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业农村的不断发展,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农业项目也逐年增加,以福建省尤溪县为例,2016年度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累计1005.04万元,2017年度累计4788.13万元,2018年度累计9657.92万元,每年涉及项目上百个,涉及面广、数量多、资金量大,项目资金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项目资金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立项存在随意性,申报程序不够规范。第一,规划不够长远,没有科学、客观地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市场实际情况和项目的效益情况,盲目申报。第二,个别地方为取得政绩争抢项目,在对项目业务、方案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强压项目负责部门申报不适合的项目。第三,极少数项目单位为了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制造假材料骗取项目。
2.配套资金到位不及时、到位率低。笔者发现目前农业建设项目绝大多数以“先建后补”或“以奖代补”方式进行补助,好多项目都要求资金配套且配套比例较高。无论是项目单位自行配套还是本级财政配套都存在资金到位难度大问题,导致项目建设不能如期完成或完成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成效难以保证。
3.资金使用不规范。由于面对的群体比较特殊,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范化很难实现,主要原因有:一是项目单位规模较小,法人代表多数是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完全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二是财务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核算比较薄弱,资金没有专款专用、费用归集也不明确,随意归集或归集分配不科学。三是项目工程招投标不规范,甚至没有投标,由项目发起方指定承建单位,甚至由没有资质的单位来承建,项目合同存在漏洞。
5.后期管理无跟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佳。个别项目管理只注重建设,不注重后期使用效果的评估,更有甚者只顾建设套取项目资金,有的只是短期运行,有的甚至没使用就荒废了。特别是有些实验室项目,配套了昂贵的仪器,因没有专门技术人员或使用成本过高造成仪器成为摆设。
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对策
1.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立项管理。“三农”项目类型多样、资金数额大、涉及部门多、参与人员众多,需要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的站位来推动。一是成立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抽调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必要时聘请外面有资质的专家作为顾问。二是建立本单位项目库,领导小组要根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现状和总体要求,认真调研,精心筛选,再由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申报,让有限资源用于重要、可行的项目上,确保项目申报及时、有序、科学。
2.提高业务人员素质,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针对农业项目单位会计核算较弱的情况,组织主要项目单位财务人员以及项目对口股室负责人参加支农政策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培训,督促项目单位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做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确保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
4.注重全程参与,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一是项目归口部门不但要负责项目的申请,更要注重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工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指导,确保项目实施质量,保证项目资金得到合理使用。二是结合内外部监督机构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三是做好项目绩效管理,明确绩效考核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客观评价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效。#FormatImgID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