;销售额超百亿元的企业有5家,较去年增加了3家;销售额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有14家,较去年增加了5家;销售额10亿元~50亿元的企业有58家,较去年增加了1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共计77家,较去年增加了9家,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药行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今年以来受大部分产品产量供过于求,前几年过量采购带来的库存过剩需消化出清,大部分产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下滑,据对24家农药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情况统计,和去年相反,90%以上的企业都实现了营收和利润不同程度的下滑,有的下降幅度达到80%,因此企业受利益驱动盲目发展的状况需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2)农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22年以来,包括润丰、绿亨科技、农心股份、泰禾、久易等企业获上市或者正走在申请上市的路上,这些企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并且呈现出全产品线覆盖和全产业链的发展趋势;此外清原农冠、山东先达、江山股份等企业对研发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被研发出来,有的已经登记上市;目前上市公司对研发的投入少则上千万,多则几个亿,占营收比重平均3%左右,呈逐年递增趋势。还有企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污染治理整治成效显著,重大特大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事故明显减少。

(3)农药行业投资和新上项目呈现高增长态势,也带来一定隐忧。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统计,近几年农药行业投资额分别为:2021年165.18亿元,2022年150.74亿元,而2023年1月至9月底已飙升至319.05亿元,比2022年全年增加了一倍多,投资最多的省份为山东、辽宁、安徽、湖北,主要投资的农药产品为草铵膦(精草铵膦)、氯虫苯甲酰胺、丙硫菌唑及一些农药中间体等。出现投资额不断创新高主要是因为2019年3·21盐城响水爆炸引起恐慌性搬迁或转移,再加上东北和西部省份吸引投资的需要,使许多企业此期间匆忙宣布新的投资计划;此外前两年因为疫情导致的农药价格高企再加上后疫情期普遍预期经济全面复苏,导致行业内和行业外一些企业出现一些盲目投资。许多产品的不断重复投资新建或扩产,使行业更为内卷,内耗也更为严重,给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很多隐患。

(4)目前已经进入2023年的年尾,估计行业低迷现象或将持续到2024年上半年,形势仍然较严峻。常言道,中国农药看江苏,江苏农药看南通,全国有1700多家农药企业,可以说南通市农药企业经营状况应该是整个行业的晴雨表,根据南通市农药协会对21家农药企业总的预计销售收入统计,2023年南通市农药行业总的销售收入预计约258亿元,同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预计仅占2022年的70%左右;在销售收入景气度下降的同时,利润总额同比预计下降40%左右。以点窥面,预计全行业整体经营状况大体如此。

3.市场层面

在国家对农业持续给以重视和保护的大环境下,农药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发展趋势,但某些方面也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特点。

(1)农药原药价格继续大幅下滑,去库存完成还尚待时日。据中农立华和农信传媒对一些产品价格数据跟踪统计,今年以来大部分农药品种继续下跌,总体下降幅度20%~50%,有的产品价格甚至被腰斩。″双草″价格最能体现农药市场的阴晴和冷暖,如草甘膦价格从2021年的最高位90000元/吨下降到今年年初的46000元/吨,再下降到目前约26500元/吨,相比最高位下降约2/3的幅度,相比年初又下降了1/3的幅度;草铵膦也从2021年的最高位360000元/吨下降到今年年初的146000元/吨,再下降到目前约68000元/吨,相比最高位基本跌到成本线,相比年初价格又被腰斩。此外跌幅较大的还有氯虫苯甲酰胺、丙硫菌唑等产品,大部分品种价格都呈现下降趋势,主要还是因为国际市场去库存还没有完成,需求疲软,且中国农药产量约70%以上出口到国际市场;其次部分新增产能的释放,如草铵膦、精草铵膦、氯虫苯甲酰胺、丙硫菌唑的新建扩建等导致价格的不断下跌;此外也是前几年的农药价格暴涨导致的负反馈效应,预计2024年上半年全球去库存完成后农药原药价格会回归到合理的区间。

(2)农药出口在多年持续增长之后今年出现少有的负增长。据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提供的数据,1-8月农药出口无论货物量、折百量、还是出口额总体上呈现负增长,这主要因为前两年因为疫情导致的国际市场对农药过量采购囤货并带来过高的价位,且我国农药产量的70%~80%依赖出口,据调查了解目前国际市场还有约30%的库存有待消化,这是导致今年农药出口出现下降的主因。

