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围绕“10+3”体系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示范引领,以推进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椒)等10大优势产业和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建设为重点,重构“10+3”产业体系,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8个、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8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36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坚持“三化”推进

高水平建设乡村产业集群

四川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调整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制定10个“川字号”乡村产业五年行动方案,坚持基地标准化、品质高端化、种养生态化发展原则,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集群。

基地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农田2496万亩,建成现代特色产业标准化基地850万亩,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100个。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859项。标准化主推技术覆盖率达到95%。

品质高端化。持续推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乡村高端产业。推广“稻香杯”优质稻品种900万亩,发展“竹叶青”为代表的高端名优绿茶300万亩,建成深受消费者喜爱的200万亩晚熟柑橘,100万亩红心猕猴桃、100万亩柠檬、100万亩晚熟芒果、100万亩晚熟荔枝龙眼产业带和集中发展区。

种养生态化。推行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13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15个,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10个。按照1亩果蔬茶基地匹配3头猪当量,建成种养循环基地1200万亩,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000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

做强“三级”加工

全方位提升乡村产业价值

四川省强化农产品加工政策引领,加快弥补农产品加工发展短板,省政府连续出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的意见,在财政金融、生产要素方面给予有力保障。

做实做强精深加工。建立省领导直接联系指导支柱产业制度,确定3名省领导分别联系指导3个重点产业,推动川酒、川茶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快速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3万亿元。

吃干榨尽末级加工。重点开展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肥料化、能源化绿色循环利用,拓展副产物增值空间,农作物秸秆利用率8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66%。3个龙头企业入选全国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模式目录。

拓展“三大”业态

多层级延伸乡村产业链条

四川省加力推进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持续推动乡村产业跨界融合,通过产业碰撞、文创策划,催生更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乡村产业价值新空间。

“农业+旅游”,延长乡村产业价值链。四川是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以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为抓手,建成产业基地景区2200个,休闲农业专业村1400个,农业主题公园440个,年接待游客达4亿人次,综合经营性收入1600亿元,约占全国1/5,休闲农业规模和效益位居全国首位。

“农业+品牌”,做实乡村产业增值链。连续八年举办四川茶业国际博览会,连续九年举办蔬菜博览会,连续十年举办四川国际泡菜博览会,培育有效期内“三品一标”5320个,覆盖率达到80%以上。推介农产品优秀区域公用品牌30个、优质品牌农产品150个,全省农产品品牌总产值达1580亿元。

“农业+服务”,构建乡村产业服务链。以农村电商平台建设、信息进村入户为重点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成益农信息社3.7万个,覆盖惠及全省80%的行政村,农村电商交易额380亿元。培育土地托管、代耕代收等社会化服务主体9957个,建设社会化服务示范县60个。

构建“三大”机制

强有力建设产业强镇标杆

按照聚焦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培育、多要素聚集、多业态打造、多利益联结的要求,四川省构建省县乡三级联动机制,扶持一批重点乡镇、壮大一批重要产业、树立一批示范标杆。

构建省级培育机制。按照农财两部文件精神,结合四川省实际,围绕“10+3”乡村产业,设置了产业基础、产业特色、产业规划、利益联结、产业融合、政策保障等八个创建条件,精心组织培育36个乡镇。目前各项目乡镇建设有序推进。

构建乡镇创建机制。各项目乡镇围绕选定的主导产业,加大建设力度,加快扬优势、补短板,推广产加销融合发展模式,着力开展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试点示范,努力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蔬菜小镇”“药材小镇”“水果小镇”。

THE END
1.四川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这一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有常年雇工3人,季节性用工50人。农场组织周边农户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签订协议,通过订单生产模式,推广豆玉套作,示范带动全区百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带状复合种植3万余亩,成为四川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动切片。 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aa11d2b8-b1e0-11ef-9341-04d9f5394155/
2.速看,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四川出大招了!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进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10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产业支撑。以https://cbgc.scol.com.cn/home/179392
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目标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合理布局、绿色发展,园区引领、联农带农,推进川https://www.cd12371.com/info/2019/90820.html
4.新华通讯社来厅调研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情况11月25日下午,新华通讯社四川分社党组成员、副社长任硌一行来厅座谈调研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情况。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杨秀彬高度重视此次调研,亲自研究审定座谈会方案。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毛业雄主持座谈,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小余参加座谈并详细介绍现代农业“10+3”产业http://www.scpublic.cn/news/getNewsDatail?id=229859
5.四川如何振兴牛羊(畜禽饲草)产业?聚焦现代农业“10+3”发展蓝图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川牛羊(畜禽饲草)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下称:《推进方案》),提出将推动四川牛、羊、禽、兔、蜂、饲 草生产体系、加工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升级,通过3年努力, 全面提升全产业链综合生产能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https://m.kangyanghongya.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403660
6.广汉:“优一强二活三”推动产业体系持续优化广汉:“优一强二活三” 推动产业体系持续优化 □孔继红(图片由广汉市委宣传部提供) 一年来,广汉频频“出圈”,备受瞩目: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描绘天府粮仓“丰景”;德阳高新区产业园内,百亿“链主”一汽解放四川分公司广汉制造基地正式建成投运;三星堆大放异彩,成功创建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https://finance.sina.cn/2024-07-25/detail-incfhxxn3259119.d.html
7.四川宜宾《江安县促进“4+1”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印发!第一条为大力推动我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和宜宾现代农业强市“6+3”特色产业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确立以“4+1”产业即柑橘、早茶、酿酒高粱、生猪四大优势骨干产业加新兴特色水产业作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力争将我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1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