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启动年。“十四五”时期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也是地方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十四五”战略机遇期内涵与特征、“十四五”发展主题主线、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任务,做深做实前期研究对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意义重大。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第14个“五年规划”,“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
国家发展规划居于规划体系最上位,是其他各级各类规划的总遵循。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均须依据国家发展规划编制。
省级规划、市县级规划依据国家发展规划制定,既要加强与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的衔接,形成全国“一盘棋”,又要因地制宜,符合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色。
发展规划:规划纲领
空间规划:城市总规土地利用总规
专项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社会事业规划
根据国家、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和工作任务安排,中宏国研研究院“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018年底为加快该统一规划建设,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中国中央、国务院在《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作了如下四个方面的规划编制要求: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国家到地方、全局到局部、宏观与微观等相互结合的系统性工作。中宏国研研究院总结过去“五年规划”经验,整理地方(区域)“十四五”规划编制重点为:
根据一般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经验,中宏国研研究院“十四五”规划整个规划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规划相应的成果,形成严谨、可控推进计划,具体执行流程在工作正式启动后,中宏国研研究院将与当地领导小组共同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