(3)终端需求平淡,价格有所下降。由于农药市场的剧烈波动、原药价格的持续下滑也使终端制剂价格有所下降,经销商对农药采购和冬储更为谨慎,一般采取多购少量的模式,这也对企业带来一定压力。在一些品种方面,由于这几年推广大豆和玉米复合种植,使封闭用除草剂二甲戊灵、异丙甲草胺等及苗后除草剂灭草松等产品需求有所增加。

(4)渠道经销商也在不断调整变化中。渠道方面除了连体包装、套餐式销售有关部门正加大整治力度以外,对于″一证多品″等问题,农药管理部门也在草拟有关规定,估计后续会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对于农药电商目前仍然褒贬不一,大部分农药企业和经销商都持谨慎态度,目前农药销售仍然以传统渠道为主;此外许多农药企业都组建了新营销部门或团队,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等形式来宣传推广销售自己从产品,目前这种新营销模式对于大多数农药企业还在探索中。

(5)种植大户将成为未来农业的生力军。随着土地的不断流转,种植大户、职业农民尤其有知识的年轻一代农民不断涌现,对于科学种田、农药的减量化使用将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由于粮食和瓜果蔬菜是刚需,未来涌入农业从事农业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而这对于未来中国农药植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利好因素。

2024年农药市场趋势简析

1.我国转基因作物品种商业化种植及生物农药发展或将加快

2.农药价格将趋于稳定,下半年或略有上扬

受前几年农药货紧价杨影响,导致许多企业这两年拼命增产扩产以赚取更多利润,进而导致今年以来许多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价格基本以跌到谷底,有的产品甚至跌破成本线。因此随着国际上农药去库存的基本完成,预计2024年农药价格在2023年基础上将逐步趋于平稳,下半年或将保持上扬趋势,不会再出现这几年暴涨暴跌失去理性的局面;当然个别品种由于产能还在不断释放,内卷严重,或还会出现价格继续走低的可能。

3.农药企业也会更加集中,分化、内卷会更加严重

随着近10多年的快速发展,农药行业也出现了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十几家头部企业,因此未来必然会出现强者恒强、弱者生存更为困难的格局。此外有实力的企业将向上下游拓展,延长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链,掌控产品定价权,进而获取更多利润将成为一种趋势。随着这两年许多头部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也预示着企业间内卷竞争将更为严重,一些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的企业,或者由于盲目投资造成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企业或有倒闭风险,由此行业内企业兼并整合重组还会不断演进。

4.农药出口将趋于好转

2024年随着国际市场库存的消化完成,预计2024年下半年国际市场对中国农药的进口会明显增加,农药出口形势会有所好转;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印度许多农药产品以更低的价格在大举进入国际市场,也对中国农药出口带来挑战。因此中国农药出口除了质量价格优势外,还要加强品牌塑造,尤其需加大制剂产品的出口转型,使中国农药在国际市场更具品牌影响力,从而带来更大价值,赚取更多利润。

5.农资零售商将会进一步缩减,农资电商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

6.农资新媒体新营销方兴未艾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企业开设自己的媒体账号来推广宣传营销产品已成为一种趋势,企业及渠道经销商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介进行多快好省的线上新营销也是方兴未艾。但也应该看到,作为农药这种带有一定技术含量且用于农作物的特殊商品,大多数企业单靠新媒体新营销模式来推广销售产品并达到好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玩好新媒体新营销,如何使线上线下营销更好地结合起来,还需不断研究探索。

7.农业新技术的发展也助推农药推广应用的变革

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也促进了农业向数字农业、智能农业方向发展。对于我们农药植保领域来说,就是植保无人机的广泛使用以及无人驾驶施药机械的发展,使农药施用技术逐步进入了智能化的新时代。

