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其基本特征有以下几条。这里最为核心的一条,就是把数据作为关键的生产要素,这是第一个显著特征。
第二个显著特征就是产业的跨界融合,产业融合是数字化转型的引擎。比如做农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免不了是需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就是跨界融合来相互支撑的,因为数字经济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样一种网络结构。
第三个特征就是平台生态化。企业转型最为核心的就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变化,也就是企业的组织逐渐扁平化、平台化,我们看到淘宝、京东、滴滴、共享单车等迅速成为行业巨头的企业都是平台化的。对传统生产端企业来说,平台能够让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接更加紧密,促进产业协同,提升供应链效率、服务质量等等,这一系列环节的提升将有助于改善整个产业生态圈。
第四个特征,就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线上是整个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大空间,线下的实体是对线上的支撑,线上化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第五个特征,可以说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其组织模式是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共治共享,以农产品生产为例,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涉及诸多环节,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治理,这不是单个企业所能做好的事情,它一定是整个社会、整个行业、整个领域的整体转型才能完成。所以说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共治共享是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显著特征。
另外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转型的价值取向的问题,转型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所以做数字化转型一定要着眼当前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比如“三农”问题和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等领域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研究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规模,孵化一批数字化新兴产业,加速促进社会整体转型,而不单局限于为传统产业转型而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三大问题
合作经济产业转型的五点思考
01
加快供销合作经济转型理论创新
从实践看,当前急需调动全系统和权威科研院校专家,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要求,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创新研究。如: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变革,供销合作社如何转型发展;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经济的本质特征、规模结构、市场规则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探索,以及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作用研究;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供销合作经济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主要衡量指标研究。
02
加快供销合作社战略职能转型拓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总社充当“总参谋部”的角色。一是强化合作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战略规划职能,要把供销合作经济改革与发展谋篇布局工作做扎实,统筹规划战略目标,精准设计战略路径,发挥好战略规划的统领作用。二是强化法规建设职能,加快出台“供销合作社条例”,加紧研究建立健全与之衔接配套的法规制度体系,着力加强合作经济市场规则、培育和壮大基层组织等法规制度建设。三是强化网信建设统筹职能,补齐供销合作经济网信基础设施短板,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做实做强做大,重构产业链、服务链,形成新的独特优势。四是强化应急保供职能,总结供销合作社抗疫保供的实战经验,探索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保障民生的“国家队”的建设路子,把红色基因融铸到新使命中。五是强化国际合作职能,以国际视野和标准规范,大力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贸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供销合作方案。六是强化宣传教育职能,讲好供销合作社的故事,传播合作经济价值理论,让供销合作社成为广大群众的致富之家。
03
加快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今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应着手推出综合改革2.0版,“十四五”期间在攻克“联合社不联合、合作社不合作”上下大气力,让改革全面落地生根,百花齐放。一是搞好2.0版总体设计。二是用辨证发展的观点处理问题。三是把网信建设融入改革实践。四是组建综合改革智囊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