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发展史

中国的农业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我国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进入到了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生活,进入原始农耕阶段。在这一时期,半坡原始居民掌握了种粟的技术,还有蔬菜和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农业文明就源于这一时期。大家可以说出这一时期的农业发展的特点吗?1.地域差异,受气候因素影响很大,因地制宜。2.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实行集体劳作。

距今四五千年前,我国一些地区相继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是黄河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养蚕缫丝,纺织技术有了新的进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在这一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我们纵观历史会发现生产力的每一次大发展都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这次也是,但它同时也推动着历史的进步,因为贫富分化导致阶级出现,而国家正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奴隶主和努力两个阶级形成了。

夏商周时期,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较大的发展。(五谷:稻、黍、稷、麦、豆),为了配合农业发展,历法也有较大进步,我认为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夏朝的《夏小正》,它记载着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气象、天象、和农事等内容。(此外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的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回顾历史和现实我们还可以知道统治者所做出的一切决策和行动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经历夏朝和商朝之后,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经济上实行井田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井田制相适配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这里不多讲),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周朝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分给诸侯臣下,授田者只能时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一定贡赋。那是耕地沟洫(xù)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技术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运用和推广,这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与此同时水利灌溉事业也有很大发展,著名的都江堰就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筑的。

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是改变成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即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后,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耕种土地的人就转变为封建农民,私田主人就转变为封建地主,农民向地主缴纳地租。这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而这种交租方式已持续就是2600多年。直到2006年我国才完全免除农业税,这是后话。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变法。新的国家制度和法律条文,促使土地所有制有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如春秋时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cuī)征”(只根据土地的多少和田质地好坏征收赋税)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行按亩征税),都属于这一种情况。

战国时期,奴隶主地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时机已经成熟。这样,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其中重要的有李悝(kuī)在魏国的变法(主要内容有,“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加强地主阶级专政等)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从根本上瓦解奴隶制),变法运动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了。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嬴政以其雄才伟略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里我们只谈有关农业方面的,他在全国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让老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入户籍,户籍上有了年龄、土地等项内容,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和徭役。这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根本制度。

在秦朝末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十分沉重,土地兼并严重(整个封建社会没有一个朝代解决过这一问题,为什么?因为统治者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首先要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大量农民

失去土地。秦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领九百多戍卒,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推行修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的出现主要原因是:一、文帝和景帝重视农业生产。他们多次减免田租赋税,后定田租为三十税一。(这样农业得到较大发展,粮价大幅下降。汉初米一石值五千钱,文景时降到一石仅值数十钱至十余钱,这证明了农业总产量的提高)开放山林川泽,鼓励农民进行副业生产,活跃商业市场(但统治者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二、改革法律;三、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俭省财政支出。

汉武帝即位后,西汉国库里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实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同样是一个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社会)。同时,国家也存在着土地兼并,商贾膨胀,边境不安定等问题。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这里不作详细阐述,

THE END
1.从战国至明清,耧车如何助力古代农业成长?明清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耧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稳定的阶段。此时的耧车在继承前代优点的基础上,更多地是在细节上进行优化。制作工艺更加精湛,不同地区的耧车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一些地方的耧车还增加了辅助功能,比如在耧车的前端安装破土装置,能够更好地应对坚硬的土地。耧车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古代农业的https://gqt.scy.cn/info/1084/15731.htm
2.中国农具发展史的英文翻译中国农具发展史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中国农具发展史的英文,中国农具发展史翻译,中国农具发展史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4%B8%AD%E5%9B%BD%E5%86%9C%E5%85%B7%E5%8F%91%E5%B1%95%E5%8F%B2
3.中国农具发展史.ppt中国农具发展史.ppt 45页VIP内容提供方:advs728 大小:966.5 KB 字数:约3.89千字 发布时间:2017-06-14发布于北京 浏览人气:41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国农具发展史.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灌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13/114472606.shtm
4.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pdf资源中国古代农具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生动的历史,它展示了农业技术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从原始农业时期到明清时代,农具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创新和改进。 在原始农业时期,农具主要由天然材料制成,如石、骨、蚌、木等。这些工具大致分为农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三大类。农耕工具包括铲、耒、锄等,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yanyu111112/47960189
5.中国古代农具的发展史手抄报中国手抄报中国农具发展史手抄报 关于农具的手抄报小学生农具手抄报内容中国农具发展史手抄报小学生 中国农具发展历史手抄报 历史手抄报 农具知多少手抄报 家乡农具变迁的手抄报 家乡美手抄报 古代农具的发展史手抄报 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农具农作物主题手抄报主题手抄报 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2284190.html
6.丰收之季,细说中国古代农业农具发展史我国的农业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从原始农业时代,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至隋、唐、五代到明清时期,有着一段漫长而灿烂的农具发展史。值此丰收佳季,让我们一起走近我国的农业发展进程,了解农业农具的发展史。 一、原始农业时代 原始农业时代,正是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耕作方法、耕种工具仍未成熟,这个时候的农业并https://zhuanlan.zhihu.com/p/577136985
7.我国农机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宿城区人民政府我国农机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在毛主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一著名论断60周年之时,仅以个人的视野,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机历程以及未来展望。 一、农机起步和打基础阶段(1949-1978年) 我国农机从建国初期起步,到改革开放时的30年间,已经初步建立起农机生产、销售和使用维修及管理系统。http://www.sqsc.gov.cn/scq/snzx/202002/ec266f96406d4f848adc66ffa8445ced.shtml
8.汉族风情/VisualFieldofChina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并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其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然后在春秋战国民族融合的熔炉中铸成,于秦王朝建立中统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64607099600984