THE END
1.当下的农资零售商要不要转型?未来的农资零售发展之路如何走接下来,留给我们农资电商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是提高单品售价,这将导致线上农资相对于线下的价格优势不再明显;二是降低产品品质,即为了保持低价优势而降低品质、减少成本,此法势必将会影响种植户与消费者的的使用体验,倒逼着种植户与消费者回归实体门店。 传统农资零售商未来最大的对手,不是电商,而是以抖音、快手、http://www.e212.com/gong/2024/0915/50235.html
2.农资行业蜕变之路:现状挑战与未来机遇农资行业现状与前景四、农资行业趋势:融合与发展 未来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是融合与发展。随着农业产业链的不断整合和延伸,农资行业将与其他相关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农资行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在融合方面,农资企业可以积极与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和联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bai/article/details/138653097
3.农业营销发展范文9篇(全文)总之, 河南省休闲观光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六个发展”:两栖化发展——以农为本、以旅促农;规模化发展——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本土化发展——体现乡土特色;规范化发展——制定规章、合理引导;精品化发展——提升品质、塑造品牌;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长远打算。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hna948b.html
4.新洋丰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市直击股票随着消费者对于肥料产品应用效果辨识的加强,拥有良好群众口碑的品牌将更容易在竞争中胜出;在市场竞争方面,拥有优质农资经销商资源的复合肥企业,将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在技术服务方面的竞争将尤为激烈,农资供应和农业服务将朝着专业化、一体化、服务化和现代化趋势发展;资源整合将会加速,主要通过企业间横向兼并重组和上下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IG2023041700015536
5.2024农资产品需求总量与结构 7二、不同地区市场需求差异 7三、消费者行为与偏好分析 8第五章市场供给分析 8一、农资产品供给总量与结构 8二、不同地区市场供给能力 9三、供应商行为与策略分析 9第六章行业发展趋势 10一、绿色农资与生态农业趋势 10二、农资电商与数字化趋势 10三、产业链整合与化趋势 10四、国际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1096115.html
6.农资电商趋势下,县域农资经销商如何触”电”—铱云中国传统的农资销售模式,农资产品从生产企业到用户手里,一般是通过县域经销商批发,零售店销售才能到用户;但最近一年多来,随着农资电商的强势介入,农资产品恨不得一步直接窜到用户手里,好像不这样做,就不能自诩为电商平台,目的很露骨,但渠道扁平化。 从传统销售模式来看,县域经销商是所有生产企业非常倚重的合作伙伴;https://www.dinghuo123.com/content/10757.html
7.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记者采访了农化行业人士,他们洞察行业,再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农资市场的未来走向和企业应对策略。 01 农化行业可以预见哪些发展趋势?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处处长杜森: 农化服务要实现专业化、精准化和个性化 农化行业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一是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提高施肥技术水平;二是生产好产品,提升https://www.agri.cn/sj/scdt/202402/t20240207_8607957.htm
8.[中国农资经销商的出路和未来.ppt[中国农资经销商的出路和未来.ppt,中国农资经销商的出路与未来 主讲人介绍 冯卫东 《农资与市场》杂志社 总编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 高级研究员 中国农业大学EMBA特聘专家 潜心研究中国农药市场销售十余年,连续十二年策划组织“中国农资营销策划峰会”,多家农化企业营销顾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104/79862592.shtm
9.2022年度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成功召开,未来云图将与协4月18日,2022年度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指导,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主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特别主办,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本次会议以“砥砺奋进三十载,开创流通新征程”为主题,全面展现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在服务“三农”和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的http://www.fert.cn/news/2023/04/23/2340747131.shtml
10.农资销售感想(精选6篇)个人观点是,农资销售是一场持久战,你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共产党在那个抗战的年代之所以迅速发展和壮大,就是因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制定了长期作战策略,拥有坚定的文化理念和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观点,并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所以,作为农资经销商,要做好生意并做大企业,就得有自己的“根据地”,有一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02lwz2.html
11.成哥撩农资:传统农资经销商的七大出路,哪一条路最适合你?所以说,未雨绸缪,提前转型做种植商,是未来农资经销商实现软着陆的跳板之一。 四、电商化发展 笔者断言,未来会有相当多的农资经销商抓住电商风口,从线下转型线上,成为农资电商的生力军。 现在的农资电商主要来自三个领域:一个是企业自营电商,如中保;一个是互联网或投融资领域,如大丰收;还有一个是农资渠道商,如飞翔https://m.douban.com/note/818241807/
12.全国农资经销商微信群:促进农业发展的纽带爆裂社群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些挑战。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国农资经销商微信群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全国农资经销商微信群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纽带,不仅促进了信息共享、业务合作和技术创新,还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通过充分利用这一强大的社交媒体https://www.adcnma.cn/article/detail/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