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有关情况。其中,跨省联网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结算449.77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6.26亿元,既满足了广大异地患者自主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的需求,也减少了群众资金垫付的压力。
从最早的零星城市试点,到如今成为大部分省市药店的常规业务,药店跨省异地医保结算已经具备覆盖面积广、受益人群多的特点。
落地情况
北京市医保局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开通医保异地直结的药店数量半年内从首批27家扩展至当前的800余家。据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郑杰透露,在2023年度的工作目标中,接下来北京近1400家定点零售药店也将全部推行异地直接结算。
据某连锁药店资深从业人士介绍,一直以来,来京就业人员人数和流动人口数量众多,异地居住、异地退休人口也在持续增加,所以北京异地医保结算需求量大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随着提供异地医保直结的药店数量快速扩容,惠及的人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尤其对于来京长住的退休老人、流动频繁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更贴心、更温暖的支持。
“药店开通异地医保支付的主要目的就是便民利民,保障民生,让老百姓在异地没有支付困难。”另一位接受采访的连锁药店总经理认为,异地医保支付政策的全面落地,是医保局成立后为老百姓作出的巨大贡献。“目前异地医保报销基本覆盖全国,消费者在药店可以刷个人账户,去医院就医也能享受医保统筹报销。不管是外地来京,还是从北京去外地,突发性的医疗需求基本都能得到保障;另外,对在多个城市工作、流动性大的人群来说,上一个城市医保卡里的余额到下一个城市还可以继续使用,国家把医疗保障落到了实处。”
操作便捷,流程精简
在具体操作层面,医药人士普遍认为,不管是医院还是药店端口,异地医保支付的整个机制都在不断简化,尤其是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开通之后,整个操作流程非常精简,完全超出老百姓的想象和预期。
为药店引流,利好药店
对于开通异地医保结算业务,北京的连锁药店普遍秉持积极拥抱的态度,数月以来的运营情况也证实这一便民政策对药店的利好之处。
对药店来说,包括北京在内的大城市本身具有一定虹吸效应,其医疗资源优势会吸引全国人民前来就医,自然会为当地药店带来更多客流。此外,药店异地医保结算所利好的主流人群,如随子女一起生活的退休老人,之前他们常年购买的慢病用药等品类只能回老家用医保卡购买,或者自费购买,很容易被全国的网上药店所分流,现在则可以在异地城市药店直接刷卡,进而成为这些大城市药店长期的稳定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